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很多人都想成為有錢人
有錢未必能買到幸福,
但是能減少不幸。
到底有錢人跟我們有甚麼不一樣?
他們的思考、行為是怎麼樣的?
要如何才能成為有錢人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有錢人能在沒有答案的領域
自己找出答案來
有錢人不一定會念書
但一定腦袋聰明
許多人即使沒有學歷,
也成了有錢人。
但是,成為有錢人的人當中,
沒有人是笨蛋。
一般來說,學者認為
工作能力強不強
和學歷之間沒有密切關係。
也就是說,工作能力強的人
大多會唸書,
但是儘管會唸書,
也未必工作能力強。
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在學校唸書時,
所有的答案都是固定的,
解決方法也有一定的模式。
在這個環境獲得好成績的人,
一旦被丟在沒有答案的狀態,
有不少人就會產生恐慌。
所以要成為有錢人,
必須具備在沒有固定答案的領域中
能夠自己闖出一條路的能力
2. 有錢人擅長
同時處理多件事情
策劃、執行、溝通、效率...
不只擅長多項領域,
更能同時處利多項事務
若去試著觀察成為有錢人的人,
大多是擅長同時處理多件事情的人。
同時並行地處理各種案件。
不能光是擁有創意,
還會涉及各種要素,
像是將創意具體化的行動力、
轉變成金錢的業務能力、
以及讓人願意加入的說服力等等。
投資也是一樣,
必須複合性地活用各種知識。
能夠同順利發揮功能。
為了成為有錢人,
必須具備的能力
是同時處理好幾個課題,
即使處於沒有明確答案的狀態下,
也有能力進行某種程度的推論。
3. 有錢人不嫉妒別人
反而勇敢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嫉妒別人這種情緒
會大幅縮小自己擁有的機會,
為了成為有錢人,
必須挑戰和別人不一樣的事。
一般而言,
容易做又賺錢的事並不存在。
假使存在,
大家也爭著在做,
所以那個機會應該會馬上消失。
為了在投資中獲勝,
只有去勇敢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
無論是事業或投資,
哪一點都一樣。
這時,若是嫉妒
這種情緒強烈,
就難以做到「和別人不一樣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
嫉妒別人的意思,
是和嫉妒的對象
站在同一個比賽場地,
那等於是下意識地
接受別人提出的競爭規則。
舉例來說,嫉妒在公司裡
比自己早晉升的同事。
嫉妒對方的晉升,
也反映出了自己也一樣想晉升。
晉升的規則是公司制定的,
而非自己制定的。
在這個當下,
這個人已經被公司所局限。
為了成為有錢人,
就不能這樣。
如果對方晉升為組長,
必須心想:那我就自己創立公司,
一口氣成為老闆吧!
徹底地顛覆一開始的規則。
若是對別人的嫉妒強烈,
就不會想到這種部分,
只會思考著
如何對晉升的對象還以顏色。
結果,無法脫離狹隘的社會,
貧窮一輩子。
4. 有錢人的格局比你大
不以「第一名」為目標
因為別人遵守規則,
而有錢人...創造規則!!
有時不服輸不見得是好事
請試著回想國小
或國中時的馬拉松競賽,
有人明明應該說了
「這種東西隨便跑一跑就好吧」,
但是實際開始跑之後,
便眼神一變,
卯足了勁,
以第一名為目標,對吧?
不服輸的人,
總是在意著某個人。
因為贏過別人很重要,
這種人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競爭對象。
在由他人給予遊戲規則的世界中,
像是唸書、運動或上班生活等等,
可以得到好的結果。
但是,在以成為有錢人為目標的世界,
則未必如此。
有錢人必須自己創造
競爭規則和競爭對象。
必須是在棒球比賽中打出安打,
朝三壘跑去,
斷定「我打出了三壘打!」的人才行。
實際上,許多成為有錢人的人,
不是無視既有的規則,
就是自行改變規則。
說到唸書和運動等等
在學校學的事情未必對賺錢有幫助,
原因可能是在遵守規則這個部分。
有問題的不是學校的成績好壞,
而是「無條件地接受被給予的條件」
這種思考模式。
我也想成為有錢人!
看來該轉變自己的思考了~><
想知道更多關於有錢人的行為守則嗎?詳見:
《成為有錢人的教科書:從150位資產上億日圓的有錢人歸納出的行動法則,教你成為真正的有錢人!》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