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架構
- 今日盤勢解析:中國疫情潮在起,大盤回測季線
- 焦點個股:「這檔」飆股重返多頭,疫情紅利吃不完!
- 焦點個股:旺季題材點火,「他」前11月營收暴增300%
今日盤勢解析:中國疫情潮在起,大盤回測季線
中國爆發染疫潮,使市場對缺工、供應鏈疑慮升溫,昨美股三大指數全數收黑,今日加權指數開低回測季線,權值股大立光(3008)、華新(1605)、中鋼(2002)、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跌幅約1~3%,所幸盤中跌幅收斂,創意(3443)、聯詠(3034)反彈逾2%,大盤收盤至14,085點,下跌88點或0.62%,成交量縮1,421億元。
今日焦點為顯示卡、遊戲以及生技族群。華擎(3515)盤中急拉,收盤大漲約6%,承啟(2425)、撼訊(6150)漲幅3~4%,麗臺(2465)收漲1.6%。華擎受惠卡板、顯卡庫存去化有成,另有部分伺服器訂單延至2023年,近兩月新伺服器平台AMD Genoa、Intel Eagle Stream已出貨放量,且客戶應農曆年前提前拉貨,獲外資、投信領養,具年底作帳行情。
而遊戲概念股受惠寒假將近,宅經濟、遊戲題材爆發,大宇資(6111)、網龍(3083)、辣椒(4946)、歐買尬(3687)漲幅介於2~5%。生技多頭氣焰延燒,亞諾法(4133)、中化(1701)、美時(1795)、鈺緯(4153)、健喬(4114)、南光(1752)、葡萄王(1707)、寶齡富錦(1760)股價多有表現。
整體而言,目前市場持續觀望2023年中國解封後的經濟走向,同時電子股仍面臨高庫存、需求乏力的問題,近日資金聚焦小型題材股發揮,且輪動快速,看好生技、宅經濟等題材性個股。

焦點個股:「這檔」飆股重返多頭,疫情紅利吃不完!
在中國1/8全面解封後,儘管讓2023年經濟出現復甦曙光,但短期面臨著疫情爆發,中國當地民眾對開架藥品的搶藥、囤藥需求大增,同時市場擔憂當地的抗生素、陣熱解痛、抗凝血劑等原料藥供應將面臨短缺,而臨近中國春運,也將加速疫情擴散,帶動相關概念股中化、南光、生達、松瑞藥近期股價表現,尤其中化今日表現亮眼。
中化(1701)主要為學名藥廠,同時代理國際醫藥品牌(包含原料藥、人用西藥、保健食品、動物用藥等),同時提供居家照顧、藥品委託代工及研發等服務。旗下子公司包含中化裕民、中化銀髮、蘇州中化、中化合成等。營收比重:人用西藥72%、醫療器材10%、日化保健用品9%、動物用藥7%、其他2%。

全球學名藥兩大市場為中國、美國,其中中國透過集中採購壓低價格,而美國則因近年首次核准的學名藥數量大幅增加,使市場競爭加劇、藥價下跌。而台灣為全球藥價最低的國家之一,國內西藥製劑廠多為學名藥,以供應內需為主,出口比重約21%,因此目前國內學名藥產業內外銷上,仍面臨一定程度的挑戰。
中化因應國內健保藥價調降的影響,近年聚焦高門檻的藥品品項,相關產品比重提升,並強化醫院、診所、保健等通路合作。在中國方面,則有蘇州中化負責當地市場人用藥品研發、製造及行銷,且由於近年產品結構轉型、推動自有品牌,使利潤優化,使中化近年獲利平穩成長,2021年EPS 1.78元(2019年為1.29元)。
中化11月營收7.24億元,自結獲利稅後純益4,300萬元,EPS為0.15元,獲利表現平穩。然近月在中國搶藥題材催化下,又因其抗生素藥品的比重相對藥廠高,激勵市場對其未來獲利想像空間,近一月漲幅已高達62%,近日股價短暫回落2日後,再度重拾漲勢,在目前市場觀望情緒升溫,資金多以短線操作下,後續仍有利其題材發揮,留意追高風險。

焦點個股:旺季題材點火,「他」前11月營收暴增300%
除了缺藥題材之外,由於寒假將近,台北國際電玩展(Taipei Game Show)也將於2023年2月初重磅登場,使遊戲股躍升盤面焦點,其中大宇資(6111)便為主要受惠股之一。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