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心理學家:當孩子只想要「獎勵」,會抹煞學習動機!還會「要挾」父母…正確獎勵小孩的2秘訣!

媽媽經

媽媽經

  • 2021-05-24 11:45
  • 更新:2021-05-24 11:47

小孩不聽話

 

【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如果乖乖聽話,我就買玩具給你。」、「你如果乖乖把飯吃完,等等就買巧克力給你吃。」你是否也常常說類似的話,用獎勵來交換小孩聽你化的手段?但你知道嗎?當孩子只想要外在「獎勵」,會抹煞他們的學習動機…

 

文 / 媽媽經編輯部

 

你家的孩子也是「吃飯困難戶」嗎?你都怎麼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吃東西呢?其中一種很常見的做法是跟孩子說:「你乖乖把飯吃完,等等就能吃冰淇淋(或其他小孩愛吃的零食)」通常這招都會成功奏效,讓孩子終於願意吃飯,但是這樣用物質獎勵當作交換條件,來換取孩子聽從父母指令的作法,真的是正確的嗎?

 

物質獎勵讓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物質獎勵對父母來說是一個快速有效的手段,可以讓不聽話的孩子迅速折服,節省了和孩子「勾勾纏」的時間。可是這種「走捷徑」的方式,長期下來卻會讓孩子逐漸忘記自已的責任。

就像上述例子中不肯吃飯的孩子,若父母用物質獎勵跟孩子達成協議,孩子就會不知道吃飯這件事是他「本來」就應該要做的,是他應該完成的責任,後續會發展成若父母沒有持續給予獎勵,孩子就覺得「又沒獎勵我為什麼要做」,獎勵在孩子心中逐漸變成一種「基本條件」。我們給孩子獎勵,應該是當他表現好時,用獎勵讓他知道這是一種好的行為,鼓勵他繼續去做,而不是用於他本來就該做好的事情上。

 

物質獎勵讓孩子缺乏內在動力

心理學上有個很有名的現象稱為「德西效應」,指「適當的」獎勵可以讓人有動力,但「過多的」獎勵卻反而會降低對任務的興趣和動機。心理學家德西在 1971 年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大學生做被試者,在實驗室裡解有趣的智力難題。

 

物質獎勵的相關實驗

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者都無獎勵;第二階段,將被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者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 1 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被試者跟第一階段相同,無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並把他們是否繼續去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

實驗組(有獎勵的組)的被試者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卻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而控制組(無獎勵組)的被試者反而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德西在此實驗結果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已有內在報酬(愉快的任務)時,若給予外在報酬(物質獎勵),不但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減低工作動機。這個現象就是「德西效應」。

 

當獎勵成為孩子唯一追求的事物時,會抹煞學習動機

再回到孩子上來,當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其實就可以獲得內在報酬(學習的成就感、得到新知的喜悅等),如果這時父母用物質獎勵去鼓勵孩子學習,孩子學習的動機反而會下降。因為孩子不再是為了學習本身帶來的喜悅而學習,而是為了獎勵學習,當外在獎勵取代內在報酬,成為孩子唯一追求的事物時,反而抹煞了其學習動機。

 

物質獎勵讓孩子變得愛談條件

如果在孩子不願意做事時,父母唯一的解決辦法只有給獎勵的話,長久下來,孩子就會變得勢利,學會如何「要挾」父母。比如孩子不願去上學,父母應該要想辦法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或是找出讓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讓孩子最終願意上學。但如果每次孩子鬧脾氣時,父母都用給予零食、玩具的方式轉移注意力,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是爸媽希望我去,那爸媽應該要給我獎勵。

之後無論父母要求孩子做什麼事,即使只是很簡單的要求,像是幫忙拿杯碗等,孩子都會預期父母該給獎勵,還會說「我幫你拿了有什麼獎勵呢?」。別覺得孩子還小不可能這麼勢利,他們的確可能不知道這種行為叫做「要挾」,但卻會知道這行為對父母非常有用。

 

如何正確地獎勵孩子?

獎勵有那麼多副作用,那我們都不能獎勵孩子了嗎?不是的,只是我們要懂得正確地獎勵。

一、拒絕孩子討價還價

當孩子不想做某件事,就會提出條件,想讓這件事變得不那麼討厭,有去做的價值。但是無論孩子在怎麼無理取鬧,或是父母多麼心累,都要堅守底線,不可以答應孩子的交換條件,因為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還會越來越得寸進尺。

孩子或許會鬧脾氣,可是只要父母耐心地跟他們講道哩,他們漸漸還是會懂的。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我們拒絕了他的要求,我們依然愛他。

 

二、真正的獎勵不用花錢

父母可以減少使用「物質獎勵」,改用「精神獎勵」。因為像玩具、零食這類的物質獎勵,孩子容易厭倦,所以才會容易索求無度。

而像稱讚、鼓勵之類的精神獎勵,反而會讓孩子很滿足、有成就感,還能夠在任務中找到樂趣,因為父母的稱讚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被看見了,自己的價值被人認可。因此,想要獎勵孩子其實不用花錢,用真心真意稱讚孩子吧!

 

 

推薦閱讀:

 

本文由 媽媽經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Ting )

媽媽經

媽媽經

提供給媽媽們食衣住行育樂與生活大小識 http://mamaclub.com/

提供給媽媽們食衣住行育樂與生活大小識 http://mama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