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文:法蘭瓷)
財務素養是一生的旅程。有些人很幸運能夠在父母或老師的陪伴下,從小就理解儲蓄和投資等概念,但2022年益普索(Ipsos)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3分之1的美國成年人不具備財務知識。CNBC頻道資深財經記者Steve Liesman和個人理財副總編輯Kelli Grant共同分享了經驗和專業知識,希望幫助高中生在畢業之前就能了解以下10個最重要的理財觀念。
1.確定自己的目標、價值觀和願望(不受朋友和社群媒體影響)
個人理財是個人的,在開始製定預算並努力實現目標之前,必須先確定這些目標是什麼,但請不要因著壓力去努力實現某個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符的目標。
2.複利是你最好的朋友
在投資方面,資金在市場上的時間通常與貢獻的資金額度占同樣重要的比例,主要因為複利的驚人效益。複利是累積財富最簡單的方法之一,而最大化財富的方法就是盡可能長時間地投資,也就是儘早開始投資。
3.謹慎對待個人的金錢
大多數人都必須弄清楚如何靠某個額度的金錢過生活,即使收入豐碩也必須如此,想想有多少樂透中獎者或高收入職業運動員最終一切歸零的案例。可以先從寫下自己在一個月內所有的花費去向開始,從這可以看出該如何調整開銷。
4.和每個人談論金錢:談論得越多,就越對金錢感到舒適
與值得信賴的長輩或更有經驗的同行談論金錢,可以幫助自己學習如何明智地使用信用卡或管理投資風險等概念。
5.學習如何談判
越早掌握談判的藝術,對於個人財務就越有益處。例如,為自己的工作提出更好的報酬或是福利,租房時要求較低的租金或是水電折扣等。大多數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被拒絕,但只要有嘗試談判就有機會。
6.為自己爭取權益:如果不明白內容,就勇敢地發問
例如,若覺得薪水似乎低於預期,那麼最明智的做法可能是諮詢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以確保內容正確無誤。越早能夠自在地提出有關金錢方面的問題,就越能更好地處理個人相關財務。
7.從錯誤中學習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只要肯從錯誤中學習,然後將這些知識帶入未來的生活、家庭及工作中,就不容易再犯同樣的錯誤。
8.讓身邊都是自己財務目標的支持者
例如,你想要存錢去旅行,但朋友總是在每個週末都來邀約吃飯玩樂或是逛街,那麼恐怕很難堅持往目標前進。另一方面,如果生活中有人鼓勵你堅持目標並承擔責任,就會感覺更容易成功。
9.找到自己喜歡的免費或低成本的嗜好和活動
例如在大自然中度過戶外時光、擔任志工、寫作、運動或做些藝術活動等,如此一來,既可為未來存錢,又可同時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10.真正的財富不只是金錢
感覺富有不一定是薪水最高的人。關鍵是,擁有有效管理資金的知識和技能,讓自己在各種收入水平上都能感到快樂及滿足。
資料來源:10 important money lessons you should learn by 18—and can use forever
(責任編輯:VickieChou;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