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1 分鐘看 K 線,你就能清楚知道股票過去的走勢
假設我們想知道一支股票在這最近的 3 個月內是怎麼波動的,我們不可能記錄每一秒的成交價,所以我們在股票交易一整天後,就只會留下這 4 個最重要的價格,這樣你就能大概了解這支股票在那一天是怎麼波動的。所以,我們也利用這 4 個價格,畫出所謂的 K 線圖。今天就來講解什麼是── K 線!
K 線是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
這四個價位所畫出來的圖形
不論是陽線還是陰線,它們的基本構造幾乎是一樣的:都是由「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構成的。這四個價格,一樣透過蠟燭來做解說就很清楚了!
- 推薦閱讀:《分點 K 線》跟著主力低買高賣
K 線的由來?
這張圖基本上最主要是由以下兩種線構成,「陽線」和「陰線」,合稱為 K 線。又因為它們據說最早是由日本人發明的,又長得像蠟燭,所以也叫做「日本蠟燭線」。在一整條蠟燭線中,我們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 蠟燭本身
- 蠟燭兩端的燭芯
1. 蠟燭本身:
蠟燭本身的兩端分別是由開盤價和收盤價這兩個價格決定的;
- 開盤價就是一支股票在上午 9:00 整,股票市場開始交易時的價格。
- 收盤價就是一支股票在下午 1:30 整,股票市場結束交易時的價格。
新手常常會疑惑,為什麼 K 線有時是紅色的(陽線)、有時是綠色的(陰線)。這時候只要簡單的想,漲了就是紅色;跌了就是綠色。假設今天有一檔股票,開盤時是 20 元,收盤時是 30 元,我們會發現:收盤價( 30 元) > 開盤價( 20 元)所以是「陽線」,並以紅色來顯示。
反之,如果今天有一檔股票,開盤時是 20 元,收盤時是 10 元,我們會發現:收盤價 ( 10 元) < 開盤價 ( 20 元),所以是「陰線」,並以綠色來顯示。
所以,開盤價和收盤價,哪個會在上端、哪個會在下端,其實沒有一定,必須看當天是漲(陽線)或是跌(陰線)。而不論是陰線還是陽線,收盤價與開盤價的差距越大,我們就可以看到蠟燭本身就越長;反之則越短。也因此,我們可以透過蠟燭本身哪一條有多長,來判斷一檔股票在當天是漲多少(是陽線的話)、或是跌多少(是陰線的話)。
2. 蠟燭兩端的燭芯:
- 上面的燭芯我們叫做上影線,上影線的頂端是由最高價所決定的。
- 下面的燭芯我們叫做下影線,下影線的底端是由最低價所決定的。
但請務必注意!不管是陽線或陰線,最高價永遠在蠟燭線中的最上面,最低價永遠在蠟燭線中的最下面,
我們來看實際的一根陽線,它今天價格的起起伏伏中,最高曾經到達 34 元(最高價),最低則曾到 16 元(最低價),那麼它的 K 線就會是這樣子的:
再來看實際的一根陰線,它今天價格的起起伏伏中,最高曾經到達 22 元(最高價),最低則曾到 8 元(最低價),那麼它的 K 線就會是這樣子的:
燭芯的長度可以告訴我們一檔股票在當天的波動程度。如果影線就越長,表示波動程度越大,背後通常有一定的故事。好啦,講到這裡,你應該對 K 線比較了解了吧!以後看到技術線圖,紅 K 線和綠 K 線密密麻麻交錯在一起時,就不用再擔心相見不相識的窘境啦!
學習就是要打鐵趁熱,在還記得 K 線是甚麼的時候,這裡提供個 K 線軟體給大家操作看看: 籌碼 K 線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圖:shutterstock /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