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台灣新南向首選》帶你透視 3兆爆發商機, 未來 20年 錢潮都在「泰國」!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2017-04-07 18:06
  • 更新:2018-07-17 09:18

台灣新南向首選》帶你透視 3兆爆發商機, 未來 20年 錢潮都在「泰國」!

(圖/shutterstock)

文╱邱莉燕

 

近來,台灣政府力推新南向,

正好碰上泰國推動大規模改革計畫,

企圖蛻變為「泰國 4.0」,

轉型高附加價值和創新驅動經濟。

這場橫跨未來 20年的升級藍圖,

規劃六大重點發展區域,

鎖定自動化機器人、

航空及生技等十大熱門產業,

預計投入約三兆台幣興建基礎建設,

發展東部經濟走廊,

並祭出優惠措施,積極向外資招手。

 

繼續讀下去...

 

 

深入泰國,

獨家直擊總理第一手談話,

走訪多家搭上「泰國 4.0」順風車的企業,

全方位盤點這波爆發商機,搶先掌握投資關鍵。

碧波微漾,巨大的龍門吊

正在忙著抓取集裝箱,裝卸貨物,

遠處矗立著一支支風力發電機組。

這裡是泰國第一大深水港蘭查邦港,

由鐵路、高速公路、水路

交織而成的交通網絡,

聯接了泰國境內的各個區域與四周鄰國。

 

30年前,蘭查邦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

連地圖上也很難找到的沿海小漁村,

如今已發展為泰國最重要的國際貨櫃樞紐港,

碼頭以現代一體化高規格操作。

近來,台灣政府力推新南向,

剛好碰上泰國推動近代史上罕見的

大規模經濟改革計畫「泰國 4.0」

(Thailand 4.0)。

蘭查邦正好是「泰國 4.0」的重鎮之一,

是東部經濟走廊內的一個擴建項目。

而東部經濟走廊的建設目標

是成為泰國最好最新的

高科技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

 

泰國 蘭查邦港 的商業發展

早已讓中國企業 聞風而來

蘭查邦港很快會迎來進一步的擴建,

成為東南亞地區的國際貨運新樞紐。

已有中國大陸企業聞風而來,

對「泰國 4.0」的港口擴建感興趣,

計畫參與這個總投資額 680億泰銖

(約台幣 598億元)的建設案。

泰國自去年 10月泰王蒲美蓬去逝後,

儘管舉國沉浸在緬懷氣氛下,

但「泰國 4.0」依舊沒有停下建設的腳步,

已是政商界眼下最夯的話題。

「泰國 4.0」2016年中首度問世,

進入2017年後,2月15日再由總理

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帶領一級內閣官員,

在泰國投資委員促進會(BOI)

主辦的「機遇泰國」國際研討會中,

正式對各國投資者公布計畫內容。

 

 

20年拚十大產業升級

創新驅動與高附加價值

這將是一項自 2017年起到 2036年、

橫跨未來 20年的國家施政綱領,

以每五年為一期發展階段,

而且無論哪個政黨執政,都必須延續。

「泰國 4.0要用新的經濟模式

推動十大目標產業,

做為推動經濟成長的新引擎,」帕拉育說。

預計將被投資熱錢追逐的未來十大熱門產業,

分為兩大類。

一是透過先進科技為現有產業增值,

包括新世代汽車、智能電子、

高端旅遊與醫療旅遊、

高效農業和生技、食品創新。

第二類是帶領未來泰國成長的

五大新興產業,

包括智慧機械與自動化、航空航天、

生質能源和生物化學、數位化、醫療與保健。

 

而所謂的新經濟模式,則是從勞力密集

朝向高附加價值和創新驅動轉型,

從生產商品轉向生產創新產品,

側重高科技、產業創意與創新。

從泰國THANTAWAN公司所生產的纖維產品,

或許可以說明「泰國 4.0」希望追求的創新。

這種袋子以木薯、甘蔗、玉米

製成生物塑膠粒為原料,再製成袋子,

使用完畢後可在大自然中分解,

做為植物生長的養分,這種袋子價值更高。

 

泰國 4.0推出原因:

經濟發展沒達到 應有水準

令人好奇的是,

為什麼泰國政府要在此刻提出「泰國 4.0」?

