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彭杏珠
兩年前,台灣的垃圾不夠燒,
如今,垃圾卻已是堆滿地,
一座座的垃圾山在部分縣市紛紛冒出,
讓原本美麗的家園又臭又髒。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35萬噸的垃圾,
運送數百公里才能焚化
隨著一般事業廢棄物大量湧入焚化廠,
代燒家戶垃圾的費用也水漲船高,
包括新竹縣、南投縣、雲林縣、花蓮縣、
台東縣(含綠島、蘭嶼),以及澎湖縣、
金門縣與連江縣(馬祖)三個離島縣市,
不僅要付出高昂代價,轉運也愈來愈困難。
根據統計, 2015年八縣市
共有近 35萬噸的家戶垃圾四處流浪,
每天長征數百公里,甚至還要飄洋過海、
跋山涉水才能找到「歸宿」。
台灣垃圾大戰再起,已到了必須徹底面對的關鍵時刻。
《遠見》走訪各縣市垃圾重災區,
為你抽絲剝繭、揪出元凶、尋找解決之道。
你可能不知道,從住家丟出來的垃圾,
竟然要飄洋過海、跋山涉水,
甚至經過數百公里運行長征,才能送到外縣市焚化廠處理?
全台每年製造 35萬噸垃圾
重量幾乎等於 10萬隻大象!
根據《遠見》獨家整理,
台灣每年有近35萬噸的家戶垃圾得到處流浪,
跨縣市或跨海過著「游牧」生活。
35萬噸相當 10萬隻非洲大象的重量,
就這樣經過大街小巷,四處尋找「歸宿」,
只要有人願意收留它,就往哪裡去。
每天的傍晚時分,
這些縣市的清潔隊例行會到各鄉鎮收垃圾。
代燒運作順暢時,
一車車裝著 20噸垃圾的卡車就會展開「垃圾轉運」之旅。
就在 2016年 12月初的某個上午,
來自花蓮縣的垃圾轉運車,
蜿蜒經過風景秀麗的西海岸、崎嶇險峻的蘇花公路,
趕著要在晌午前,將垃圾送進焚化廠貯坑。
垃圾只能轉運!
處理費每噸 就要 3100元
這一趟轉運下來,
平均每噸垃圾處理、運費高達台幣 3100多元。
「我們實在是逼不得已,」一位清潔隊員說,
縣內並沒有焚化廠,只能拜託別人處理,
又怕當地民眾反彈,每天都很戒慎恐懼,悄悄運送。
不要懷疑,這些場景正真實在全國八個城市上演。
包括新竹縣、南投縣、雲林縣、
花蓮縣、台東縣(含綠島、蘭嶼),
以及澎湖、金門與連江(馬祖)三個離島縣市。
焚化爐從 36座變 24座...
垃圾從「不夠燒」到「堆滿地」
為何只有他們的家戶垃圾需要跨縣市尋找去處?
這跟過去 20年來的焚化爐政策反覆有關。
回顧 1996年,
政府為了取代露天堆放垃圾的掩埋場,
推出「一縣市一垃圾焚化爐」,
除不符合經濟效益的離島三縣之外,
本島共規畫興建 36座焚化爐。
後來,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的效益浮現,
在家戶垃圾遞減、焚化處理量充沛的前提下,
2004年出現檢討聲音,
最後決定暫緩南投、花蓮及新竹縣的新建計畫,
全國共完成啟用 24座焚化廠。
當時,雲林林內與台東焚化廠正在興建中,
中央決定南投的垃圾交給林內焚化廠處理,
花蓮則委由台東代燒,新竹縣則就近請新竹市、苗栗處理。
環保署同時允諾給離島三縣
及配合停建的三縣市垃圾轉運費,
補助期為 20年。
當時,
根本料想不到台東跟林內焚化廠蓋好後竟無法啟用。
林內更因縣民長期抗爭,至今仍陷入仲裁爭議中。
由於兩縣市並非配合政策才不啟動焚化廠,
依法無法補助轉運費。
全台垃圾處理費
每年合計 就要 7億!
