如何讓人願意多存錢?還有透過存錢改善生活?
這是耶魯的行為經濟學家 Dean Karlan 教授長期研究的領域,
目的是為了改善貧窮族群的經濟能力。
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他的一份報告,實驗內容提到
光是設定理財上的承諾,就可以幫助窮人提升近一倍的存錢金,
而且後續還能改善他們的生活。
雖說他的實驗對象是生活上較貧窮的國家居民,成長的幅度本來就明顯,
然而從結果觀察出的存錢習性值得好好借鏡,同
時也可證明為何愈努力存錢的人,也愈努力學習投資與理財。
如何讓人存下更多的錢?答案是「設定自己財務願景」
在財務管理上一直有個難題:窮人比較不願意去考慮未來,
所以對於存錢比較消極被動,結果造成更貧窮。
而 Dean Karlan 教授為了解決這問題,他與團隊在菲律賓做了一項實驗:
要求實驗對象設定一個「種子帳戶」(Seed Account),
在還沒有實現某種目標之前不能動用種子帳戶裡任何一毛錢。
言下之意,Dean Karlan 在幫他們設定財務願景。
Dean Karlan 會問他們:「你有什麼目標?」
如果這目標是跟時間期限有關,比如說希望在90天後能夠用這筆錢完成某件事,
那麼團隊就會為他們設下取款條件:在期限到之前不能動用裡面的錢。
或者目標是跟金額有關,條件就是在存到目標金額前不能領錢出來。
結果令人驚奇,
光是設定存錢目標這個動作,頭一年就讓這些人的存款金額高出以往的80%。
更驚奇的在後頭,許多完成存錢目標的婦女,之後用這筆存款購買耐用物品的機率上升很多,
這個結果令 Dean Karlan 團隊非常驚訝,
沒想到光是設定財務目標與承諾,就足以改善人的生活用錢習慣。
閱讀到這結論也已難按我的興奮,立馬就上臉書分享讀完報告的心情。
致富與窮困只有一線之隔
我的解讀是:人們會珍惜辛苦存下來的錢,也更會傾向把這筆錢運用在有價值的地方。
這道理是再簡單不過,辛苦存下的錢跟路上撿到的錢感受完全不同,
可是知道跟做到是兩個平行世界,也是多數人最終致富與困窮的差別。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經過有規劃與有目標的存錢,
雖然過程中要承受克制花錢的痛苦,但完成目標心中會更珍惜這筆存款,
之後拿去投資或購買物品時,也會更用心的規劃。
長期下來,財富就會持續增長,這種心態上些微的差別,足以造成財富上巨大的差距。
這個原則對照報告中另一個實驗就更站得住腳。
Dean Karlan 團隊來到肯亞針對當地農夫做了類似實驗,結果發現在設立種子帳戶後,
農夫更願意將累積的存款投資在購買肥料上,確保下一次的收成更加豐饒。
可見農夫因為珍惜存款,不是選擇到酒吧買醉一場,而會想購買肥料讓田地更肥沃;
就好比我們經過目標設定後所存下來的錢,會更有自制力去投資在能帶來財富的資產上。
財務目標可以讓未來更富有
如果你正在為了存錢而犧牲消費,或是為了未來幸福生活而努力學理財,
相信 Dean Karlan 的實驗結果能夠給你極大的加油掌聲。
一位知名經濟學家用貼近人性的實驗證實,
設定財務上的目標或承諾可以改善人的生活,而這就是你我存錢者正在做的事。
適當克制現在的花錢慾望是為了更好的將來,
遠離取巧捷徑的投資是為了讓財富更穩健增長,
富朋友還是那句老話:「現在為財務上所做的任何努力,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自己。」
所以,別被短期的困難擊倒,一起持續努力理財吧!
本文由 Rich富朋友理財筆記 授權轉載,原文網址。
CMoney小編後記
拿破崙曾說:
「生命的意義,不僅在於不斷實現人生的目標,還在於不斷提升人生目標。」
理財方面也是,給定目標,盡可能去完成,便會得到意外的結果。
而這也是富人與窮人之間最大的差別!
這裡我推薦讀者 可以延伸閱讀:為什麼要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