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為何台灣弄不出勞力士? 瑞士人 小六開始接受「職業指導」,我們的教改卻忙著搞職校…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 2017-06-15 14:15
  • 更新:2020-11-09 15:39

為何台灣弄不出勞力士? 瑞士人 小六開始接受「職業指導」,我們的教改卻忙著搞職校…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的教育鼓勵孩子念書、考試,

為了追求分數和名校而努力。

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

往往會提早進入職場,學做工、當技師。

但你知道嗎?

在外國,技師的薪水和經理是差不多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黃清泰

 

小時候,我家對面住的是

日本熊本縣移民而來的菓子屋師傅,

那是他們家傳好幾代的手藝,

每天一大早一家人就開始搓麵糰,

熬煮餡料,再親手一個個

捏拿出精巧美味的和菓子,

他們每日重複一樣的工作,同樣幾款和菓子,

做出來的味道也都一樣,

從來不曾看出他們有倦怠之意。

 

被我們叫「黑手」的技師

德國瑞士卻引以為榮

後來我到瑞士上木工師傅學校,

到德國參與德國基金會舉辦的

工業職校校長特別班的訓練,

考察了各地技職學校的特色,也參與工廠實做,

我發現德瑞兩國的技師有一個特色,

都在實做中學習,一點一滴、從簡入繁,

不斷的練習,一直到很熟練了還要繼續做,

做到非常精確,才能成就一門技藝,

成為一名技師,而且一輩子以此為業。

 

我了解到,這就是日本職人、歐洲工匠的精神,

這些國家的工業、工藝之所以發達,

靠的就是廣大民眾孜孜矻矻、踏踏實實的學藝,

他們不求快,但求精;

不求量,但求質,追求價值,

伴隨而來的就是價格。

也就是說,他們對於一門技藝的要求在

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追求極致的精確,

這種對工作要求的執著與鑽牛角尖,

超越了把工作當成賺錢謀生的工具,

但伴隨而來的創新就極具實用性,

而非華而不實的劣級品。

如此,自然打開行銷通路財源廣進。

 

 

把工藝做到世界知名

工匠薪水不會輸給經理

所以在國際上「Made in Japan」、

「Made in Germany」

「Made in Switzerland」,就是品質保證,

許多名牌因此應運而生,如日系的林內、日立、大金,

德國名車如BMW、賓士、奧迪、保時捷,

瑞士名錶如勞力士、積家、百達翡麗。

這些世界名牌的背後,

是一個個工匠的執著與世人的敬重,

每件產品的每道工序都有其嚴謹的要求,

甚至每一個零件都是精心打磨,

才能造就卓越的品質。

能有如此精湛的工藝,

其實來自於這些國家具備勞工神聖的觀念,

以及對技術、工藝的尊重,

其中不乏台灣稱之為黑手的技術人員,

在德瑞,他們的薪水甚至與管理階級相當。

 

 

「唯有讀書高」 的觀念

讓台灣沒有工藝達人

反觀華人世界普遍存在著士大夫階級觀念,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從過去的科舉制度

到現在的升學考試,讓國人有著重文憑而輕技術的觀念,

實是技藝、工業、科技的最大障礙,

即使老一輩的匠師

現在都稱捧為國寶,

但願意向其學藝的年輕人

卻如鳳毛麟角,

使得許多傳統工藝瀕臨失傳,在工業方面

也無法培養實力完備的基礎技術人員。

如果這樣的觀念不改,

技職學校的課程設計還是以升學為導向,

不重高職,而將大量資源投資技術學院,

也不是為了訓練一個職人、工匠,

那技職教育怎麼改造都是枉然,

無法造就一名訓練有素的技師,

台灣想要產業提升,具有競爭力,也就遙不可及了。

 

教改再不重視技職教育

匠人精神就無法重塑

我在教育界服務了 30 年,其中 27 年在公東高工度過,

是我一生最精華的時段。

錫質平神父(Hilber Jakob)引進瑞士學徒制,

堅持小班制的教學,在公東實習工廠從事生產,

開創「學用合一」的教育方式,

也成功將學徒制本土化,

締造了獨樹一格的公東技職教育的模式。

我也在那段期間

透過瑞士天主教白冷會及葛士賢老師的協助,

得以技術人員國外應聘的名義,

於一九六九、一九七四年兩度赴歐洲進修。

留學期間我學到德國人嚴謹的做事態度與方法,

也學到瑞士人克勤克儉、實事求是、

擇善固執的工匠精神。

 

