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我的朋友小虹明年要結婚了,
聽她分享喜悅的同時,
我們聊到她婚後要租房還是買房的問題,
她說她有讀我之前寫的文章〈買房好還是租房好〉,
結果算了一下竟然發現買房比較有利?!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一、未來的房市會如何呢?難以預測。
在考慮是否買房之前,
小虹研究房價是否會持續下探,
發現有些學者和部落客唱衰台灣房地產,
表示因為台灣少子化的影響,
成家需求減少,買房需求就減少。
而且台灣房價所得比那麼高,
一般人根本買不起房子,
因此最後房價泡沫會破掉,
房價最終會回到基本面。
即使投資客仍有需求,
但是台灣的租金收益率全球最低,
房東辛苦收租的錢根本不夠付房貸,
投資需求也會減少。
此外,台灣政府全力打房,
實施奢侈稅後又實施房地合一稅,
也會持續影響投資客投資台灣房市。
但支持房市不會持續下跌者說雖然買房需求減少,
但是因為房子會老化,
所以供給也會減少。
此外,房地產除了具有自住的功能,
還有抗通膨與賺價差的需求,
因此不盡然投資需求會減少。
小虹看了許多資料,
還是無法預測未來房價是否會持續走跌,
因此想說就以現有資金先來計算一下。
二、比較買屋和租屋哪個划算
因為小虹的未婚夫家在三重區,
考量未來照顧年邁父母的需求,
小虹他們先以三重區的租金和房價來衡量。
小虹發現 30坪的房子租金大約每個月 18,000元上下,
而房價約為 1,020萬元。
如果以 20年期、 3成頭期款、
一段式的房貸 1.74%來計算,
本息平均攤還,
每個月要繳房貸 35,247元,
和房租差了 17,247元。
如果照我在〈買房好還是租房好〉設定的模型計算,
將房子頭期款和每個月的差額
拿來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20年下來,租屋會多賺 2,032萬6,062元!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但是小虹跟我說,
她還考慮了租金上漲率、預估房屋稅與地價稅(年),
並將租金改為總數而非坪數計算,
因為租金和坪數雖為正相關但非線性相關。
而考量到婚後不是租房就是買房,
她將投資年數設為可變動的居住年數,
同時也將預估房價成長率改成年成長率。
結果發現,考量了這些因素後,
將房子頭期款和每個月的差額
拿來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20年下來,租屋竟比買房多賺 2,090萬 4,072元!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因為小虹也不確定這多出來的錢是否可以讓她在 20年後買一棟房子,
她想說不如算一下如果一輩子都租房子結果會如何,
畢竟買房只要繳 20年的房貸,
租房可是要繳一輩子的房租。
因為現在台灣女性壽命大約 86歲左右,
小虹現在 31歲,
索性算一下 55年後她會留給子孫什麼。
如果現在將房子頭期款和每個月的差額
拿來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和20年後才將租金的錢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55年下來,小虹租屋竟然比買房多留給子孫 1億9,492萬1,677元,
(223,184,032 - 28,262,355 = 194,921,677)
這個數字實在高到超乎我的想像,
可見複利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即使小虹將頭期款、房租或房貸等成本扣除,
55年後租房所擁有的現金也比買房高 1億9,238萬215元,
這恐怕比擁有一幢 55年的老房子更值錢。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但小虹想說如果她買房後再賣掉,
將房地產的獲利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結果會怎樣?
(因為買房的房貸利率是比較低的 1.74%,
如果把賣出的所得全部拿來投資 年化報酬率 7%的 ETF,
就可以進行套利的動作!)
小虹買房 1,020萬,
假設一年內賣房時房價不變,
小虹賣房收入 1,020萬,
假設出售房屋的相關費用(如仲介費、廣告費、清潔費、搬運費等)約房價的 5%,
則小虹賣房後只獲得 969萬,
因為出售價金比買房總價低,因此不用繳稅。
如果將此筆資金投資在 7%年化報酬率的標的上,
20年後會擁有 3,749萬7,242元,
比單純租房多了 1,659萬3,170元!
(37,497,242 - 20,904,072 = 16,593,170)
(資料來源: 艾蜜莉製圖)
但其實想利用房貸低利率和 ETF的7%年化報酬率套利,
並沒有這麼簡單,
因為賣房後但是還是要繳每年的房貸,
除非你將頭期款比例提高到5成以上,
且保證房價不會驟跌,並能順利找到買家,
不然想利用房貸低利率來套利風險其實相當大。
三、買房 3原則
雖然小虹算完之後得出買房對她比較有利的結論,
但其實她的投資決策還是相當保守,
不敢真的利用買賣房地產來投資,
因此我告訴她,不管你最後決定要租房還是買房,
都要記得 3個原則:
1.「租金/房貸所得比」要低於月收入的1/3
如果承租房子的租金或購屋的房價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付房租或房貸費用將會十分吃力,
甚至會影響到生活品質,
因此評估適合的房租或房貸應低於月收入的 1/3較適宜。
2.「房價所得比」要10倍以下
房價所得比是評估房價是否合理的好方法,
例如房價所得比為 「20」,
代表1個人(家庭)要不吃不喝工作 20年,
才能換得 1 間房子,
根據全世界城市的長期平均,
通常房價所得比 10倍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數據。
3. 投資看「租金報酬率」
如果買房後要出租賺取租金,
至少要拿到 4%的租金報酬率才合理。
租金報酬率的意思是買一間房子來出租,
每年可以有幾%的報酬率,
而這通常要扣除一切的費用(修繕、房屋稅、地價稅等)之後才算。
四、結論:
並非鼓勵大家利用房貸低利率套利
雖然小虹算出來的結果是買房比較有利,
但是這並非鼓勵大家利用房貸低利率套利,
相反地,是希望引導大家理性思考「買房與租房」這個方案,
並透過實際試算,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更清楚明瞭地做購屋或租屋決策,
讓大家買得安心、租得也安心!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