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 / 諾曦媽媽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無助的父母,
面臨自己養大的孩子卻突然地發現陌生與可怕,
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兇狠,
父母發現對愛子失控時,
愛已過,恨不行,說不聽,罵無用……
當他們無奈地說起孩子的問題時,
有時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話為時已晚,為什麼 ?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別再錯過孩子的最佳教育時間
很多心理問題都是在 12 歲前造成的
我經常從新聞管道聽到或看到種種令父母心碎、
令父母痛苦的報導:
僅因母親對兒子上網的責駡,年僅 12 歲的兒子自殺。
僅因為老師批評幾句,學習成績優秀的女孩居然跳樓。
因迷上網路遊戲寫了大量網路日記的孩子怕父親責駡而跳樓,
這些父母也許不知道,孩子的行為與他們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
如同醫生看著痛苦的病人,
許多病人只能感歎自己的不幸,
遇上這種病……
事實上,多數疾病都與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一般而言,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
翹課、撒謊、網癮、頂撞父母、
離家出走、動輒自殺、還有打架傷害、
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 12 歲前後至 18 歲前後。
但是,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
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 12 歲之前。
而且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教孩子前,你是否想過以下幾個問題
1、你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成長嗎 ?
如果你急需掙錢,如果你事業太重要,
如果你沒有時間親自教育,
那你暫時一定不適合要孩子,
否則,極有可能事業做大時孩子已經成陌路人……
2、你有足夠的耐心來陪伴孩子 ?
如果你是一個只需要別人關心你、
而不願意關心別人的人;
如果你對生活瑣事沒有耐心也極不情願做這類事時,
你要考慮一下是否短期要當父親或母親。
3、你知道孩子心理發展有幾個階段,
每階段需要做什麼來完成對他的心理撫養 ?
心理撫養的內容哪些在先,哪些隨後?
哪些是基礎性的心理撫養,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撫養?
如果你以為你的孩子生出來後會自然長大,自然懂事?
那你一定失望。
因為,在現代社會你不教育,
電視、網路會教育他,
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種種毛病時,
你再行動已晚 - 心理發展有關鍵期。
尤其獨生子女時代,父母沒有實驗期,
當你終於明白撫育道理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教育期。
【享下班】粉絲團
按個讚,品味好文章,享受生活從現在開始!
4、你知道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嗎 ?
許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發現,
自己的孩子對自己一脖子的仇視,
為此他們感到恐懼,感到不解,
似乎孩子沒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長大。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將一個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個大房間,
房間內有兩個鐵架子,
一個是光禿禿、沒有任何裝飾物;
另一個鐵架上纏滿了絨布,
形似一隻母猩猩,地上還有吃的、玩的物品。
然後,觀察小猩猩是吃?是玩?還是要母猩猩?
結果發現,小猩猩面對陌生的房間恐懼地叫幾聲,
然後就爬上模擬的母猩猩架上,緊緊地抱住。
只有在餓的時候,它才下來,
吃點東西後又會迅速爬上去、
爬到緊緊抱住那只毛絨絨的母猩猩。
這一實驗證明:幼小的動物雖然需要食物,
但隨後的需要就是對撫養者的依戀,
後一種需要超過玩具的吸引。
專家建議 3 歲以內的孩子
該由 1-2 個人固定撫養
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與心理控制力,
不在父母掙錢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識,
更不在父母的事業有多成功,
只在你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
在你為他依戀時期 (指 12 歲以內) 的相伴時間有多少。
在孩子 6 歲前對他說不
心理撫養的第一步是情感撫養,
可是令許多家長困惑的是:
當他們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養起來的孩子
卻有一天突然讓父母覺得那麼陌生,
那麼敵對,那麼可怕……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來一直挺老實的,
怎麼有一天就讓員警找到家裡說他參與搶劫了 ?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那麼好,
可是有一天他怎麼就因為說他幾句居然自殺了?
有的稍不滿足他就離家出走?
原因在於: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
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可不僅僅是給予,
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
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他的性格、觀念完全取決於父母的言談舉止
我們還必須知道,在父母的親自撫養中,
你的孩子就在複製撫養的觀念與性格,
複製他最親近的人的各種行為方式與態度。
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親,然後就是父親。
一般而言,人的長相大多取自遺傳,
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觀念則完全取決於父母的言談舉止。
所以,為了孩子健康成長,
所有的父母要好好修養自己的言談舉止,
在家庭中盡顯父母的善良與榜樣,
在談吐中表現文雅與謹慎,
在處理各種意外事務時有理有節。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