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多數父母,都希望能替孩子遮風擋雨,
想要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孩子,
讓他們未來可以少點苦,
因此有時候,
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然而,當父母限制過頭,
這份好的立意 卻可能變形成一份「窒息的愛」
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最近中國山東發生一起不幸的人倫悲劇!
(CM編按:案件發生於2020年 5月底)
一名 45歲的單親媽媽張楊
是一位事業成功的律師,
還獨自扶養 15歲的女兒,
在鄰居眼中母女倆感情很好,
然而 5月 23日媽媽不幸在家中身亡,
調查後發現竟是女兒下的手,
原因曝光後也讓人不勝唏噓!
5月 22日,媽媽去學校接女兒放學一起吃晚餐,
吃飽後女兒主動說要給媽媽按摩,
之後卻趁其不備,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繩子
勒住趴在沙發上的媽媽直到斷氣,
犯案後女孩將自己鎖在家中、關掉了媽媽的手機,
還把屍體塞進行李箱內,
直到兩天後媽媽的同事聯繫不到、找上門來,
事情才爆發出來。
被母親控制及強迫的人生
青島警方表示,
該女孩認為母親對她的管教過於嚴厲,
使得她壓力很大,
並自述自己早就有想行兇的念頭了。
而在女孩被警方帶走時,鄰居拍攝了影片,
女孩沒有哭鬧、也沒有表現出一絲慌亂,
一直顯得很冷靜,
不曉得「謀害媽媽」的這個念頭
在她心裡盤旋了多久。
事情發生後,鄰居都很驚訝,
因為在他們眼中被害者對女兒都是寵愛,
女兒要吃什麼她都會去買,
還曾經寫詩送給女兒。
不過根據陸媒對張楊七年好友的採訪中
可透露出一些端倪,
究竟是什麼導致女孩萌生了對媽媽的恨意?
「張楊很強勢,對女兒非常嚴格,
希望她的人生按照自己所想的發展。
要求女兒成績前幾名,
並要考上清華、北大、復旦這樣的學校;
命令女兒必須無條件聽媽媽的話,不得反駁;
此外,離婚後也不准女兒見爸爸,
還調查女兒的朋友讓她被孤立。」
女孩曾對媽媽說:
「妳雖然給了我很多,
但從不考慮我的精神感受,
不在乎我是怎麼想的,
讓我感到很不快樂。」
不過張楊顯然沒有聽進去,
仍然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覺得她的女兒就必須要聽她的。
年僅 15歲的女孩
被媽媽的控制欲逼得喘不過氣,
被迫依照媽媽的意願過活,
她反抗過卻被無視,
女孩的痛苦顯而易見,
同時也能理解
媽媽獨自扶養女兒的辛苦以及望女成鳳的初衷,
只是教育方式出了錯,
種下了親子關係崩裂的種子,
最後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令人不禁感慨!
過度教養
只會帶來傷害及緊繃的關係
《時代雜誌》發表過一篇
關於過度教養(Overparenting)的文章,
「我們太在意孩子們能否成功了,
因此把撫養孩子也當成了某種形式的產品開發。
這就是 21 世紀最典型的為人父母方式。」
描述了父母對孩子當下和未來的個人成就
有著嚴格的要求,而過度捲入孩子生活的現象。
「過度教養」這個詞一開始會出現,
源自於將軍麥克阿瑟的故事,
據說他進西點軍校時,
他的媽媽也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
每天用望遠鏡監控兒子有沒有好好學習;
而這樣的狀況在現代社會中也有出現,
許多父母會偷偷在孩子的房間內裝監視器,
「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
衡量家庭教養的 2個指標
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
曾提出了衡量家庭教養方式的 2個指標,
一個是「回應」,
看父母有沒有做到對孩子的需求回應,
而不是漠視或放縱;
另一個是「要求」,
就是培養出擁有責任心和獨立人格的孩子,
如此孩子才會有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較高的安全感。
要教出這樣的孩子很難,
現代社會中也有很多父母做不到這 2項指標,
不是太輕易地滿足小孩的需求造成過度溺愛的現象,
就是從各方面控制孩子的行為、隱私。
過度關心不但對孩子造成傷害,
也會讓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與不信任,
最後有可能會發生如張楊母女般的人倫悲劇。
用經驗引導孩子,
而不是強加想法 綁住孩子
爸媽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去為孩子引導人生的道路,
卻不應限制他們只能按照自己鋪的路走。
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
最後只會導致親子間的對立而兩敗俱傷,
所以父母該做的是
讓孩子學習自己摸索世界,
並在他們跌跌撞撞時給予幫助與支持,
讓孩子們有自己的空間選擇自己的人生。
本文由 媽媽經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超連結)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Ann)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