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詩潔
走進辦公室,教練、隊友、贊助廠商熱絡地閒聊著,
29歲的亞洲車后蕭美玉就坐在角落裡,出奇地安靜。
她紮著俐落的長馬尾,身上沒有一絲多餘的裝飾,挺直了背脊,
圓滾滾的眼珠子定定看著我們,彷彿別人才是今天的主角。
樸實,是對她的第一印象。
若在人群中一眼望去,蕭美玉可能不是第一個被看見的人;
但是在世界級舞台上,她是一顆發光發亮的星星,
當她騎上競技自行車,像飛一樣地往前衝刺時,
連對手都要被她的氣勢震懾住。
本屆南韓仁川亞運中,
蕭美玉在自由車場地全能賽勇奪金牌,
外加團體爭先賽、團體追逐賽、公路賽三銅,
共計1金3銅的亮眼成績,打破了個人紀錄,
包括2006年在卡達杜哈亞運500公尺計時賽獲銀牌,
一○年在廣州亞運500公尺計時賽奪銅、公路賽奪金。
蕭美玉載譽返國,鄉親們熱烈歡迎的大陣仗,
讓她嚇了一跳,也滿心感動。
騎車比賽 養活自己和弟弟
就如同她樸實的外表一樣,蕭美玉的性格同樣不矯揉造作。
她坦言:「我騎車是為了比賽,比賽是為了賺獎金維持生計、填飽肚子。」
有一半原住民血統的蕭美玉,7歲時父親因病辭世,
國三時母親就離家,拋下蕭美玉與國小四年級的弟弟;
姊弟兩人就這麼相依為命,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
蕭美玉去上學時,
只能把弟弟留在家裡,自力更生很長一段時間,
這個祕密才被鄰居發現,連忙通報社會局,把他們送去寄養家庭。
自從母親離家,養活自己和弟弟,成了她唯一的生活目標。
念國中時,有一次朝會看到校長在升旗台上頒獎給自行車隊,
一聽說有獎金,她就興致勃勃地跑去參加。
國二那年,她就在全中運勇奪金牌,獎金是12000元,
她興奮地說:「原來騎腳踏車真的有錢拿!」
此後,她就很努力、很努力練習,
獎金就作為她與弟弟的生活費及學費。
別人獲獎或許是為了榮耀,但她獲獎是為了活下去;
因為有名次才有獎金,有獎金才有飯吃。
(圖片來源於此)
倔強執著 意志力翻轉人生
在寄養家庭住了2年,到了18歲就得離開,
弟弟要求跟著姊姊在一起。
蕭美玉帶著弟弟一起騎車,她的想法很單純,
「因為我自己走過來,知道每天練習騎車很累,
沒有多餘的力氣再做其他的事情,不容易變壞!」
姊代母職,相當嚴格,
如今弟弟蕭世鑫不負姊姊期望,也在自由車界闖出一片天。
想多問一些過去,蕭美玉竟轉而沉默不語。
教練徐瑞德在旁邊補充:
「念國中時蕭美玉加入車隊,
結果有一天沒來上課,到處找不到人。
後來老師找到家裡去,
才發現她因為沒錢繳營養午餐費,躲在家裡不敢去學校。
媽媽不在,姊弟倆沒有東西吃,餓了就拚命灌水,灌到肚子脹就去睡覺」
教練話還沒講完,只見蕭美玉突然滿臉脹紅,
眼淚止不住激動地說:「幹麼說這個?」
旁人遞上衛生紙,她稍稍整理情緒,揚起頭堅定地說:
「我只是想證明自己,不是沒有爸媽的孩子就沒有出息!」
原來,樸實的性格下,蕭美玉內心深處是一顆堅毅的自尊心。
剛開始,家裡的狀況她不想讓別人知道,就怕被別人看不起。
「隨著年紀大了以後,
經歷過這麼多比賽,
自尊心這種東西,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坦然接受失敗就是失敗,成功當然高興,也必須放下,
因為每次比賽都是重新開始。」
(圖片來源於此)
怕再觸動她的情緒,找了個機會小聲問她:對媽媽還有怨恨嗎?
她張開口似乎想說些什麼,隨即沉默下來,
一會兒才說:「但是沒有她,也沒有今天的我。」
看得出母親狠心遺棄,
讓她至今仍然很受傷,
也因此養成了倔強與執著的個性。
不過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可能也沒辦法撐到今天。
苦過來的孩子,就是靠著比常人更多的意志力,翻轉人生。
騎車圓夢 登上人生勝利組
而緣分總是那麼奇妙。
國中時期因為看到有人在升旗台上領獎,好奇加入自行車隊;
當年那位受獎的學生,
如今正是蕭美玉的丈夫楊振坤。
楊振坤是本屆賽事中華隊的自由車機械師,
讓上場應戰的選手們無後顧之憂,
更是讓蕭美玉能達到真正「人車合一」的關鍵。
從人生失敗組到人生勝利組,
帶了蕭美玉14年的教練徐瑞德,對她的努力再清楚不過。
他常常鼓勵蕭美玉,
「你的人生體驗比別人多,
若是困苦都能熬過去,肯定比溫室裡的花朵更有優勢。」
他形容蕭美玉雖然看起來柔弱,企圖心與吃苦的能力都很強。
(圖片來源於此)
當然,以前騎車是為了拿獎金,現在騎車是為了夢想:
站在頒獎台上。在本屆亞運締造優異紀錄後,蕭美玉已無遺憾。
結束16年的自由車生涯,她將在明年退休,
首要任務是完成目前正在就讀的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研究所課程。
採訪結束,配合攝影的外拍要求,
蕭美玉牽起她的車子俐落往外面走。
看著她與車子的背影,令人屏息,
那是一種嫻熟、優雅的姿態,更是一種力量的展現。
當年那個拉拔著年幼弟弟、獨力扛起家計,害怕人家看不起的女孩,
如今站上世界的舞台接受世人喝采,證明自己:「我做到了!」
延伸閱讀:
你 是否也跟我們一樣
不是靠爸族,也不想當靠爸族,當然 也還不是人生勝利組,
但也絕 不甘願就這樣 平淡過一生 呢?
為了鼓勵自己及親友,
我們 開闢了 『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 』 專欄
由 CMoney小編們,獨家專訪:身旁的 "平凡人",
看他們是 如何 突破困境、 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透過這些故事,
希望 大家能 燃起熊熊鬥志,
相信,下決心 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
再來一篇 →高學歷變成絆腳石?!張雲淞不進金融圈,籌20萬只為到基隆山上做...還被嗆「做得要死 值得嗎?」
小編我開了一個網誌主題『我的人生我的選擇』,想報導身旁的素人敢勇於不同的故事,
若您或親友有人生的故事願意與大家分享,歡迎來信投稿:lele@cmoney.com.tw
CMoney誠徵 「人物採訪記者」,
如果熱血的你,渴望想用文字改變世界,
把握 這一生難得的機會,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