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37 歲前去過 37 個國家,堅持每天讀 一本書!她說:別把生命浪費在 自己不喜歡的事!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4-12-02 21:00
  • 更新:2020-06-03 12:20

37 歲前去過 37 個國家,堅持每天讀 一本書!她說:別把生命浪費在 自己不喜歡的事!

 

她 37歲去過 37個國家,7年出版 26本書。

她堅持一天讀一本書,一天看一部電影。

她是台灣「廣告文案教母」,

以詩歌般的創意文字

將誠品書店塑造成為台北市的文化地標。

她說,她不在乎那些主管、經理、老闆之類

隨時可以被別人取代的身份。

她寧願把自己當作一項事業,

建立一個別人拿不走的身份。

她就是李欣頻,一個穿著時髦套裝,

卻背著旅行雙肩背包行走在城市中的旅者。

很難用一個職業,或者一個頭銜來描述李欣頻,

因為對她來說,生命裡沒有工作,只有生活。

她怎麼做到的?一起看看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李欣頻 37歲去過 37個國家

「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發泄,是一種分享,

不是工作;如果是工作,我就不會去做。」

李欣頻笑著說,

「我真的不能忍受幾點到什麼地方、

做什麼事情、固定交什麼東西,

甚至當我要去旅行的時候還要請假?

生命是我自己的,為什麼要去跟別人請假?」

 

每去一個國家,

就是一次後天混血的過程。

旅行,被李欣頻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37歲去過 37個國家的記錄,

還在默默被她自己刷新著。

只要確定了一個地方是她想去的,

她就會把其它所有事情拋開,

工作都可以統統推掉。

 

有些地方 必須要第一時間去,

等到有空的時候 就來不及了

用李欣頻自己的話說:

「工作推掉之後還有很多機會,

但有些地方必須要第一時間去,

等到有空的時候就來不及了。」

 

「有很多人總想著年輕的時候賺錢、存錢,

等退休了再去環球旅行。

可到那個時候,已經因為長期工作而體力不佳,

太冷的地方不能去,太高的地方不能爬,

太遠的飛行不能承受……

所以我家裡的旅行箱,

不會放在櫃子裡面,

而是隨時可以拿著行李走的。」

 

李欣頻說她曾經看過一部電影,

裡面的億萬富翁在癌症末期時,

恰巧在醫院遇上貧窮的技工,

面對人生的終點,兩人忽然找到的夢想的交集,

於是一起逃離醫院,共赴一場奢華刺激的環球之旅。

 

 

想到要去做什麼事情,

就立即去做

「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總覺得生命無常,

所以一但想到要去做什麼事情,就立即去做。

如果生命只剩下半年,

最想去的地方卻還沒有去過,

我們為什麼不能現在就放下一切,背起包包去旅行?」

 

聽起來觀點有些悲觀的李欣頻,

卻能從每次的旅行中獲得快樂。

即便是遇到被店家騙之類的意外,

都能夠被她當成是獨一無二的回憶。

 

旅行讓人開闊,

更懂得包容與放下

「旅行讓人開闊,

對於許多牛角尖越鑽越小的事情,

都更容易包容與放下。」

而在李欣頻的旅行箱裡,

沒有「來自巴黎的埃菲爾鐵塔」,

或者「來自日本的富士山模型」。

她會跟一群建築師去看西班牙建築,

跟幾位藝術家朋友去德國看文藝展。

 

旅行對她說,是一種生活狀態,

更是改變慣性的最好方法。

每當來到一個新的地方,

她會把自己當作「第一次投胎變成當地人」般地融入。

因為在她看來,

「每去一個國家,就是一次後天混血的過程

——到最後就徹底成為自由進出各國的世界公民。」

 

旅行會讓人謙卑

是最有效的心理治療

永遠有著與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另一端發生。

見的世面廣了,也就不會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裡,

不再憤世嫉俗,與人為敵。

所以,旅行永遠是最好、最有效的心理治療。

李欣頻這樣敘述旅行的意義。

 

 

只要認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那就夠忙一輩子了。

初見欣頻的時候,還真有點被她的打扮嚇壞:

穿著如此時尚精緻的她,

竟然用一隻大大的旅行雙肩背包來做搭配。

打開背包,發現裡面被書、筆、筆記本、

相機等東西填滿,隨時滿足她創作和閱讀的慾望。

創作和閱讀,原本就是李欣頻生命中相當重要的部分。

考大學的時候,她原本希望進入的是哲學系,

結果卻意外被分到了廣告系。

 

大三時,她來到台灣的意識形態廣告公司實習,

第一天就被交待要寫一篇台北中興百貨的廣告文案。

當時還從未寫過文案的她,

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看完歷年中興百貨的廣告作品集,

並在實習當天傍晚下班前,交出了生平第一篇文案。

第二天,李欣頻就因為在這篇文案中的上佳表現,

而被留下來擔任正式的文案工作。

 

李欣頻常常說,她進入「創意」這領域,

可以說是很意外,也很有「創意」。

現在的她,則早在「寫文案」

與「寫書」之間平衡得遊刃有餘。

「我並不覺得『寫文案』和『寫書』之間有什麼衝突。

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喜歡的事。

每個人都應該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這是選擇,你要不要選擇去忠於自己的生活。

你如果忠於自己,多半就會選對;

如果你一直很在意別人的想法,那很容易迷失。

生命應該是雀躍,不該死氣沉沉。

生活裡,只要認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那就夠忙一輩子了,

怎麼還能把生命浪費在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上呢?」

 

 

每天看一本書,一年就能與別人有 365本書的差距。

「以前讀書一天 4到 5本很正常,

現在一天至少讀一本書。

閱讀是一個很棒的感受,

召喚另外一個靈魂來跟你對話。

閱讀是最大的資產,沒有人可以拿得走。」

 

李欣頻說,她覺得台灣的閱讀狀況看起來比北京好:

在車上、咖啡店、車站,到處可以看到人們在看書。

但是到了北京,發現大家都在打電話、

發信息、聊天,好像很少有人在看書。

 

「富裕」不應該是指

你的帳戶上有多少錢

「在台灣,大家聊天會聊電影聊音樂聊藝術,

但是在北京好像人們大都在談股票和房地產。」

在她眼裡,過多地關注金錢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現在很多人為了追求錢而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放在旁邊。

我想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富裕的概念

——富裕,不應該是指你的帳戶上有多少錢。

如果內在匱乏,

有多少錢也是不快樂的。

而且人怎麼可以把自己的情緒

就和這些數字的漲漲跌跌那麼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呢?」

 

把每一天活得獨特且精彩

「我從不覺得人要為工作付出 1分 1秒的時間。」

李欣頻堅決地說。

即便是對於她所用來「謀生」的廣告文案創意,

她也從來不把它當作是工作,

從不擔心因為「不努力」而創意枯竭

或者寫不出優秀的文案。

李欣頻說,創意若真有目的,

那就是把每一天活得獨特且精彩,僅此而已。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圖/shutter stock,非本人為示意圖 僅供參考)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