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 李偉文
壽命愈來愈長,
人人可以活上近一百年的人生裡,
伴侶的重要性也愈來愈高。
幾乎所有研究都顯示,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
與伴侶的關係是一個人
幸福快樂的最關鍵因素。
因此,步入中年後就必須開始思考:
要和誰共度餘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管理學大師韓第說:
「近來,我有時會開玩笑,
說我現在正處於第二段婚姻,
只不過娶的是同一個女人。」
當他們夫妻倆進入空巢期,
也開始調整雙方的生活方式,
藉此維繫雙方的友誼、婚姻與珍視的一切。
成功的婚姻
需要多次的戀愛
我很同意韓第的看法,
成功的婚姻需要經歷多次的戀愛,
但對象必須是同一個人。
很多人聽到這裡會嘆一口氣,
想到家裡那位,
覺得對他/她一點感覺也沒有,
不知該如何談戀愛。
其實愛從來不會自然死亡,
但我們必須不斷為它補充活水,
不然愛就會在我們的疏忽下逐漸乾涸。
熱戀中彼此的
「共感」或「心有靈犀」,
往往是兩人認定「就是他」,
對方就是命中注定
靈魂伴侶的關鍵時刻,
這種共感也是雙方親密感的最重要基礎。
但到了婚後,尤其是孩子出生,
雙方為家庭打拚奮鬥,
在疲憊與壓力之下,
這種「共感」不但消失,
連心動的感覺都不見了。
老夫老妻很容易就會忘記,
當初兩人的「共感」是創造出來的,
是一起看電影、旅行、徹夜長談……
那些以前覺得浪漫,婚後覺得幼稚,
其實是兩人用心
共同營造出來的「魔幻時刻」。
只靠婚前累積的浪漫,
很難撐得過婚後生活
壓力的消磨,
必須在漫長的人生裡,
不斷持續創造「共感」的時刻,
才能讓愛的活水不間斷。
保持浪漫
簡單講,
就是雙方要持續保持
「幼稚」的浪漫情懷,
也就是哲學家尼采說的「膚淺的深度」,
這是從深度出發的表面功夫,
比如忽然買花送另一半;
妻子在廚房準備晚餐時,
過去摸她一下屁股或親一下,
在平淡刻板的日常生活裡
創造一點驚喜。
總之,要認真回想當初是什麼事
情讓你們點燃愛的火苗
什麼舉動最令對方感動……
只要用心,找到五個、十個「幼稚又膚淺」
但會令對方內心激起漣漪的舉動應該不難。
另外,就像許多婚姻諮商師強調的,
保持令人期待的性生活也很重要。
但結婚久了,往往連這件年輕時
最愛做的事也變成不得不的例行公事,
就像作家王文華建議的,
要避免婚後每次上壘都是全壘打,
毋須防守快快結束,
不再有奔回本壘被刺殺的刺激,
因此要多向電影學習。
比如在「城市鄉巴佬」第二集中,
男主角和自己的太太上床,
卻假裝在偷情:
「你丈夫今天晚上到遠地出差,對不對?」
有次和大學同學閒聊時,
他也嘆了口氣:「假如我太太偶爾
裝扮成小護士或兔女郎,
那我一定夜夜熱情高漲!」
專家分析,愛包含了三種元素:
情欲、親密及承諾。
可惜的是,太多老夫老妻都把對方當親人,
只剩下承諾,失去了情欲,
而當雙方都沒有生理吸引力時,
親密感也會逐漸流失。
專家甚至強調,美好的性行為
能夠填補伴侶之間
許多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鴻溝。
換句話說,身體的良好溝通
比言語的溝通來得有效且重要。
雙方一起參加活動
除此之外,根據研究,
點燃伴侶激情最好的方法,
就是雙方一起去做新鮮事
或有挑戰性的冒險,
這遠比兩人一起去本來就喜歡去的地方,
一起去喜歡的餐廳,
一起去看電影或聽音樂會都有效。
重新燃起「激情」和「自在喜歡」,
兩者的目的與結果是不同的。
也有人建議,每天既要有愛的大餐,
比如睡醒起床前或出門前摟摟抱抱三分鐘,
也要有愛的小點心,
比如說寫個甜蜜的小紙條、
說一句甜蜜的話。
也有調查發現,
伴侶最能夠感受幸福的三件事,
一是互相按摩,二是手牽手睡覺
(哇!這個難度也太高了吧),
三是一起做家事。
有共同朋友或敵人
某位婚姻專家的觀察還蠻有趣的,
他說伴侶關係的維持
通常不在於擁有共同偏好,
而在於有沒有
共同討厭的人事物。
我猜這或許是俗語所說的
「兄弟鬩牆,共禦其侮」,
國家有外敵時,
容易促進國內民眾的團結?
不過我相信,夫妻兩人共同
批評某個朋友、某件事時,
其實也是在確認彼此的價值觀。
說到朋友,倒是有個研究發現,
夫妻倆共同認識的好朋友愈多,
婚姻關係愈穩定。我覺得這很有道理,
我從二十多歲開始舉辦民生健士會讀書會,
三十多歲成立荒野保護協會,
五十多歲成立夏瓣生俱樂部,
其中比較熟的、
認識二、三十年以上的朋友,
大概有五、六十對,
大家都是從未婚,再看著彼此結婚生子。
這五、六十對都是夫妻一起參加活動,
大家都是一起成長的朋友,
最後好像約好似的,
這五、六十對裡沒有一對離婚,
遠遠落在統計的正常範圍之外。
曾有專家建議,
遇到感情問題時,
最好帶著伴侶
多和其他人相處,
因為處於眾人之中,
我們必須注意禮貌與口氣,
怨偶間的慣性負面互動
模式或情緒會被壓下來,
同時在這樣的情境裡,
就像你當初從人群中辨識出對方一樣,
或許會讓你回想起對方吸引你的特質。
總之,伴侶應該重新約會,
離開舒適圈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並和一大群老朋友共同成長,
這是我邀約老朋友「蝸行臺灣」的原因,
也是我和太太兩人今年開始
進行「大叔大嬸逛大街」的計畫緣起。
夫妻關係裡的承諾與陪伴固然重要,
但若少了浪漫的愛情,
其實是很可惜的,
甚至可能很難維持長久的婚姻關係。
中壯年以後,創造浪漫、找回熱情,
當然得列入待辦清單裡面囉。
本文摘自《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作者: 李偉文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