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去大陸工作的話題總是圍繞在多賺一點錢、
擴大視野見世面、在履歷上添一筆輝煌戰績;
但在看似一片光鮮的背後,
每個在大陸的台灣人,
每天都在經歷人性煎熬與考驗。
趕緊接著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心性轉變,自我膨脹?
雖然近年來大陸勞工意識抬頭,
但在台資企業中的台灣人,
多少還是享有比大陸人高的地位及福利待遇。
我第一份在大陸工作的公司規模較小,
只有幾個台幹,在那數百人的小公司中,
台幹握有很大的權力,
陸籍員工為了討好這些有權力的人,
在平時工作、閒談中都會有意無意地讚美吹捧主管的能力,
像是「好險有經理你在,不然我們真不知該怎麼辦了。」
「經理你今天好帥,換新造型啊。」
「副總你好帥!你是最有能力的副總了!」
最一開始謙虛內斂的台灣人,
在每天甜言蜜語催眠下,漸漸迷失自我...
開始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
是公司、是這個產業界不可忽視的響噹噹人物,
講話、對人的態度語氣逐漸變成以「我」為中心。
每一家公司,都是一個小小的王國,
在當中工作的人,由於生活及工作範圍的局限,
很自然地認為小王國就是世界,一方之霸就是世界之王;
但世上沒有永恆的王國,
因景氣波動或中國政策造成台資撤退或倒閉事件時有所聞,
一旦膨脹後的心理,很難恢復原本的狀態,
過去位居高職卻沒真本事的人,
無法屈就低職位,至今仍在大陸四處飄盪。
凡事以公司為重?
在大陸的台資企業老闆,
對外派的台灣人,
有著「人盡其用」的殷切期盼,
講難聽直白點,就是不榨乾、不罷休!私人時間?
有的,睡覺跟上廁所,但手機要隨時保持暢通。
以我個人為例,在淡季時早八晚八,一週六天。
新案子開始後,早八晚十,一週七天;
此外,重複一次,休息時間需要保持手機暢通,
隨時 Check email 避免遺漏客戶訊息,
理論上的一年六次返台假,
請得到四次算高手,是眾所周知卻不能明說的秘密。
對於社會新鮮人而言,
這樣的工作相當具挑戰性且能以超速度累積實戰經驗;
但當這樣的狀態持續一年、兩年、三年...
年復一年的重複下去,人活著,
開始失去「人」應該有的姿態。
幾個月前,一個七~八年年資的四十歲採購經理,
剛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在台灣出生,
半年沒返台的他,安排了一趟回家看小孩的行程,
離開前一天,我在他座位聊天看小朋友照片,分享他初為人父的喜悅。
但就在那天晚上,他回不去了。
突如其來供應商的品質異常,
影響了整個公司的正常運作,
公司派他去供應商端駐廠,
直到問題解決才能回來,這一駐,兩個月過去,
一輩子就一次新生兒的滿月就這樣錯過了...
類似的「錯過」例子在公司中舉不完,
錯過晚飯、錯過睡覺、錯過上廁所、
錯過朋友的婚禮、錯過生日、錯過紀念日、
錯過洗車、錯過身體健康檢查、錯過返台...。
當處理異常變為例行公事,
不斷「錯過」也變得不再那麼難以接受,是這樣嗎?
流失的親情、愛情?
以公司為重,造成不斷「錯過」,
加上大量時間被工作吞噬,
受到最大衝擊的,就是人們視為最珍貴的親情、愛情。
維繫情感的工具是心思與時間,不是金錢。
這兩年由於工作繁重,
嚴重影響每周固定與父母聊天的品質。
與父母通話時,在腦中盤旋的是客戶訂單、
良率高低、異常處理進度...
對於他們所談的話題絲毫不感興趣,卻也不能全無反應,
於是用來溝通交流的短短時間,
在無意識的「嗯」「啊」「是喔~」語助詞中度過。
兩年下來,原本自然和諧的家庭氛圍,產生了間隙;
與自己最愛的老婆相處,也是同樣的狀況。
惡名昭彰的「上酒家」「包二奶」,
就是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誕生的。
身邊不管是同事、供應商、
客戶似乎都視這樣的行為為一種自然狀態,
無論是心理慰藉抑或是生理需要,
工作上不順、與家裡溝通不良、
與妻子發生爭執等等問題,
都可透過上酒家、包二奶得到緩解。
價值觀扭曲得如此理所當然,讓人難以抵抗。
敦厚溫柔是優點?
第一份工作剛開始時我哭過一次,
那是在職場上第一次哭泣,也是最後一次。
那是剛到大陸的第三個月,
由於做事積極、反應快,很快得到主管認可;
殊不知已悄悄讓陸籍老員工眼紅。
在一次與客戶會議結束後
我熱情地邀他一同陪客戶用餐,
冷冷地拒絕我後,
老員工到處跟各部門說我這個新來的瞧不起他,
還當著客戶的面說他是要飯的,搞得辦公室烏煙瘴氣,
我也莫名其妙成了「瞧不起人」的新人。
當時的主管得知此事後,找我兩當面對質,
滿腹委屈的我禁不住掉下眼淚,
那次事件後我學會了保護自己、學會了堅強,
在之後每一場與人較勁的戰役中,
我努力從對手身上攫取經驗,
如何迂迴、如何防守、如何進攻,技巧漸漸嫻熟。
台灣人大多敦厚溫柔,關乎自己權利跟表現的事,
不吵不爭不搶不預防,慣於客氣禮讓...
認為只要我好好做,上司會看到我的付出,知道我的用心。
與人相處,這或許是優點;
但跟天生流著鬥爭血液的大陸人競爭,
往往成為台灣人陣亡的致命傷。
我是中國公民?
無論多少次,每回走過中國海關,手裡拿著台胞證,
看著頭頂懸掛著「中國公民」指示牌,
只能走在這一通道的我心裡是委屈的、是感到受辱的,
從小受的教育與現實生活殘酷的對比,
讓這份矛盾赤裸裸地攤在眼前。
在台灣,對「台灣是一個國家」從未產生懷疑,
但當你踏上中國的領土,
發現別人那麼理所當然地把你家當成自己家,
且台灣邦交國一個個流失,
你不禁自問,在這個世界,我們該如何定位自己?
我們自認是一個國家就好了嗎?
倘若不是,我們的力量足夠讓這個世界認同嗎?
寫到尾聲,為什麼這麼多的危機、險阻、衝突、矛盾,
我還建議身邊的朋友們往火坑裡跳?
我相信,對於台灣人而言,在現在這個世界上,
找不到一個像中國大陸一樣發展如此迅速
且機遇與風險如此高度並存的國家。
正因為中國與台灣政治上矛盾的關係,
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更應該踏入中國,
用自己的雙眼見證變革中的一切,
用自己的理智判斷屬於台灣的國際定位,
也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何方。
假如,今日到中國的工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以下事項:
付你較高薪資、讓你檢視自己的能力、
考驗你的心性、拓展你的視野、認清自己的定位。
朋友,你/妳是否願意投入戰場?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