在歐洲,我看到許多和台灣不同的教育環境。

例如歐洲有許多專所,提供年輕人學習技術,

台灣也有很多「專所」,卻是專門用來補習考大學、考研究所,

甚至於考建築師、司法官的「補習班」。

在這種教育環境下,

學校一味培養學生

成為「考試的熟練工人」,

而不是訓練一個人具備

群體生存能力及個人自我實現。

光這一點,就無法與德瑞匹比了。

 

 

教育應該是引導年輕人

「適性揚才」的神聖工作。

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天賦,

都有他內心真正想做的事和將來想成為的人,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書做研究。

但是家長們卻拚命把孩子送進大學,

希望小孩不要輸在起跑點上,

這真是台灣社會普遍的偏差現象。

 

結果教改後的台灣,

每個人都念大學,甚至貸款念大學,

以至於一畢業就負債累累,

卻找不到適合的工作,

經濟優渥的人,

則繼續讀研究所、攻讀博士班,

畢業後很多都成為流浪教授,

還是一樣從 22K 開始,

台灣的年輕人花這麼多時間在讀書、拚文憑,

結果還是看不到未來,

這是多麼嚴重的社會問題,

而且浪費了龐大的社會資源與個人青春。

 

瑞士人 小六開始職業指導

反觀瑞士,大學只有十二所

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進大學,

其他都選擇技職學校,

他們從小六開始就接受職業指導,

七、八年級就會自主安排參訪感興趣的企業,

開始思考或規畫自己的未來,

大約九年級就已經在企業裡當學徒習藝了,

透過產學合作,

造就了許多扎實的基層技術人力。

而學徒經過三年的學習,

畢業之後,經國家考試及格,

就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人才,失業率自然降低了。

 

這種由企業培養所需人力的方式,

與台灣大不相同,

每一家企業都各自負擔起培養人才的社會責任。

在這樣的制度下,

大多數人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自然會督促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養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這種精神對一個民族、

國家、社會,甚至企業都會產生質變。

公東高工的校訓:「實事求是,認真負責」,

就是要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中略)

 

用民間的力量

推動技藝教育

台灣主流技職教育注定失敗已是大勢所趨,

因此,兩年前我結合了一些學生及社區人士

成立了「DIY技術發展協會」,

推動 「以務易務,以藝換藝」

的終身學習模式,讓大家「你幫我,我幫你」,

彼此交換技藝。

 

之所以成立這個協會,

是因我覺得現代人幾乎什麼都靠付費取得,

傳統社會人們互助的機制卻崩潰了,

台灣逐漸走向高齡化社會,

如不趕快找回自助助人的傳統,

很多人都會陷入年老無助的困境,

以藝換藝 就是要讓大家重新回到

傳統社會的互助體制裡。

 

為何台灣弄不出勞力士? 瑞士人 小六開始接受「職業指導」,我們的教改卻忙著搞職校…

 

教改如果還是沒有方向

犧牲的是國家的未來

最近我又在台東大學 開設體制外的木工師傅學校,

免費教學,也在初鹿國中開基礎木工班。

前者是為期一年的課程,目前有五個學生,

我和他們在工作中一起討論、學習,使技藝精進,

達到師傅級的水準,我想藉由這種課程

讓學徒制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後者是讓一些對學校課程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

有學習技藝的機會,來轉移學習挫敗感,

這些孩子對木工的興致很高,

亦從中得到很高的成就感,

這證明教育要走對的路,讓孩子適性學習,

這樣就可以讓每個人都成為高材生。

 

我很關心未來的教改,很擔心教改的方向又偏了,

才會想寫這本書,同時在體制外做點事情,

如果教改還是像之前那樣亂無章法,

只會越改越糟,並讓學校無所適從,

那犧牲的就是這些未來的主人翁,不可不慎啊。

我以實際的行動 紀念並感謝

瑞士天主教白冷會在台東所做的貢獻,

更期昐白冷會的精神代代薪傳。

 

吳念真曾在一篇短文中寫到:

「台灣社會充滿了苦悶,

台灣最糟糕的就是知識分子誤國。

他們在位置上時一直掠奪,並沒有真正奉獻。

他們很傲慢,永遠不承認自己不懂,

也不聆聽平民百姓的意見。

一個政府博士太多,不是好事,而是悲劇。

知識分子應該要奉獻,而不是掠奪。

 

我以吳念真這幾句話做此書的結尾,

這是我多年一路走來的觀察與心聲,亦曾企圖改變,

但個人能力有限,窮盡一輩子仍力猶未逮。

 

教育下一代,是最好的投資:

 

本文 擷取自:《瑞士學徒制教育在公東

作者:黃清泰 

出版社:圓神出版

(圖片擷取自:flickr)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