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你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擔「失敗」的苦!心理諮商師傳授 2 種方式,教孩子面對挫折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 2020-05-14 17:18
  • 更新:2020-07-03 16:21

你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擔「失敗」的苦!心理諮商師傳授 2 種方式,教孩子面對挫折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孩子因過往的負面經驗,

而逃避、抗拒嘗試新事物時,

父母若永遠跟他說「沒關係」,

孩子將會躲在自己的舒適圈,

喪失一次次學習、成長的機會。

請記得,父母的角色在孩子生命歷程中相當重要,

父母透過有條理的方式引導孩子克服困境,

遠比為孩子撐起一時的保護傘,來得有效!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作者:陳志恆

 

孩子因過去負面經驗

抗拒嘗試新學習

文文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

去年暑假,母親幫他報名參加游泳班。

第一次上課之後,文文回家向母親抱怨:

「媽咪,游泳班的教練好凶,

有話不好好講,都要用罵的,

妳可不可以請他溫柔一點?」

母親安慰他,要他明天再去試試看。

第二天,文文從游泳班回來後,放聲大哭:

「媽咪,我不要去學游泳了啦!

游泳教練好凶、好凶,我不喜歡!」

母親隔天與文文一同去游泳班,

並在旁邊觀看。

果然,教練的嗓門很大,動不動就罵人,

孩子們個個都繃緊神經。

下課後,文文的母親前去找教練溝通,

請他能否對小朋友說話溫和些,

教練表示會調整。

文文雖然吵著不要再去學游泳,

但在母親的勸說之下,

仍硬著頭皮把五堂課上完,同時也學會了換氣。

 

但是,在那次之後,

每當母親要幫文文安排任何才藝活動,

文文都一口拒絕。

文文認定母親幫他報名的任何課程,

一定都不好玩。

母親傷透腦筋,

希望文文多去接觸不同的才藝活動以自我探索、培養興趣,

但文文卻不願意踏出家門參加任何課程或活動,

該怎麼辦才好?

 

 

避不掉的人生苦痛,只能勇敢面對

這是一位苦惱的母親私下與我討論的問題。

很顯然,孩子在暑假的游泳課中,

經歷了不舒服的體驗,

同時將種種負面情緒與母親連結在一起,

認為自己參加游泳課會那麼痛苦,都是母親害的,

於是拒絕母親後續的其他安排。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

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敗、驚恐或不愉快的經驗,

若無法有效轉化,常會在未來遇到類似情境時,

採取逃避的方式去因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儘管大人可以幫助孩子盡量將成長過程中,

大大小小可能造成負面經驗的元素移開,

但人生的挑戰一重又一重,

即使現在沒有遭遇到,未來還是可能會出現。

與其讓孩子在溫室中長大,

不如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經歷一些痛苦,

並學習在痛苦中成長。

 

當孩子經歷了一次負面經驗,

例如:考試挫敗、輸掉比賽、

被背叛、受到不公平對待……等,

父母師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轉化經驗,

一方面讓痛苦的情緒能夠獲得安慰,

另一方面從事件中學習、成長並提升?

我的經驗是,

從「同理心」與「正向聚焦」兩個層面出發,

進行回應與探問。

 

 

運用同理心引導孩子

關注自身的情緒狀態

在上述例子中,我會建議母親,

可以找個時間與孩子認真地討論之前游泳課的負面經驗。

首先,聚焦於孩子的內在感受,

包括對游泳教練、學習游泳本身,

以及對母親的感受。可能的對話如下:

母親:「媽咪要你去學游泳,文文很氣媽咪嗎?」

文文:「都是媽咪不好,

害我學得很痛苦,我以後都不去學任何東西了!」

母親:「難怪文文生媽咪的氣呀!」

 

母親:「我一直聽你抱怨教練很凶。

當教練很凶時,你覺得很害怕吧?

除了害怕之外,還有其他感覺嗎?」

文文:「我一直很緊張,很怕犯錯呀!