「因為泰國正面臨很大的問題,」

長期觀察泰國經濟發展的泰國匯商銀行

副總裁嚴賢銘言簡意賅指出癥結:

「泰國的經濟增長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

盤點泰國整體經濟,

2016年GDP成長率預估為 3.2%,

根據匯商銀行的研究,這個數值代表

泰國並沒有發揮應有的潛力,

「最起碼應該有 4%到 5%,」嚴賢銘說。

 

過去 5年經濟失活力
政治動亂與天災 拉低競爭力

過去五年來,泰國經濟彷彿

被看不見的大手壓制著,失去了活力。

除了 2010年的GDP成長率超過 7%,

其餘多在 3.5%以下。

泰國近三年的外資直接投資逐年減少,

遠低於經濟發展程度接近的越南及馬來西亞。

相較於緬甸的 7%、越南的 6.7%、馬來西亞的 5%,

泰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在東協各國中偏低。

究其原因,政治動亂與天災肆虐

是經濟放緩的元凶。

2006年、2008年及 2010年,

泰國相繼出現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2014年更發生軍事政變,政局不穩,

導致當年的經濟增長率僅 0.8%。

 

兩位在任總統被推翻的人禍外,還有天災。

2011年,曼谷首都圈

爆發史上最大洪水,

重創製造業產線,

逾 100家汽車零組件工廠被迫停工。

薪酬水平相對周邊國家較高,

則是泰國吸引外資的不利因素。

2016年 9月,泰國工人的平均月薪為 383美元,

約是越南的 3.3倍,緬甸的 4.5倍。

出人意外地,軍政府自 2014年掌權後,

終於讓泰國得到穩定,當地工商界普遍好評。

 

 

「政府不吵架,是最好的事,」

泰國曼谷當地高檔房產集團Fragrant

創辦人兼總裁段一鳴坦言,

亂紛紛將近十年的泰國,

非常需要威權統治來穩定局面。

另一位泰國財經專家、

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持同樣看法。

「軍政府相對不貪汙,

比較能維持公平的遊戲規則。

紅衫軍、黃衫軍動輒上街遊行,

已經讓民眾感到厭煩。」

 

王室向來是泰國的定海神針,

雖然王室不干預政治,但是泰國人非常崇拜王室。

說得更直白一點,

如果泰國沒有王室,政變可能更為頻繁。

登基 70年的九世王蒲美蓬於 2016年逝世,

各界無不密切觀察泰國政局的下一步發展。

「國王病危即將逝世的陰影,

其實已籠罩泰國十年之久,」蔡偉才分析,

等到真正駕崩了,衝擊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新的泰王順利繼位,平穩過渡,

「背後依靠的便是超級保皇派的

現任軍政府,穩定了局面。」

軍系總理帕拉育上台後,

提拔了經濟學家出身的

宋奇(Somkid Jatusripitak)擔任副總理,

企圖重振泰國經濟,「泰國 4.0」應運而生。

現年 68歲的泰國兩儀集團

董事長伊沙拉(Isara Vongkusolkit),

是泰國當地知名的重量級企業家,

兼任泰國工商總會主席。

接受《遠見》訪問時,

詳細解釋了泰國從 1.0到 4.0的經濟成長模式。

 

從 1.0到 4.0 逐漸

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

「最初的泰國1.0,聚焦於農業部門;

再到泰國2.0,以輕工業為推進動能,

利用廉價勞動力促興製造業,」伊沙拉表示,

接著進入「泰國3.0」,

藉此以技術稍微複雜的工業吸引外資,

以此成為出口中心。

然而,在「泰國3.0」時期,

國家就面臨了中等收入陷阱,

所得停留在5000、6000美元,不再持續成長。

而貧富差距和不平衡發展也持續擴大,

終於使泰國政府痛下決心,

提出「泰國4.0」,希望改變泰國的經濟結構。

 

 

泰國 4.0 大刀闊斧

公共建設砸重金 祭出企業稅負優惠

「泰國4.0」一出場就氣勢恢弘,

成立了國家層級的跨部門委員會負責推展,

主席為總理本人。泰國政府承諾,

將在未來八年投入各項公共基礎建設,

至少 3兆多泰銖(約台幣 3兆元),

興建高鐵、高速公路等。

另外,東部經濟走廊(EEC)

是更為具體的「泰國4.0」計劃,

訂定了詳細投資金額。

率先要大興土木的包括

串連曼谷廊曼機場、素汪那普機場、

羅勇府武打拋機場的高鐵、貨運

與客運雙線鐵路、蘭查邦碼頭第三期泊位擴建、

數位產業園區開發等。

 

「我對泰國未來經濟發展非常看好,」

蔡偉才指出,因為泰國新政府

在機場擴建及曼谷捷運BTS後,

再也沒有大型基礎建設,

但「泰國 4.0」從 2017年開始

有非常多公共工程計畫。

針對十大目標產業,

泰國政府也不遺餘力

向全球企業發出招商引資的邀請,

甚至更祭出超優惠措施。

企業所得稅全免最高可達 15年,

令原來只享有 8年的廠商後悔來得太早,

沒有趕上這一波優惠。

 

