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只要身體還推得動,就會一直跑下去」他們完成984項體育比賽,跑到腳抽筋、胃絞痛,只因兒子一句話..

Cheryl Hsu

Cheryl Hsu

  • 2017-03-30 16:39
  • 更新:2017-04-05 14:36

「只要身體還推得動,就會一直跑下去」他們完成984項體育比賽,跑到腳抽筋、胃絞痛,只因兒子一句話..

(圖/shutterstock)

 

這是值得推薦給每個父母的故事,

當家裡有一位殘障者,

你會不顧一切的為他(她)付出嗎?

這位父親對兒子無怨無悔的愛,

感動了無數的人,

聽過故事的無不淚如雨下,

他們是運動場上的超強父子

「賀特二人組」,

至今一共完成了984項體育比賽,

身經百戰的他們,

其中一位卻終身不能走路...

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克服困難,

用「愛」走下去...

 

接下去看......

 

 

爸爸滿心期待兒子到來

醫生卻無情宣判:「一生都是植物人」

迪克.霍伊特(DickHoyt)對球類競技

有著濃厚興趣,

他滿心期待能與即將誕生的兒子

分享運動的美好和熱血,

沒想到因臍帶環繞脖子導致缺氧,

他的兒子瑞可.霍伊特(Rick Hoyt)

一出生就癱瘓了。

他們尋遍各地名醫,

得到的答案都只有

「瑞可這一生都只能是植物人。」

醫生甚至建議把他放到療養院,

因為養育他可能會很辛苦。

 

 

兼三份工、親自教導

父母只要他能正常長大

然而兩父母卻不放棄,

雖然心中痛苦難受,

卻誓言要讓兒子在正常環境下長大。

為了支付龐大醫療費用,

迪克兼了三份工,

因為幼兒園認為

瑞可不適合與其他人一同上課,

媽媽茱蒂就當起家庭教師,

專心在家照顧教導。

 

每當媽媽看見瑞可明亮轉動的雙眼,

聽到笑話還會露出一抹微笑,

茱蒂就堅信兒子除了身體殘障,

心智與頭腦絕對是正常的。

 

 

終於發現溝通的契機

瑞可想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

瑞可一直以來都只能用

微笑與點頭溝通與人溝通,

直到12歲那年,

某大學的腦性麻痺實驗室

替他發明了一台叫做

"The Hope Machine"的儀器,

可利用擺動頭部來選取想要的字母,

雖然緩慢卻能表達瑞可的想法。

 

 

大家都好奇他的第一句話會是什麼呢?

是"Hi! Mom" 、"Hi! Dad"?

結果出乎意料的,

他的第一句話竟然是

"Go!Bruins!"(當時職業曲棍球波士頓棕熊隊)

也在這時爸爸才發現

原來兒子對運動有很大的熱忱。

 

 

高中一場比賽的轉捩點

兒子一句話改變父子人生

瑞可高中時,

班上要舉辦一場長跑比賽,

他很想參加,

迪克為了讓兒子體驗參賽的感覺,

決定推著坐輪椅的兒子跑完五英里。

完成賽事後,

兒子在電腦螢幕打下:

「爸,當我在跑步過程時,

第一次感覺我不是殘障。」

這句話讓迪克被深深震撼,

原來他也能讓兒子忘記生理的殘疾,

他下定決心

從此要和兒子一起參賽,

為兒子而跑。

 

 

重重艱難的訓練過程

只為看見兒子的笑容

對一個鮮少跑步的40歲退休老兵來說,

真是一個極大挑戰,

他開始每天練習跑步,

迪克會在輪椅上放一袋與兒子等重的水泥,

推著它練習,

曾經累到兩個星期難以走路,

一切辛苦都只為了

能看見兒子完成比賽時的笑容。

剛開始只希望不會是吊車尾就好,

後來漸漸全力以赴,

追求跑出最佳速度。

 

 

比賽單位的刁難

也無法阻止「賀特父子」的決心

當他們準備去參加

26.2英里的波士頓馬拉松長跑,

主辦單位以條件不符拒絕報名,

他們只好跟在參賽者後面跑,

就這樣每年參加,

越來越多媒體注意,

終於比賽承辦方讓步了,

但條件是:

要跑出那個年紀規定的完成時間,

43歲的迪克跑出的成績是符合標準的,

但21歲的瑞可卻要少於2小時50分才合格。

 

這對43歲的人來說多吃力,

更不用說還推著50公斤的重量,

可是他們沒有屈服,

回到家爸爸更是加倍訓練,

經過一整年終於,

他們用2小時45分硬是取得參賽資格。

 

 

咬牙挑戰鐵人三項

腳抽筋也要堅持下去

他們以"Team Hoyt"(賀特二人組)的名字

參加各式比賽,

後來更積極挑戰鐵人三項,

游泳時迪克拖著載有兒子的橡皮艇;

騎腳踏車時他把兒子座椅連結在後方;

跑步時把車子和座椅直接分開,

推著坐椅向前跑。

一次加拿大鐵人賽中,

游泳時迪克一度腳抽筋、胃絞痛,

但仍堅持繼續完成比賽,

抵達終點時已經很晚了,

不中途放棄的精神讓人敬佩,

連加拿大總理都寫信向他們致敬。

 

 

為何不嘗試獨自參賽?

「我的動力來源是兒子」

曾有許多人問他為何不獨自參賽?

以爸爸現在的實力,

一定可以獲得世界級成績,

但迪克說:

「參賽是為了引起大家對殘障問題的重視,

更重要的是讓兒子體會競賽感,

如果沒有兒子就沒有動力,

我只是借給他我的手和腳,

他則借給我堅毅的心。」

 

 

兒子學業靠自己

若能走路想要「推爸爸一把」

雖然兒子瑞可看起來好像很輕鬆,

但比賽前他也得嚴格控管自己的體重,

戒除最愛的甜食與可樂。

而在比賽中或許有父親能助他一臂之力,

漫長學業路上卻得靠自己,

高中畢業後堅持申請離家遙遠的

「特殊教育學系」

為了訓練自我獨立。

別人 1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

他要花 6小時,

這場只有他自己參加的比賽

整整花了9年,

最後,

他順利成為少數無法說話的畢業生。

 

 

如果沒有坐在輪椅上,

瑞可會做什麼樣的事情?

他想過了無數次,

他對運動如此喜愛,

可能會去玩曲棍球、棒球或籃球,

但又再仔細想想,

他覺得自己最想做的事是-

請父親坐在輪椅上,

讓他來推父親跑一次。

 

 

這句話多麼令人鼻酸,

因為這是永遠不能實現的願望。

但他們倆的愛與堅強,

已超越了現實的困境,

彷彿只要兩人一起,

沒有不能完成的事,

許多殘障者聽到他們故事都被鼓舞,

因為這樣,

今年已69的父親和47的兒子,

仍然30個年頭如一日,

瑞可說:「只要身體還推得動兒子,

就會一直跑下去...」

他不只是一位偉大的鐵人選手,

更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願我們都能這樣愛著身邊的人,

才不枉身為充滿情感的人類。

 

 

 

 

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延伸閱讀:

我們報導 各行各業出色的人物

以及每個 用力生活的台灣人。

希望能讓遇到挫折的你,

因為我們的報導 而重新擁有力量!

 

和「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傳遞更多 正向人生

也讓好故事 陪伴你的每一天~

Cheryl Hsu

Cheryl Hsu

沒有電影會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