要是做錯動作,就會被他吼,好可怕!」

母親:「感覺很緊張、很害怕呀!

那麼,當教練很凶時,你都怎麼辦呢?」

文文:「我就很努力練習,把動作做對呀!」

母親:「可是文文很害怕,不是嗎?」

文文:「對呀!其他小朋友也很害怕。」

母親:「文文有發現其他小朋友也害怕呀!

文文很細心呢!」

 

擁抱刺蝟孩子

 

通過正向聚焦幫助孩子

見證自己的努力

同理心可以透過核對式的提問,

或者直接說出孩子的情緒感受等方式表達。

在這個過程中,

母親完全專注於孩子的內在感受,

不帶有任何說理或建議。

讓孩子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後,

再進行正向聚焦的回應。可能的對話如下:

母親:「文文,我很好奇,

你覺得教練好凶、好可怕,

但你仍然把五次課程學完了,

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文文:「是妳一直叫我去的,

說什麼錢都已經繳了啊!」

 

母親:「你很聽話,媽咪很感動。

雖然是我要你去的,但也要你願意去啊!

我看到你堅持地把課上完了,

真是不簡單。」

文文:「還好只有五次課,不然我一定會瘋掉。」

母親:「我看文文在那次游泳課中

學會了換氣,是嗎?」

文文:「對,還可以用蛙式游一小段。」

母親:「我很好奇,

文文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

學會換氣和蛙式的?雖然只是一小段。」

文文:「就一直認真練習啊!」

母親:「我更好奇的是,

文文是如何在教練這麼凶,

心裡這麼害怕的情況下,

還能把這些很難的動作學好?」

文文:「嗯……我就不理教練罵什麼,

拚命練習就是了!」

母親:「哇!我也很想知道,

文文究竟是用了什麼方法,

可以『不理』教練很凶的責罵,

專心練習的?可以告訴我你的訣竅嗎?」

文文:「哈!我把他轉成靜音了……」

母親:「轉成靜音?」

文文:「對呀!就是用遙控器

把教練的聲音轉成靜音模式啊!」

母親:「哇!哈……好厲害的方法耶!

媽咪很佩服文文喔!

即使教練這麼凶,

還願意堅持把課上完,真的很勇敢。

而且,文文還可以想辦法專心學習,

還學會了換氣和游一段蛙式,

真的很有一套呢!

文文還有看到哪些自己很不簡單的地方嗎?」

 

透過正向聚焦在孩子做得很好的經驗上,

特別是面對困境時的態度,

讓他透過回憶與表達,見證自己的努力與成果,

讓孩子知道自己確實有辦法面對

這種令人不舒服的壓力情境。

同時,進一步地從自己付出的努力中,

學習因應之道,讓成功經驗得以被複製。

 

 

任何打不倒我的,

都使我更強壯

年幼的孩子面對強大的負面情緒經驗,

有時候尚未擁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去因應,

這些負面經驗與記憶便可能轉換成類似創傷的形式,

在未來類似的情境中,

再度出現各種樣態的壓力反應。

但若在大人的協助下,

負面情緒可以被承接住,內在感受被充分理解,

同時將這些負面經驗轉化為成長與學習,

就能藉此強化個人的內在力量,

未來面對類似情境時,

孩子將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因應。

然而,如果孩子遭遇挫敗或負面情緒經驗時,

大人只是不斷地責怪他們軟弱,

要求他們振作、勇敢,

或者說大道理,或者過度保護,

不讓孩子再有機會接觸類似挑戰,

這些都無助於孩子的成長。

 

哲學家尼采曾說:

「任何打不倒我的,都使我更強壯!」

人若能在苦痛中學習,便能更加強壯,

生出足以因應下一個人生挑戰的力量。

父母能做的,就是透過轉化經驗,

幫助孩子擁有更強大的內在力量。

 

 

本文摘自《擁抱刺蝟孩子》
作者:陳志恆、出版社:圓神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Ann)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非當事人)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