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餐飲系學生逐年增多,
就業率...竟不到三成
國人愈來愈重視美食的享受,
料理節目如型男大主廚等
因而大受歡迎,加上名廚阿基師、
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的成功故事,
激勵了許多年輕學子懷抱「名廚夢」。
根據統計,
台北市的高職餐飲科系,
數年來從 6 校 103 班,
增加為 9 校 135 班;
另一方面,
去年台北市的餐飲管理系
畢業生共有 1362 人,
其中,直接就業有 289 人,
僅約 21%,就業率不到 3 成。
這是什麼緣故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記者林旻柔
學生只看到「名廚光環」
卻無法接受實習期
端盤子、洗碗等工作
國人生活品質提升,
社會大眾愈來愈重視生活的享受,
其中,美食當然不能少。
關於美食,如阿基師、
吳寶春等成功者的光環,
及許多偶像劇也以美食料理為題材,
讓年輕學子對料理這個行業
懷抱一股極大的憧憬。
不過,這些懷有夢想
進入學校餐飲科系就讀的學生們,
畢業後順利進入業界的卻是少數。
一位國內知名酒店主管表示,
在店內需帶約一百名的餐飲科實習生,
但實習的工作必須洗鍋、
洗菜、清掃廚房,
而很多學生卻不願意做這樣的工作。
通常在一百名的實習生中,
大約有一至二成無法完成實習,
在繁瑣的過程中,
當初想像中的名廚夢就碎了。
對餐飲業而言,
學生高職畢業先就業
再回學校進修更好
有餐飲科的老師表示,
因為學校鼓勵學生繼續升學,
認為大學畢業後出路較廣,
因而使得直接就業人數減少。
不過,也有老師認為,
對於重實務技能的餐飲業來說,
先就業再回學校進修,
不僅增加就業率,
對於餐飲的技藝
也不會因大學四年的學業而荒廢。
台灣小孩過太好
只想享受結果,
卻不勤練基本功
現今台灣家庭
以小康、富足居多,
年輕學子自小生活背景良好,
不愁吃穿,甚至過著
高水平的物質生活,
因此,要耐得了廚房的
基本工作的人真的是少數。
多數對於料理這行懷有憧憬的人,
都是看到名廚表面上的光鮮亮麗,
而忽略其背後
也非一朝一夕的成果,
必須打好基本功、
且有一定的養成期。
學校應在學生入學前
讓他們看清光環後的現實
開平餐飲學校為了避免學生對於料理
有不實際的幻想,每年在招生說明會中,
會先「勸退」學生。校長馬嘉延表示,
每年的招生說明會中,
會讓學生直接到實習廚房
看看餐飲業的真相,
並請學長姐分享餐飲業的辛苦;
如此一來,不僅不會
讓學生有誤上賊船的感覺,
校方也才能招到真正對餐飲有興趣、
下定決心要做的學生。
他並強調,餐飲業重視實務能力,
如果學生選擇先進入大學就讀,
等畢業後,就更不願易
屈就端盤子等基本工作了。
許多畢業生被
廚房環境、雜事嚇跑,
導致餐飲系就業率低下
台灣的美食聞名天下,
總鋪師的養成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只是,當今的學子多半眼高手低,
較難務實的從基本功練起,
動輒被廚房的環境、雜事給嚇跑了;
這也是多數年輕人懷有名廚夢,
但目前餐飲科學生就業率
卻非常低的最大原因。
年輕人多半吃不了苦,
想要即時的成功、即刻的滿足,
一方面是因少子化的社會下,
小孩都是父母親的寶貝,
要什麼有什麼,
可以輕易得到想要的東西;
另方面,學校教育也有改善的空間。
既然是技職學校,
學得應該除了實用的技能之外,
也必須將就業環境、
職務的養成過程教導學生,
如同開平餐飲學校的作法就非常好,
據悉,該校以逆向操作的方式,
不但沒有嚇跑學生,反而讓真正對餐飲
有興趣的學生趨之若鶩,
一年可招生 10 個班級。
學生應該要了解: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萬丈高樓平地起!
在餐飲畢業生多,
但餐飲服務業卻唉嘆找不到人時,
也許可以從根本處著手,
在學生就學的時期,
就讓他們了解,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萬丈高樓平地起!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