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和90歲的爺爺一起收拾他以前的東西
在一個木箱中,
發現了這些已經些許泛黃的筆記本…
抗戰勝利後,
1945年,爺爺就讀於當時的上海同德醫學院。
爺爺同時也被當時的德國醫學院錄取,
爺爺說:德國醫學院條件好,一人一台顯微鏡呢。
但考慮到德國戰敗,
擔心當時的JJS ZF不認可其頒發的文憑,
便選擇了同德。
畢業後來到了當時的華東軍區醫院的故都南京。
在讀醫學院時,
爺爺留下一本讓人讚嘆的筆記本。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爺爺的爺爺是清朝的秀才,鄉裡有名的醫生,
爺爺的爸爸是東京帝國大學的留學生,
回來後,也當了醫生,開了診所,
爺爺作為長子,自然從小受到熏陶。
值得驕傲的是,
學有所成的爺爺為新中國第一批飛行員體檢過。
爺爺留學時期的課堂筆記,
清晰規整讓人讚嘆!
爺爺說,看我鋼筆字能寫這麼小這麼細啊~
爺爺拿著放大鏡說,呵呵,當時畫得都沒有線條重疊呢~
這是爺爺的筆記和素描,用爺爺的話說,
當時年輕,老師一邊上課,我就一邊把模型畫下來了。
爺爺寫下的各部位學名 拉丁文喔~
這圖根本像是印出來的阿
超漂亮的!
PS. 爺爺應該 雙主修 素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