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這是多年前的新聞
這個故事揭示了富人之所以為富人,
窮人之所以為窮人的秘密。
對廣大創業者來說,
其中的啟示是永不過時的。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講述這段回憶錄的是一個叫李勇的打工漢。
26 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頭邊關相識,
走深圳、闖海南,一起挑過磚,
成了一對共患難的苦友。
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輾轉各地打工,
而潘石屹早已成為某大企業董事長,
2013年,他與妻子的身家高達 36 億美元。
李勇是四川人,高中畢業就不再讀書。
21 歲的他到廣州打工,可一直沒有找到正式的工作。
7 月底的一天,他到深圳南頭邊關檢查站碰運氣,
卻沒有邊防證過關。
真正優秀的人
看的不是當下的工資有多高
而是 10 年後能培養多少能力
他在南頭關口徘徊時,遇到一個年齡相仿的人
他們花了 50 元偷渡,李勇當時還心痛花了這筆錢,
同伴卻興奮叫道:深圳,我來了!
李勇細問之下才知道,這個大他三歲的同伴是甘肅天水人,
居然是從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
經濟改革研究室辭職來闖深圳的!
兩人越聊越投緣,很快就以兄弟相稱。
一個多星期後,兩人只剩下 5 元錢,
仍沒找到工作,只得到布吉鎮一家工地挑磚,
每天 10 元,晚上加班每小時 1 元。
一個月後,兩人領到了 350 元工資,
潘石屹決定離開。李勇戀戀不捨:
一年可以存好幾千元呢!
潘石屹勸他:老弟,只要我們找到更好的機會,
不要說幾千元,就是幾萬元,也不值一提!
李勇這才決定跟潘石屹走。
一個人的「脾氣」
決定了一個人的成敗!
後來,兩人應聘為貿易公司的業務員。
公司主要銷售電話機,底薪 200 元,按業績抽成。
可兩人不懂粵語,業績始終上不去。
一次,他倆到一家公司推銷,
對方怎麼都聽不懂,乾脆惱了:
你們話都不會說,來幹什麼?出去!
李勇漲紅著臉扭頭就走,潘石屹卻掏出筆和紙,飛快地寫道:
我們是推銷電話機,而不是推銷普通話,
我們的普通話說得不好,但電話機的質量很好。
對方接過一看,不由點了點頭。
5 部電話機就這樣賣出去了。
漸漸地,兩人打開了局面
月收入高人好幾倍
潘石屹還因為點子多,被提拔為業務經理。
李勇至今記得,海南建省的消息傳來時,
潘石屹拿著報紙,滿臉激動:我們一起闖海南吧!
李勇大吃一驚:潘哥,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
每月能掙五六百元錢嗎?
潘石屹卻說:你放心吧,海南剛剛建省,
機會多的是。我們去,一定不會錯!
幾年後,兩人各自帶著 1000 多元的積蓄到了海口。
【享下班】粉絲團
按個讚,品味好文章,享受生活從現在開始!
與其抱怨工作上的不是
不如拿出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老闆看見
然而,兩人到了一間磚廠做工,
磚廠建在山上,不通電,只能點煤油燈照明,
挖土、和泥……所有工序全靠人力,一天下來累得要命。
20 多天后,潘石屹扛不住了。
他徑直找到王老闆,提出如果自己當廠長,
工地混亂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全都可以解決。
李勇覺得潘石屹膽子太大,
潘石屹說:他如果答應,我覺得我能管好;
不答應,我也不會虧什麼。但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第二天,王老闆答應了。
潘石屹立刻開始改革:
花幾百元錢買來水管,引水到磚廠和泥;
又買來了小型發電機,方便夜間照明和加班……
一年後,廠長潘石屹的薪水從 500 元漲到 1000 多元,
而李勇也被他提拔為組長,每月也有 300 多元收入。
要先經得起失敗
才扛的起成功的重擔!
潘石屹馬上找李勇商量:
老弟,我們把磚廠承包下來,幹不干?
李勇擔心欠債,又不好意思拒絕,便不肯投錢,
只說賺得多你就多給我點工資;虧了,算我白乾。
潘石屹以每月 8000 元承包磚廠。
在他的經營下,第一個月交了承包款後,
還淨賺 1 萬多元。很快,
磚廠員工從最初的 100 多人增加到 400 多人,
每月都贏利兩三萬元,李勇的收入也漲到了兩三千元。
但好景不長,磚廠苦撐數月後關門大吉。
當潘石屹遣散工人時,賺到的錢基本賠光了。
這次打擊之後,李勇痛下決心:
明明知道潘石屹過不了安穩日子,
自己為什麼要跟著他這樣瞎折騰啊?
潘石屹與相處三年的李勇在倒閉的磚廠分手,
消失在人海茫茫的海口街頭。
成大事者永遠不害怕失敗
因為即使失敗,也是轟轟烈烈地失敗
與潘石屹分別後,李勇又去海口的一家建築工地上打工,
每月 200 多元。一天,李勇在街上碰到了潘石屹。
潘石屹已和幾個富人貸款 500 萬元,
以 2000 元 1 平方米的價格買了 8 棟別墅,
準備高價轉手賣掉賺錢。
李勇十分擔心:潘哥,500 萬哪!
萬一虧了,一輩子就完了……
潘石屹卻笑道:老弟,你不必為我擔心。
我即使失敗,也是轟轟烈烈地失敗……
一輩子至少有 5 次的致富機會
當你害怕了,它便溜走
當你抓住了,你便成功!
幾年後,某大老闆以高額買入別墅。
尚未簽單又遇上一位內蒙古商人,
潘石屹的商業本能馬上派上用場,
將價格提到 4100 元。
韓很生氣,但談判後,潘以 4200 元的價格賣給韓 3 棟,
餘下 5 棟以 6100 元的高價售給內蒙商人,
第一桶金 300 萬到手。
當年底,潘石屹嗅到海南房地產泡沫即將破滅的信號,
萬通公司由此轉戰北京,
五年後,他和海歸妻子張欣創立 SOHO,事業越做越大……
而李勇在海南打了兩年工後,
回到老家結婚生子,此後四處打工,養家糊口……
2007 年 10 月,
李勇來到北京建國門外的 SOHO 工地上做小工。
當他聽說 SOHO 的老闆是潘石屹時,
內心頓時掀起狂瀾:
如果一直和潘石屹在一起,
自己怎麼可能還在工地上賣苦力!
然而,不知是出於自卑還是自尊,
慚愧還是懊惱,他最終並沒有去見潘哥。
十年後的你,會在哪裡?
原來,在億萬富翁的腦袋瓜裡
都藏有這一份為期 10 年的「藍圖」
26 年時間,能讓潘石屹成為眾人矚目的億萬富翁,
李勇感慨地說:
我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貪圖安逸,
而潘石屹的成功,與他經得起折騰息息相關。
只有敢於折騰,永遠不滿足現狀,才能贏得機會,
才能不斷佔據更高的人生新起點,獲得新的成功。
這樣的人生雖然充滿了動盪與坎坷,
但正應了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
經過磨礪的人生才能大放異彩。
李勇和潘石屹的人生之所以產生這麼大的落差,
其原因正在於此。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