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晟德轉型為投控公司後,近年來轉投資事業皆開花結果,打下了扎實的根基,再加上去年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生技產業的相關發展策略,有望帶來利多,不失為存股好標的。
撰文:溫正中(資深存股達人)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強化生技產業發展策略」,為未來10年描繪出資本市場積極發展的重心,也為生技產業帶來利多。
晟德(4123)從製藥業起步,2018年轉型為控股公司,積極布局生技產業,近年來轉投資事業已開枝散葉,且每年股利穩定,是值得投資人注意的長期存股標的。
轉型控股後積極布局 生技成果遍地開花
晟德極具企圖心,目標是成為「生技界的波克夏」,轉投資事業包括提供生物藥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的永昕(4726)、研發新藥的順藥(6535)、致力細胞療法的長聖(6712)、開發第三類高階骨科醫材的博晟生醫(6733),這些轉投資事業都已經有不錯的發展,並在生技產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晟德近年來以策略投資為主,布局生技產業上中下游,同時横向發展事業版圖,涵蓋範圍包括醫療AI、高階醫材、潛力新藥等,並找尋優質的合作機會。
去(2023)年與香港東曜藥業(港股代號1875.HK)、上海皓元醫藥(陸股代號688131.SH)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了一站式的ADC(抗體耦合藥物)藥物研發和商業化CDMO服務平台。
晟德旗下的全球益生菌領頭羊豐華生技,最近研發成功的後生元(Postbiotic)產品「Totipro益萃質®PE0401」,在微生物領域中脫穎而出,榮獲有保健食品界奧斯卡原料獎之稱的「NutraIngredients」大獎,為晟德增添資產價值。
晟德轉投資的益安生醫(6499),則成功與醫療器械公司Terumo開發大口徑心導管止血裝置Cross-Seal,歷經動物實驗、人體臨床試驗、歐盟查驗登記臨床試驗等階段,通過cGMP(現行藥品優良製造規範)實地查核及審查等作業後,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知,取得上市許可,正式進入美國市場銷售,成為台灣第一家取得美國第三類醫材上市許可的醫材研發公司,在國內生技產業受到肯定,前景可期。
此外,晟德旗下新藥研發公司順藥,全力研發中風新藥,若順利上市,年銷售額有望達到10億美元(約台幣300億元)。
國內外覓商機 力拚成為全球大藥廠
晟德還規劃成立天使基金,規模約20億~30億元,到世界各地找尋「墜落天使」,除了生技業,也鎖定具有未來潛力的新興產業作為投資標的,例如AI人工智慧、氫能源、電動車、網路電商等。
國內外找尋良好商機,也是晟德當前發展的重心。晟德和永昕合資4億元,入股建誼生技,持股約4成,將進行集團資源整合,開拓新巿場,並計劃在2025年以前,打造集團旗下7~8個市值達新台幣3百億元的生技獨角獸,朝向全球50大藥廠目標邁進,企圖心強烈。
晟德一步一腳印,逐步成長,近10年來,幾乎年年配股配息,目前資本額是69億1,421萬餘元,營業毛利率為44.61%,每股淨值28.19元。
晟德近4年股利為:2022年現金股利0.99元、股票股利0.99元;2021年現金股利2.43元、股票股利1.46元;2020年現金股利1.5元、股票股利1元,2019年現金股利1.43元、股票股利0.48元。如果持股4年,共可配發現金股利6.36元、股票股利3.94元,投資報酬率相當不錯。
晟德除了經營管理穩健,還有另一項優點,就是長期以來股價穩定,投資人只要在合適價格買進,就可以安心長期持有,不會有暴起暴跌的情況發生,適合存股族長期投資,以複利計算,相當划算,不失為存股族可以考慮的標的。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