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幸福的定義有很多種
但最難忘的,記憶最深刻的是「初戀」
彷彿擁有著令人眷戀的魔力
所有關於愛的單純,美好
原來都來自一開始
在那時或許沒有好的物質條件
心智年齡也不算成熟
但在「初戀」過程中的表現
反而是許多婚姻 / 感情
幸福的關鍵
趕快一起來看看
自己在感情中
是不是也是因為「這樣」做
所以才一直感受到幸福的吧!
(贊助商連結)
幸福,是來自為對方著想
婚姻不是因想束縛而步上禮堂
而是「想給予對方更多」的心
因為珍惜,所以才能攜手共度
還沒結婚的戀人們,也是如此
「給予」是在「愛」中
最容易被忘卻的事
給予的過程中
讓彼此處於平等的立場
同時,減少批判、約束
懂得給予、珍惜
就能克服許多愛情、婚姻問題
別因為在一起,相處久了
就遺忘最當初自己為對方著想的心
那是最珍貴的
也是令彼此走在一起
珍惜彼此的最主要原因
「聆聽」是讓情感幸福的催化劑
有沒有人的另一半是這樣的呢?
對話框中打完自己想說的
然後對方反應完後
就找不到接續的話題了
結果你也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麼
然後突然覺得
對方變了,跟之前不同
其實不是對方變了
而是因為在一起了
所以看見了最真實的他
感情中最麻煩的是,遠看時
總覺得對方有許多美好
但膩在一起時
就老會注意到對方討人厭的地方
在自己覺得對方出現
「你都不聽我說」的狀態時
也要試著思考
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狀況
融洽的感情
來自彼此聆聽、學習
對方感興趣的地方
在擁有共同話題的同時
也能不互相干涉
減少「這些」地雷話語
感情、婚姻一帆風順
「沒有為我做什麼」
「沒有好好珍惜我」
「不肯接納我的意見」
這些話熟悉嗎?
感情 ( 親情 / 愛情 ) 中
很多爭吵都是這樣開始
但,這種人很明顯的
「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
即使對方採取違背自己期待的行動
心態健全的人也會認同對方是夥伴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
會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翁
每個人都想成為世界的中心
所以,你並未享有任何特權
希望自己的婚姻、感情
能夠像偶像劇那般幸福
那就減少「為自己」的想法
畢竟,希望對方體貼前
也需要先體貼對方阿
放下「支配」的感情
彼此都輕鬆,並且幸福
在孩提時期
「想喝奶」、「想換尿布」
透過「哭泣」這種情感表現
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然而,重複這種行為的過程中
會令許多人長大成人後
並未發現仍保持這樣的習慣
所以只要事情一不如意
就會依照「成功模式」
用眼淚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
這種方式,可能在感情一開始有用
但,這種缺少溝通的支配模式
容易令持續付出的人感到疲倦
所以,想讓對方幫你做些什麼
理智溝通,可以有效減少壓力
還能促進彼此了解、得到雙贏
「負責」是穩固所有感情的基石
常聽見「我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
這種話其實只是用來逃避
其實只是「不想做」
下定決心減重
卻忍不住偷吃洋芋片
最常聽到的說詞是
「我無意識吃了……」
「還是敗給了慾望……」
但我們都知道
這是欺騙自己與對方的藉口
事實上,你是依照自己的意思判斷
認為吃下肚才是
「對的」 ( 有利益的事 ) 選擇
「破例一次應該沒關係吧!」
但事實是「破例一次關係可大了!」
「破例沒關係」的這種想法
往往容易發生在「出軌」、「偷吃」
而在被發現後
拿出「慾望」、「忍不住」
「那只是一時新鮮,我是愛你的」
祈求對方原諒
其實也只是想包庇自己
「不想負責」、「不願面對良心苛責」
所以在感情中對於須嚴守的尺度
別當個「差不多先生」
才能穩固走得長久!
《快速總結》原來幸福是
單純地給予,真誠地付出
初戀總是美好的
尤其是學生時期
是因為那時總會想著
對方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可以為對方做些什麼
很單純,很直接
雖不華麗,卻勝在真誠
而在所有的婚姻 / 感情中
一開始不也都是因為美好
所以才走在一起
「不以支配方式,多為對方著想」
是「愛」的重要課題
也是對「愛」最有效的保鮮劑
推薦這本《接受不完美的勇氣》給大家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