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台灣「醜」在哪? 日式、西式、歐式建築 樣樣有,我們的「特色」是什麼...

《換日線》

《換日線》

  • 2016-08-03 11:22
  • 更新:2018-07-17 09:18

台灣「醜」在哪? 日式、西式、歐式建築 樣樣有,我們的「特色」是什麼...

(圖/shutterstock)

 

作者:Ivana Cheng

 

最近網路上瘋談亂市容、醜招牌,

真是要痛哭流涕感恩台灣年輕人對生活有感,

甚至是覺醒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還記得多年前,在我還沒踏出亞洲,

口口聲聲大喊:「我愛台灣,深耕寶島,」

這種口號時,

教授一句:「新莊超級醜,板橋有夠臭,」

讓我嗤之以鼻,大為震怒。

當時我心想:「那你可以不要待在這啊!

這就是我們的美!」

於是背骨挺直,轉頭面向窗外抗議,

這時映入眼簾的是鐵皮屋加蓋的隔壁大樓,

我還咕噥著:「哪有這麼醜…」

 

從這裡,你就可以看見,

當年的我是對生活美學無感的最佳代表,

瞎挺本國的優良範例。

 

將我困住的美術學習經驗

記得小時候,我學美術學得十分挫折。

老師總是告訴我們:

「小朋友,雲要畫白色,太陽要黃色,

天空呢,那當然是藍色的囉!」

但作品交出時,我就把雲畫橘色,

太陽畫灰色,天空用黃、紅、白去堆疊色彩。

 

「妳為什麼畫成這樣子,

老師剛剛不是有跟你說明了嗎?」

 

「我知道它們本來都是些什麼顏色!

可是老師,我的雲是跟天空融合在一起,

所以不能只有白色,太陽要下山了,

所以畫成灰色,後面隱約還有月亮。」

我說明道。

 

老師疑惑了一陣後,還是說:

「可是如果我只讓妳一個人這樣畫,

其他同學會很困擾,

不知道老師教的對不對。」

 

但堅持己見的我,

還是持續成為老師頭痛的對象。

這樣的狀況持續到我換了一個美術老師,

喜歡色彩的我,才能在畫紙上隨心揮灑。

 

或許現在的家長很積極地為培養孩子的「美感」,

從小便把他們送去美術班、畫室,

為要讓他們符合現今國、

高中美術資優班的美感標準。

 

但美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是怎樣被激發?

是關在一間密閉空間,

老師將一個半小時的「主題課程」

分享給孩子們後,

再由他們評斷孩子程度在哪嗎?

 

美到底能不能被打分數?

藝術總被認同是陶冶性情、放鬆心情的媒介,

但在我兒時的記憶裡,

美術、畫畫從來不是一種快樂的學習,

反而是加諸在身上的無形壓力。

當時的我,喜歡跟媽媽去逛街,

摸摸衣服的布料,

跟媽媽分享衣服上圖騰的設計,

從中瞭解色彩怎麼運用,

進而創作在我的畫紙上,

這樣的方式,卻成了我跟老師之間的矛盾。

 

 

義大利人的美感怎麼形成的?

那台灣呢?

在義大利生活期間,

我看見了每個城市隨著不同時期變遷、

藝術家的不同風格,

而有了不同的樣貌。

義大利南部的阿貝羅貝羅(Alberobello)、

中部的佩魯賈(Perugia)、

北部的波隆那(Bologna)

都是就地取材,

用城市地形所需、地方居民依著生活經驗

所創作出來的城市樣貌,

讓整個市容充滿各種不同特色的最佳代表。

當然,每個城市、就連小鎮的建築物

都有不同故事可以討論、挖掘。

對他們來說,

隔壁那條街、對面那小巷

就是可以就地而坐,

去臨摹的最佳教材。

 

從小沒有補美術班的孩子們,

到了高中、大學若喜歡美術,

再去根據從小接觸的歷史,

文化來發揮各人的專才,

自然創造出各有特色的作品,

不怕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等時代過去,

因為總有人青出於藍,卻新舊交融,

有自己的味道,還有古人的縮影。

而隨著新的世代來臨,

帶給他們國家的,

會是更多風味、用歷史疊出的故事建築。

 

踏進義大利,我才瞭解當年教授的話,

其實是鼓勵我們踏出去後,

想辦法回來改變我們自己的城市。

不是去複製別人,而是看看別人到底怎麼做?

就像去到國外,

旅人們一定從每個有故事的城市、

建築物開始研究起,外國人亦是如此。

 

回到台灣,

我才明白台灣「醜」在哪:

那就是沒有「自己的特色」。

除了為講求速度而建成的鐵皮屋,

還有從國外搬回來的仿歐建築,

日籍、韓籍、義籍、美籍建築師

幫我們設計的代表作,

再融合等待都更的舊房屋所打造的世界級市容,

只能說我們「國際化」的真徹底。

 

帶著外國友人遊台北時,

除了龍山寺、行天宮、中正紀念堂、

國父紀念館等有像徵性的建築,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明雜亂無章的建築,

到底有著什麼原因?

在突然高聳的歐式建築旁,

看著身邊的他露出疑惑表情,

想詢問我這棟建築物的歷史時,

我也只能低著頭試圖化解尷尬。

我生長的高雄,

即使現在就坐在陽台旁寫作,

看著隔壁又在動土,

曾經與我們並肩的大樓被打掉,

新的一棟建築即將完工,我嘆口氣,

知道那不是因為有個新故事在這城市發生,

而是一個集團,

拍手迎接著另一個商業機會來臨。

 

只要站起來,我們一定會進步

但真的不要再抱怨,

重點是檢討後改變,

而我們也已經在做。

看看這幾年台南熱就知道,

除了小吃好吃,當講起赤崁樓、安平古堡

還是為我們所津津樂道,

也是外國朋友如今來台必去之處。

 

隨著老一輩的提點、年輕人的覺醒,

越來越多人踏出去後,

便瞭解了台灣這國土的重要、

歷史風情的迷人。

這樣的現象,讓一切不再只是無感,

想法也不再只有「不可能」,

我相信醜招牌、亂市容的時代會過去,

新的一代會用新點子把舊故事帶回來。

 

雖然時間不會太快,

現在看來都只是在紙上談兵,

但過程即使就像百年樹人一樣久,

就算需千年建城,

只要這些有理念、想法,

願意說故事的人站出來,

慢慢地做些什麼,

這國家還是會有改變的一天。

 

 

熱門文章:

 

本文獲 換日線 授權轉載刊登,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 Susan )

 

《換日線》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 超過 40 個城市的 9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 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 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 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換日線 Crossing 臉書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fr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