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僅需7步...
但80%的家長還正在做!
錯誤的家庭教育
會毀掉孩子的前半輩子,
不要當個失敗家長!
你一定要 避開以下 7個方式...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讓孩子覺得
自己什麼都不行,
沒人賞識他
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
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
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
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
2、經常拿比他"行"的人
刺激他
例如這種話時常掛在嘴邊:
"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
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
是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
家庭犧牲者的形象
這樣會使孩子產生罪惡感。
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
往往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
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常告訴孩子,
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
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
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於他造成的。
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
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大發展了。
4、和孩子說話時口氣不和藹
不使用商量的口吻,
音量達到70分貝以上,
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還配合一些挖苦諷刺的話術。
如"你真蠢" "你混蛋"
"沒見過你這麼傻的"
"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東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
要由你來決定
不給他一點兒自由,
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
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
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
這樣做會在他心裡
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
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
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
是絕不可能奮發上進的。
6、遷怒到孩子身上
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
回來後要想方設法
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
無論什麼事都歸功於
孩子的過錯然後教訓他,
並制止他流眼淚。
這樣做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增強孩子的自卑感,
同樣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
7、當眾出孩子的醜
前6條都是在家庭裡的"情境"。
真正徹底毀掉他,第7條才是殺手鐧。
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
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
從心理學角度講,
這樣做能使一個人
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
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
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
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
或許 以前小時候的教育
你曾經歷過這7條,
但在現今這種變動與創造的時代
已不合時宜了,
因為,小孩的自信與主動,
是今後 迎向成功人生 重要的基礎
做家長的,一定要小心...
作為父母,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
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有出息的人,
因此教育上總是不遺餘力。
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
下面送上幾種教育方法
希望對廣大家長們有用哦!
1.不要採取過激的方式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
「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
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
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
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
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
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帶自己的錯誤,
還有可能會在心裡留下陰影,
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要以身作則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
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
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
不是有這麼一則公益廣告嗎,
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裡,
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
同樣的,「上樑不正下樑歪」,
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
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
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複製品。
可見大人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
大人的意見要統一
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
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
態度也要統一,
切忌你說東我說西,
你扮白臉我扮紅臉,
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
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
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
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
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
學業固然重要,
但是興趣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源泉。
現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
而是全面發展的多面手。
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出某方面的愛好,
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
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家長們,愛孩子就對孩子「好點」吧!
考試前後,
父母最應該做好這3項工作:
1.幫助孩子做好考前心理活動分析;
2.幫助孩子正視考試,面對成績;
3.幫助孩子從考試中獲得成長和收穫。
看更多教育好文,拉近你跟孩子的距離:
- 蔡康永:「聽話的孩子並不快樂!」別再濫用大人的「特權」換孩子的 乖巧!
- 聰明的媽媽,最懂得控制 情緒!你的情緒,決定了 跟孩子的距離
- 面對孩子頂嘴,最好的辦法 不是糾正、責備,而是 ___!(每位家長都應該看看...)
- 爸媽們,不用扮演成天碎念的虎姑婆! 日本的手帳管理術,用「1 張紙」,就讓孩子「主動完成」該做的事!
- 子女長大後,練習把他們當「別人」!過多意見、擅自安排,反而是一種 干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