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學生時期的「掃廁所」是大家的共同回憶,
也是大家的必經之路,
然而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指出,
建中、成功等校的學生不用掃廁所,
而是由家長會出資委外清潔公司來打掃,
而台北市長柯文哲於上周召開市政會議時,
更特別交代教育局長曾燦金,
強調「此舉違反教育宗旨」,大批太離譜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柯P: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
不應由家長會出錢委外掃廁所
柯文哲上週表示,
掃廁所,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態度,
不應該是由家長會出錢委外掃廁所,
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這樣子不太對。
但他也坦言,自己家裡就沒有做到,
因為太太太寵小孩了,
值大夜班回來,仍然自己洗碗洗衣服。
柯文哲的意見,引發熱論
有學生批:「未免管太細?」
對於柯文哲的意見,
不少校友與學生出來反駁,
出來質疑柯市長「管太細」,
與其要學生掃廁所,不如先顧好世大運的廁所。
建中:晚上變公園
委外打掃廁所「有必要」
根據《聯合報》報導
建中表示,大約16年前,
早已開始委託清潔公司加強打掃廁所,
但學生仍要認養廁所,並非不用打掃。
相較於女校不對外開放,
「建中平日晚上變公園,假日變休閒景點」,
委外清掃有必要性。
而這樣的新聞
也在PTT上引起熱烈討論
有人表示:
「掃地都不用掃,
去學校是去當王子和公主嗎?!」
也有人說:
「掃廁所能教育什麼?說來聽聽啊」
小編認為,
學校的廁所基本上是學生在使用,
自己用的自己打掃天經地義,
並不是掃不乾淨,就請外面的來,
這也顯示出台灣的教育只著重在「智」而已,
五育中的其他四個,德體群美通通被忽略,
其實讓學生掃廁所,不只是維護環境,
還能讓他們了解勞動的價值,
不會去歧視清潔人員,
也會因為是自己打掃,而更加珍惜環境整潔。
不然書讀了一大堆,
卻連基本的掃廁所都不會,那就真的很悲哀了...
本文為CMoney官方編輯整理新聞撰寫
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