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人類是一種短視的生物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
我們可以知道近利是一種流行
面對燃眉之急
即使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我們也通常很快的可以做出決定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有一種現象
叫做「隧道效益」
指的是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
看不到長遠的好處
特別是在有壓力、有困難的環境下
想累積財富本身是一件有壓力的事
如果不想冒險,就無法累積財富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為一生必需的五種錢好好計劃
最重要的步驟就是:
列出你人生中
你想設定不同資金形式。
所謂不同種的資金形式
包含:
一、提升個人價值的資本
(職涯、生涯的個人投資)
二、存款或急用準備金
(短期存款 幫助你度過最糟的情況
6 - 12 個月的生活費)
三、房屋資金(別當無殼族)
四、投資金(長期存款計畫、退休金等)
五、緊急準備金
(準備一筆世界末日來臨前要用的事,
塞在床鋪下,萬一發生什麼社會動盪,
盼能派上用場)
雖然這好像是老生常談,
但你有實際拿出紙筆或是電腦
認真規劃過你的未來金錢計畫嗎?
或許沒有、或許很久以前的事
計畫就是等著被修正的
相信做完你對生活會更有方向的!
短期計畫:學會存錢準備買房
以一個年輕人來說
能存到一筆幫你度過六個月的儲備金並不簡單
卻是必要的事
如果能在 5-10 年降低所有負債
或是存到買房基金(最理想 35 歲以前)
更好的就是提升個人價值
或是職業技能等
如果不在職業生涯上做投資
你可能會錯失創造財富的重要基礎
長期計畫:
六十幾歲還能工作賺錢
長期計畫必須經過 20 - 40 年
才能看到甜美的果實
在做長期計畫時你會考量 3 種資金
一、努力在 20 - 30 年內付清房貸
如果你已經 40 幾歲
那可能要把還款計畫設在 20 年以內
一旦付清你的一間房子的貸款時
你可以考慮買第二間房子
並將 房地產 當做 資產 運用
二、 持續投資個人價值資本
特別是 我們平均壽命越來越年長
大家都要面對很長的「第 3 年紀」階段
既不是退休活、也不是原本的職業生涯的日子
廣泛觀察社會趨勢
看看哪些工作在你六十幾歲
的時候還能做得不錯
三 、最後一筆儲備金 —— 投資金
我把這筆定義成你 70 歲後的退休金計畫
意味著,為了累積財富,
必須拿一點錢去冒一點險
必須面對衡量過的風險
而且堅定面對長期的投資期限
股票與債券投資都需要 20-40 年的投資過程
而且需要專注投入、忍受風險、
經得起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
當然這是自我投資階段時要先打好基礎的!
想知道更多,詳見 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
作者: 大衛‧史蒂芬森
譯者:林麗雪
出版社:大是文化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非授權勿轉載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