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最近,很常看到這篇文章〈零體罰害死台灣人!〉
標題很聳動,也能直接看出:
內容支持「台灣需要體罰」。
該文章作者應該是老師,
也指出了很多 教育現場的難處與困境。
由於,我曾經在國中代過課,
教過不能打罵的學生,
所以,更深刻體會到:
台灣教育,其實沒那麼簡單。
記得那個年代,打小孩、打學生,
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是所謂「嚴師出高徒」,
甚至有這樣的聽聞:會打小孩的才是名師!
打得越凶,班上秩序越好、升學率越高。
體罰盛行的過去,問題並沒有比較少!
成長於那個 打罵、藤條的年代,
也經歷過,所謂的一分打一下,
有髮禁、襪子鞋子都必須穿白色的...
老師說一就是一,沒有理由、不要頂嘴。
如果你也是生長在 上面所講的年代,
請你試想,當時在體罰的環境下,
霸凌、性侵、吸毒...真的有比較少嗎?
還是,只是我們看不見?沒被爆出來而已?
單純體罰,讓學生畏懼! 真的只要 會怕就好?
再回到那個 人人都被打的
體罰盛行年代,
當時身為學生的我們,
可能根本没想過:
老師為什麼要打我?犯了什麼錯?
怎麼反省?怎麼改正?
這一連串的不懂思考,
讓學生只是畏懼體罰,不敢再犯,
而不是 了解是非對錯。
體罰,應該成為「教導」的一種手段。
看到這裡,也許你覺得我反對體罰!
對我而言,曾經身為學生、老師的身分,
體罰,比較像是教導的一種手段。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教導,就是在下這句話的註腳,
體罰是教導,給獎勵也是教導,
這 2者的原意,都是愛的一種,
只是不該無限上綱,讓體罰成為夢魘。
曾經在國中教書的經驗,
我知道,不能打、不能罵、不能管教,
只會放任孩子走向「我行我素」,
手段一:將處罰權還給老師!
孩子沒那麼脆弱、老師也沒那麼堅強
現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可能得擔心
自己的一句話、一個手段,是不是威脅孩子了?
是不是體罰孩子了?
這時,老師潛在的壓力是無法想像的。
此外,目前台灣社會對於體罰這件事情,
有太多觀注、規則、和道德標準,
反而讓教育第一線的老師,變得綁手綁腳的,
試想,老師無能為力或是不管,
最終傷害的,還是家長與學生。
手段二:家長與政府全力支持
教孩子,真的不全是老師的責任!
所謂的「零體罰」,並不是真的不打學生,
而應該使用其他的「處罰權」,
但無論怎麼樣的處法,都有賴家長和教育政策的配合。
而目前,政府的配套、法律根本不完全,
又加上 家長花太少時間陪伴小孩,
甚至只會把 教育責任推給補習班跟學校,
才會導致問題不斷衍生。
體罰這件事,還會吵很久很久。
但是,回歸到教育本質,
教導孩子的手段很多種,每個小孩個性不同,
真的不是一種手段能適用百百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到【黑白魯的觀點筆記】按讚,
為您提供更多「豐富的文章」喔!
↓↓↓ 一起按個讚吧 ↓↓↓
(本文經過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