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作者:吳澧培
他是台灣人,
也是美國最成功的 銀行家之一。
曾任美國阿拉斯加銀行資深副總裁、
阿拉斯加北方銀行總裁,
更讓萬通銀行轉虧為盈、
成為全美台資銀行的第一,
並創造出全美各大小銀行獲利最高的奇蹟,
躍升為美國萬通銀行的董事長兼總裁。
他還獲美國總統邀請,
出席美國經濟高峰會議,
被推選為全美六大傑出企業家。
但成功的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是,
從台灣來美國的移民
常常感到遭主流社會的歧視...
但是在面對歧視的環境下,
美國是個能讓人盡情發揮實力的地方。
在這裡,
弱小可能會得到憐憫,但絕對贏不來尊重。
只有實力,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這是他想告訴台灣年輕一代的根本道理,
人生要有所堅持,面對困境或打壓,
一定要挺直腰桿,
憑藉實力,據理力爭。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最成功的銀行家: 吳澧培
背後的故事
兩個七年大不同
過去我在彰銀工作七年,
進去時是辦事員,離開時還是辦事員。
但來到阿拉斯加銀行,
同樣工作七年,
進去時是練習生,
七年後我已升到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因為那篇嘔心瀝血的報告,
我先成為主計室的正式職員,
然後又慢慢晉升為部門副總裁。
第五年,除了擢升為主計長外,
我還多了個「銀行副總裁」的頭銜。
再過兩年,我成了「資深副總裁」。
然後,很快地,
我又升為銀行的「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是銀行的高階主管職。
一個說英語帶有口音的外國人,
在七年內,從實習生
成為阿拉斯加最大銀行的高階主管,
這種前所未聞的升遷速度,
連阿拉斯加報紙都以大篇幅報導我的故事。
職場上的冷暖,只有「實力」,
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隨著職位步步高升,
我漸感自己的專業知識有待注入新血。
於是,我積極尋找進修的機會。
後來,
我報名參加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開設,
專供銀行主管進修的「商業銀行決策人員進修班」。
銀行不但提供公假,並且支付所有費用。
進修班的學員都是來自世界各地銀行的高層主管。
進修班學習課程緊湊,上課都以討論案例為主,
大家都踴躍參與,內容不僅多元豐富,
還有許多實際經驗的分享,收穫很大。
美國職場上 競爭激烈,
短兵相接的場面是 常態,
沒有溫良恭儉讓那種假客氣。
不過,他們有一個好處,就是認賭服輸。
如果他和你競爭輸了,你上去了,他們就會服你,
不會在背後搞小動作。
在阿拉斯加銀行工作九年,
我幾乎都是擔任財務規畫的工作。
隨著職位不斷晉昇,
負責管理的範圍也愈大,
銀行的大部分業務都由我控管,責任愈來愈重。
我的工作有兩個重點,
一、資產與負債管理,以客戶存款、放款管理為主。
二、投資風險管理,亦即評估及選擇投資標的,
例如政府公債及公司的債券等。
我的同事幾乎清一色是白人,
競爭相當激烈,要說完全公正,根本不可能。
當我職位低時,同事們都很照顧我,
甚至會為我的表現鼓掌、歡呼。
待我升遷至主管階層後,
激烈的競爭便成為家常便飯。
多年下來,我對這種競爭習以為常。
銀行的營運計畫由我掌控,
我必須經常和其他部門討論、溝通,
其中掌管投資部門的副總裁薄華德和我特別不對盤,
兩人時常因觀念差異而爭論。
薄華德,個性保守固執,
但追求利潤時 膽子卻很大,
例如在銀行的投資管理中,除了佔七成的放款外,
投資最大筆的項目就是購買債券。
既高又瘦的薄華德,
個性保守固執,但追求利潤時膽子卻很大,
常對風險視若無睹。而我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重要的是,十之八九結果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和他溝通時,擺明就是在「歧視」
為了債券投資,我們常起爭執。
我打電話給他,講不到幾句,他就會說:
「你在說什麼,我一句都聽不懂。」
然後掛我電話。
我只好衝到他辦公室,和他爭吵或溝通。
這種侮辱人的作風,
每每令我氣憤難當,我說話是有一些口音,
但我和別人溝通時沒問題,為何唯獨他聽不懂?
