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就好比是房屋的履歷表,
內容看似複雜,但仔細攤開來看其實很簡單。
購屋前先了解謄本上的重點資訊,
不僅不會買貴,還能買得安全。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買賣房屋時所需了解的文件,
除了買賣契約書、權狀之外,
還有一份重要文件就是「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
如果說權狀是房子的身分證,
謄本就好比是房屋的履歷表,
履歷表訴說一個人的經歷,
謄本則是記載了房屋的所有重要資訊,
包含屋齡、面積等等。
如果是透過仲介買賣房屋,
房仲會口頭告知房屋資料,
但最好仍要透過建物謄本來確認
業務人員提供的資訊是否正確,
對買賣交易較有保障。一份謄本分為三個部分:
建物標示部、建物所有權部、建物他項權利部。
以下就針對這 3 部分來說明如何看懂謄本。
報名 2018 海外投資講座
英國、泰國房市資訊一把抓
建物標示部換算坪數正確與否
要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登記日期:
確認房子的屋齡。以此例來說,
登記日期為民國 100 年 9 月,
代表屋齡為 3 年。
總面積:
謄本上的面積顯示方式為「平方公尺」,
只要將平方公尺的數字乘以0.3025,
即是我們熟悉的坪數。
以此例來說,74.63平方公尺 × 0.3025=22.57坪,
可用此再比對仲介所提供資訊是否正確。
附屬建物用途:
上述總面積包含了陽台、雨遮等部分,
因此,實際室內可使用的面積,
需扣掉附屬建物才是實在面積。
陽台 8.4 平方公尺及雨遮 3.57 平方公尺,
共計 11.97 平方公尺,換算坪數為 3.62 坪。
因此,總面積 22.57 坪扣除 3.62 坪,
室內面積為 18.95 坪。
共有部分:
指健身房、游泳池等公設,
若為公寓則沒有共有部分資訊。
此例為電梯大樓,因此公設部分資訊較多,
又可分為樓梯間、機械室、車道、車位等等。
以停車位為例,共有部分面積為 20,699.87 平方公尺,
持分部分為1,000,000 之 645,
換算下來,車位面積則為
20,699.87 ×(645/1,000,000) × 0.3025=4坪。
其他共有部分皆以此類推計算。
建物所有權部判斷是否為投資客物件
這部分要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登記次序:可以簡單判斷是否為投資物件。通常一間房子不容易被買賣超過10次以上,
以一般人的居住習慣來說,10年換屋算是正常值,
不少人更是會在同一間房子裡住上 2、30 年。
所以若登記次序已排到第 6 或第 7 就要有所警訊,
如果登記次序超過10,表示已經被買賣轉手10次以上,
那麼這間房子是投資客物件的可能性將大為提高。
登記原因:最常見的登記原因為「買賣」,
需留意的是「假扣押」、「假處分」等狀態,
表示房屋所有權人有其他債權問題,
例如欠錢不還房子被扣押等問題尚未解決,
妳買了這間房子也會跟著問題叢生。
所有權人:此處可確認房屋所有權人
與銷售此屋的屋主是否為同一人。
建物他項權利部估算屋主買價
從這個部分可以判斷一間房屋當初買進的成本是多少。
以此案例來說,假設貸款成數 8 成,
可推估當初屋主買屋的價格為 2312.5 萬元。
但由於 8 成貸款是以目前可能的貸款成數去估算,
因此,若是貸款成數為 85%,價格則變動為 2176.5 萬元,
然而此數字並未計入屋主的裝潢成本等其他費用,
因此僅可做為基礎參考值,再依此去與屋主談價協商。
房價=擔保債權總金額 ÷ 1.2 ÷ 貸款成數
以此物件為例,計算說明如下:
1 假設貸款成數8成:
房價=擔保債權總金額2220萬元÷ 1.2 ÷ 0.8=2312.5萬元
2 假設貸款成數85成:
房價=擔保債權總金額2220萬元÷ 1.2 ÷ 0.85=217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