近十年來,隨著一般事業廢棄物大量湧入焚化廠,
代燒家戶垃圾的費用也水漲船高。
八縣市不僅要付出高昂代價,轉運也愈來愈困難。
例如 2015年,
八縣市共轉運近 35萬噸的家戶垃圾到其他縣市,
含轉運跟焚化費高達 6億 9146萬餘元。
尤其這兩年,垃圾危機逐漸嚴峻,
已有縣市的垃圾轉運不出去,
只好愈堆愈高,形成一座座垃圾山。
預估 2016年因垃圾緊急北調的關係,轉運費將繼續攀高。
雲林送垃圾到台北
全年花費 6000多萬元
如果以平均每噸垃圾的處理費用來看。
近五年,本島五個縣市均上漲一至兩倍,
「對地方財政造成很大負擔,」
台東縣環保局長謝清泉大感吃不消,
即便可以在鄰近縣市處理的新竹縣,
每噸垃圾處理單價也從 2011年的 835元
漲到 2016年的 1849元,成長 1.21倍。
以月前代燒垃圾引發風暴的台北市為例,
2016年勉為其難幫雲林代燒 2萬 2851噸垃圾,
雲林縣就要付出 6384萬元的代價,
去回一趟超過 450公里的路程,
光北送垃圾的運費就花上 1627萬元。
南投光是為了轉運垃圾
就支付 5000多萬元...
目前多數垃圾轉運費均以去回一趟計算(回頭為空車),
每台車載重約 20至 22噸的垃圾,
以每噸垃圾每公里計價,並視道路崎嶇的狀況而定,
行情在 3.1至 4.4元間,其中又以行經蘇花公路的最貴,為 4.4元。
再以南投運送到台北市,每公里以 3.2元計算,
載一趟18噸的垃圾,去回約 2萬 7000元。
如果轉運到宜蘭更貴,去回一趟約 700公里,轉運費為 4萬元。
2016年 1至 11月底,
南投光為了轉運垃圾,已支付 5193萬餘元。
垃圾過多,連市公所都「吃不消」
處理家戶垃圾讓這些縣市負擔沉重,
連分攤垃圾轉運費的鄉鎮市公所,也大歎經費不足。
以台東縣台東市為例,
市長張國洲說起垃圾就搖頭,
市公所每年預算 4億多元,
處理垃圾就花掉 1億多元。
雲林縣府所在地的斗六市,
跟環保相關業務大約占公所總預算 1/5。
斗六市清潔隊隊長楊騏駿指出,
2015年斗六的垃圾轉運費(不含焚化處理)1100萬元,
市公所要負擔 500萬元。
離島每年運送垃圾到台灣
處理費高達 1.32億...
離島的垃圾處理費更驚人。
2015年,澎湖、金門、連江縣
共轉運 3萬 2552噸的垃圾到台灣,
依就近處理原則,金、澎委由高雄市代燒,
連江則交給基隆市處理。
包括處理費及轉運成本,
2015年,三個離島
處理垃圾的費用高達 1.32億元。
以馬祖為例,四鄉五島都有各自的垃圾暫置場,
當累積到 10幾至 20公噸後,
船公司會將一袋袋的太空包垃圾載往台灣。
這些垃圾隨著風浪擺動,搖搖晃晃八小時後,
才抵達基隆港或台北港。
清除業者再用堆高機或夾子,將太空包轉至大貨車,
再開 5.5公里的路程後,兩小時後抵達基隆焚化廠。
2016年連江每噸成本為 5819元,金門則在 5000元之譜,
澎湖雖然距離高雄較近,每噸也要 3634元。
蘭嶼、綠島垃圾處理費 最貴!
全國垃圾處理費最貴的,則是有「太平洋遺世珍珠」之稱的蘭嶼。
由於海象與天候不穩定、船班有限,
垃圾必須先送至台東,再轉運出去,
每噸垃圾的處理成本從 2012年的 6333元
漲至 2016年的 1萬多元。
處理費第二高的是綠島,
近五年從 5202元增至 9261餘元。
既然台灣每年都有八個縣市、
約 35萬噸的垃圾必須到處流浪,
跨縣市尋找焚化廠代燒,且處理費用與日俱增。
此時,該是中央與地方
要徹底面對、解決的時刻了。
》》更多內容請參考最新一期雜誌
還看不夠>>更多遠見雜誌本期內容在此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CMoney編輯:Vic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