拿口音做藉口,陷我於尷尬,擺明了就是歧視。
但我也清楚,指控他歧視,我討不了好。
我很早就知道,弱肉強食。
不管是在職場或人生,
弱小可能會得到憐憫,但絕對贏不來尊重。
只有實力,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聽不懂,那是你的問題!
我和薄華德的爭論,
大概傳到了董事長的耳中,他做出了處置。
在阿拉斯加銀行工作第五年,
我因表現優秀而成了銀行財務的最頂上司,
當上了主計長,
而且還晉升為副總裁,和薄華德同階。
工作滿五年,一般就是由上級主管送個紀念品獎勵,
但銀行特別為我辦了表揚會,董事長並親自出席頒獎。
當上台接受董事長頒獎時,我既意外又感動。
他很少出席這種場合,
能從他手上接過這個象徵我在銀行站住腳的獎,意義非凡。
想不到,頒完獎,他並沒有下台,還說了一段話。
他說:「澧說的話,大家可能有時聽不懂。
老實說,有時我也聽不懂。
但我回家後,仔細再想一想就明白了。
我的結論是,這不是語言上的隔閡,
而是我們和他在知識和智力上的差距。
他講得太深奧了,連我在內,
都必須經過消化後,才能懂得他話中的精髓。」
董事長公開挺我、並對我肯定
聽完這番話,
我了解他出面公開挺我的苦心 及對我的肯定,
從那之後,銀行內就比較沒有人拿我的口音來說事了。
到了第七年,我又升階,成了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薄華德主管的
投資部門也歸我控管,
他成了我的下屬。
我請他到我辦公室來,很客氣地告訴他:
「我知道,我的英語有口音,
但以後我可以慢慢跟你說,
甚至我可以寫備忘錄給你,
希望以後溝通不良時,
不要再掛我的電話。」
我發覺,薄華德的一雙長腳此時竟然微微發抖。
最後,我很直接地告訴他:
「過去你聽不懂我說的話,是我的困擾。
今後,你若聽不懂我說的話,
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從此,我們之間的溝通一直很順暢,
再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
這是舊時代的傳承,獻給新時代的自由意志!
世界是奮鬥的戰場,人生處處是血滴與火花。
如果,你也有著不畏強權的叛逆靈魂,
不甘做受人宰割的羔羊,
堅信自由與民主的普世價值,
那麼,請在人生的戰場上盡情揮灑奮鬥,讓這份熱血延續。
吳澧培在一個充滿衝突
與矛盾的環境下長大。
父親反對日本殖民統治、自始至終支持中國。
大哥痛恨國民黨,亦不贊同共產主義。
二哥在國民黨統治下的白色恐怖時代
因參加讀書會而入獄,
爾後成為虔誠的共產主義者。
這個價值互相扞格的家庭,
對吳澧培造成了什麼樣的衝擊?
而他又如何從中找到自我的中心價值,
付諸實行於人生?
從作者的年少回憶開始說起,
描述兒時成長環境及當時的政治事件
如何影響他的人生觀、道德觀和處世觀。
這位台獨銀行家的生活回憶,
將帶你走過台灣八十年的政治風雨,
並一窺這位獨派傳奇人物,
如何在保守艱困的環境下,
展開自我奮鬥的旅程。
他三次扭轉乾坤,
先後讓三個營運不善的企業起死回生,
更締造讓萬通銀行轉虧為盈、
成為全美最大銀行的奇蹟,
躍升銀行界重量級人物。
在事業有成之餘,他仍不忘初衷,關心時政,
回台參與政治,貫徹宣揚台獨理念,
寫下人生璀璨的篇章。
弱小可能會得到憐憫,但絕對贏不來尊重
人生要有所堅持,面對困境或打壓,
一定要挺直腰桿,憑藉實力,據理力爭!
本文由圓神書活網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一個台灣人,7年內從實習生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