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去看病或健康檢查時,
有醫生跟你說過這些事嗎?
◎ 選醫生的重點是合得來,而不是名氣響亮
◎ 90%的病不用吃藥也會好;太愛吃藥反而會得「醫源病」
◎ 醫生開藥超過四顆,就要小心!
◎ 健檢的數據不是那麼重要,數據的「變化」才重要
◎ 健檢根本不用量身高腰圍,重點是檢查出有無癌症
假如這些你都不知道,
一定要接下去看看 這 日本不開藥名醫的誠懇告白....
如何保持健康?
如何讓醫生幫到你?
不開藥的名醫來告訴你....
90 %的病不用吃藥!
需要自癒力,不是醫生
這位不開藥、也堅持看診不穿白袍的名醫,
長年在日本各地開辦健康講習,告訴大家:
不要隨便看醫生!
因為醫院必須開藥給不必吃藥的肥羊病患,
來維持營運。
吃了不該吃的藥,會得「醫源病」:
原本健康的身體,因為吃藥反而搞壞,
醫療反而成為生病的原因。
有些時候,去看醫生,
反而會造成自癒力下降....
其實你只需要養成幾點生活習慣,
就能增強自癒力。
(要點在本書第2、3章)
岡本裕身為名醫,卻站在病患的立場,
痛陳醫生不會告訴你的事,例如:
1. 能不看醫生就不要看!
2. 別找層級太高的醫生。
醫生也是人,他的地位愈高,
身邊愈沒人敢跟他說真話。
別看雜誌名醫排行榜選醫生。
如果排名只是湊熱鬧還好,
要是病患跟醫生都對排行榜開始認真,
醫病關係就會變成生意關係。
3. 會開刀不代表就是好醫生。
術後如何不復發才是關鍵。
4. 從「處理壓力」開始提高自癒力
壓力究竟對人體好不好,其實取決於我們自己!
只會逃避的人,雖然看起來試試順心
可是這種生活方式反而會讓自癒力降低....
更多提高自癒力的方法書中都有說明,
也可以參考 延伸閱讀 :
【TED系列】855萬人瘋傳!做對「這2件事」,承受巨大的壓力,反而讓你多活10年!
其實 每個人只需要一點點的努力,
都可以自己檢查健康程度。
訣竅就是認真傾聽
自己身體發出的訊息。
「超簡單健康程度檢查法」:
□ 早上能很快起床嗎?
□ 有沒有殘留的疲勞感?
□ 有精神嗎?
□ 吃飯津津有味嗎?
□ 排便順暢嗎?
□ 身體活動有沒有滯礙感?
□ 會想用親切的態度對待他人嗎?
□ 有沒有感謝的念頭從心中湧出的感覺?
□ 能夠順利入睡嗎?
□ 體重正常嗎?
以上十個問題,
有八到十個回答「是」的人,
就不太容易生病。
而回答「是」的答案數量在七個以下的人要注意,
你們的健康已經亮起黃燈了。
請一定要重新改進自己的生活習慣或想法。
(圖片來源)
醫生不會告訴你,
這樣做就能提高自癒力 :
1. 儘量在 12點之前就寢
2. 身體要活動,但不是激烈運動
尤其是年過40之後,千萬做過度激烈的運動
可以多做 伸展運動,或是散步、慢跑、游泳、氣功或瑜珈。
3. 想到時就「深呼吸」一下
挺直背部,微微張嘴
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
訣竅在於「讓吐氣悠長而緩慢」
建議每天做30次以上的腹式呼吸為目標,
可以幫助全身血循環更好
4. 午睡過長,會影響自癒力
控制在20分鐘左右,否則容易影響夜間睡眠品質
打亂規律的生理時鐘,導致自癒力下降
5. 用旅行和閱讀來轉換心情
6. 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
一發現不對就要抬頭挺胸,偶而伸展一下上半身
或是抬頭看看天空,讓自己回到正確的姿勢
7. 認真養身的人,反而最容易生病
「太過認真,比完全不做還糟糕」
不要做過頭,要用享受的心情去做
才會因為愉快而持續下去,這樣的心態對健康才有幫助!
這本書是他繼《90%自己會好》後,
更進一步具體說明:
如何以簡單方法增強自癒力、
聰明地跟醫院打交道、得到醫生100%的幫助
更多 從自癒力、運動養生、挑選醫生醫院、
到真正疾病該怎麼處理,
在這本書裡 都有深入說明....
譯者:張凌虛
出版社:大是文化
有興趣的人 快去書店翻來看看吧 !
本文為 CMoney官方 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健康勝過財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運動、減肥、飲食新知、身心成長、醫學保健
各式各樣的「健康加分」文章 都在這!
馬上按讚 >> 健康勝過財富粉絲團,
一起健康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