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為了讓更多散戶投資人也能參與買賣
而發明融資和融券兩種買賣這兩種遊戲規則
所以它不算是金融商品,而是一種買賣的方式
融資:
預期他會漲,所以先借錢來買股票
自備款4成,借你6成的錢
不過實際上如果你要買10元個股票,不能這10元都由券商出
自己要出40%也就是4元,券商幫你出6元
融券:
預期他會跌,所以先借一張股票拿來賣,
等它跌了我買一張還你
而融券也不是無條件借你股票
你必須付股價的九成金額當作保證金
券商才會願意借你股票
和別人借錢借股票買賣不一定好
我們來看看為什麼
第一:你無法確定那支股票會漲還會跌
以融資舉例: 假設你之前是和券商借6元自己出4元融資一張10元的股票
今天股票掉2元,變8元
還要從自己口袋拿2元才能湊到10元還給小明
所以你的投資報酬率是投入了4元就損失2元(-50%)
但如果你今天錢都自己出
用10元買的股票跌到剩8元
投資報酬率是-20%
投資同一檔股票但傷害比融資輕微多了!
第二:無形殺手--手續費,吃光你賺的錢
買賣任何股票都要繳手續費,融資融券也不例外
所以股價不只要漲,還要漲得『夠多』融資才會賺錢
相反的如果是融券,也要跌得『夠慘』融券才會賺錢
第三:斷頭風險
賠錢到一定程度強迫你融資賣出或融券補回
舉個例子來說
我自己出4元,券商先借你6元買股票
但如果今天股價沒有漲還跌了,跌到6元
意思就是說你把自己出的4元賠光了
你想說那我就一直放著等它漲回來了在賣掉?
但是不行
在你把自己出的自備款賠掉時
券商就會強迫你把它賣掉,這就叫做融資斷頭
融券也是相同的道理
你預期他回跌結果反而往上漲時
你就會賠錢
賠錢到一定程度券商就會強制要你融券補回
第四:軋空行情
當股票漲得很高的時候,融券的人因為預測反了就會開始賠錢
漲越多就會有越多人想融券補回,趕快買一張股票還券商
要不然只怕它會越漲越高
但是融券補回其實就是買股票
所以又會再把股價再推高
讓投資人不知道該怎麼停損,最後以斷頭結局收場
在除權息前會強制你立刻還它股票
當公司要除權息和股東會前
會要求之前有融券借股票先賣的一定要買回還券商
但融券補回就是買股票還給他
股價又會再度被炒高
而且常常這時大戶就會努力把它一直炒到每天漲停
讓你不知道該怎麼停損
最後在強制捕回的情況下買回,損失的很多錢
高報酬一定是高風險,
所以融資融券不一定比較好,
當然如果你很有把握它會漲還是跌,
就快用融資和融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