派駐泰國的高管 個人所得稅

低於一般人的 35%

外商公司派駐泰國高管的個人所得稅,

統一徵收級距為 15%,遠遠低於之前一般的 35%。

還有一站式服務、五年工作證等。

各界樂觀期待,「泰國 4.0」勢必改變泰國的各行各業。

「我全力支持泰國 4.0,」

泰國首富、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

早在「泰國 4.0」剛提出時便表態。

因為泰國水果和經濟作物種類繁多,

邁向「泰國 4.0」時代,

農業是被點名的目標產業,必須做出調整。

 

謝國民指出,正大集團奉行「三高一低」的理念,

亦即投入高、附加價值高、品質高,

同時成本消耗要低,以此響應「泰國 4.0」的新時代。

「未來 20年,泰國國民的平均收入

可能僅稍低於新加坡,」

謝國民甚至樂觀預測,因為生產力提升,

勞工可以更少時間產出更多的商品,效率高,

或能獲得高於現在數百倍的薪酬。

 

泰國 4.0的核心 是智慧

另一位泰國重量級企業家、

泰國水泥SCG集團執行董事乃甘(Kan Trakulhoon)

也現身2月15日的「機遇泰國」論壇上,他發言建議,

「泰國 4.0」應重視投入研發。

「泰國 4.0的核心是智慧,」

乃甘指出,從數據上看,新加坡、馬來西亞

投入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均算高,

泰國雖然從 0.2%提升到現階段的 0.48%,

但離目標 1%還有努力空間。

泰國水泥集團 2016年投入的研究經費

高達 43億泰銖(約台幣 37.8億元),

注重產品研發的結果,

已讓近三到四年的淨利潤隨之增加。

言下之意,泰國水泥

早已朝「泰國 4.0」方向邁進。

 

 

大企業關注 中小企業與新創也受惠

除了大企業密切關注「泰國 4.0」,

中小企業及新創企業

作為被扶持的對象,則是直接受惠。

瀕臨暹羅灣的芭堤雅,陽光沙灘比基尼,

一年到頭遊客總是滿載。

很難想像,距離這個泰國

最富盛名的觀光勝地 45公里之處,

一家泰國初階的生技公司,

也熱烈期待著「泰國 4.0」的最新政策,並計畫增資。

 

i+Med的資本額為 300萬美元(約台幣 9234萬元),

產品之一是地中海貧血症候群的快速篩檢試劑,

自 2016年出口以來,

因篩檢速度更快、售價更便宜,

營業額呈倍數增長。

「泰國 4.0是一個好的政策及發展方向,」

i+Med總裁乃波(Pol Palalikit)說,

受到創新驅動成長的啟發,

該公司正計畫增資,購買更多高科技設備,

增加更多試劑的生產線。

 

結構轉型打基礎

一舉躍升已開發國家

本身也是中小企業起家的段一鳴觀察,

「泰國 4.0」是從結構轉型

來奠定國家未來的基礎:

「泰國的中小企業占GDP的 40%,

政府的引導將為中小企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泰國 4.0」中扮演創新中心引擎角色的

泰國科學園區局長卡納桑拉納

(Kanatharana Janekrishna)認為,

「泰國 4.0」的挑戰很大,但很有可能成功,

因為「泰國 4.0」要讓泰國

從開發中國家邁入已開發國家,

台灣成功過,馬來西亞也成功過,

「學習這些國家的經驗,相信有機會。」

合美樂東海岸工業園區管理局

副董事長納棟(David Nardone)更是坦言不諱,

「泰國 4.0」要成功,關鍵在於人力資源。

「泰國已經有發展的基礎,

致勝點將會是人力資源,」

 

泰國「勞工素質」雖帶商討,

但泰國的新商機 卻不容小覷

來自美國波士頓的納棟也表示,

從廉價勞動力的製造業轉向高科技、

現代化、自動化產業,

泰國勞工的素質

能不能跟上,要打個問號。

他建議,泰國當務之急是從國外

引進高階技術工,

或提供教育訓練自行培養,

「但,這會是一大挑戰。」

無論如何,要做未來生意的「泰國 4.0」,

希望把泰國打造成國際間的投資樂土。

這部正待書寫的篇章,

正試圖帶領泰國朝更好的方向改變。

在泰國企圖蛻變的未來 20年,

應該有許多新商機等待台灣人挖掘,

是台灣推動新南向無法忽略的重要國家。

 

 

》》更多內容請參考最新一期雜誌

遠見 2017年 3月 369期

 

還看不夠>>更多遠見雜誌本期內容在此

 

本文由遠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Vickie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始終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 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 透過嚴謹專業精神和流暢生動的文字, 致力於普及國際知識,提升進取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