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內向與外向各有好處
畢竟每個人的性格生來就是獨特的
我們都要學會接受不一樣~
在強調競爭、高調與張揚的現代社會,
外向者往往被賦予更有能力的假相,
對內向型人(特別是男性)卻充滿了各種偏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覺得自己性格內向
但什麼叫「內向性格」呢?
我們通常把那些比較沉默的、
不太與人打交道的人稱為內向性格,
把性格活潑開朗的人稱為外向性格。
但是,這並不是內向與外向的本質區別。
很多內向型人,並不是不擅長與人交流,而是不喜歡。
比如說,考慮要不要買 Iphone7,
明明身邊有同事已經入手,問一下,
10 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
他偏要花半天的時間研究各種測評。
有一項工作,可以移交給同事完成,
但溝通工作要花 15 分鐘;
也可以自己做,同樣要 15 分鐘完成,
可他寧可自己手順完成了,也不願跟同事配合。
MBTI16 型人格對內向性格的定義是:
專注於內心世界,通過仔細考慮資訊、
觀點、概念來獲得滿足感,
而不是通過與人相處、團隊合作來獲得滿足感。
再比如:和朋友的交談中,
你聽到了一個有趣的觀點,
或者,你自己在閱讀中,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哪一個更讓你開心?
如果是後者,你很可能傾向內向性格。
當然,沒有純粹的外向性格和內向性格,
如果有,一定是在精神病院裡。
也就是說,每一個正常人身上,
或多或少有一些內向性格的因素。
這個世界
對內向型人充滿了各種偏見...
小時候,媽媽總說:
「這孩子,見了生人就躲,長大肯定沒出息。」(內向=沒出息)
上學時,老師說:
「其實是個聰明孩子,就是太膽小,以後只能吃公家飯。」 (內向=保守)
找工作,面試官說:
「我們需要那種勇於表達自己,積極進取的員工。」 (內向=沒有進取心)
相親後,姑娘說:
「太悶了,以後肯定不懂情調。」(內向=無趣)
美國有一位專門研究內向性格的專家蘇珊.凱恩 (susan cain),
她寫了一本書,叫《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書中認為:在強調競爭、高調與張揚的現代社會,
外向者往往被賦予更有能力的假相,
這一點上,中國也越來越像美國。
內向型人
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嗎?
一位所謂的成功人士在「成功性格培訓」上,
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悟」時說:
「我從小就很內向,特別不自信。
跟別人說話也是結結巴巴,
大學畢業幾個月都沒有找到工作。
後來,一個偶爾的機會,我上了這個課,
從此我努力改變自己,大膽地跟陌生人聊天,
不管會不會被對方嘲笑。
今天,我在這裡為大家演講,
因為我已經不再是那個孤僻自卑的我了…」
內向的人,其實有3個優勢
1、擅深入思考,並冷靜地觀察
有一類內向型人偏向思考。
與別人交流的時間,省了!
與團隊配合的精力,壓縮!
專注於自己的世界,專注於發掘現象背後的本質。
還有一類內向型人偏向於觀察。
外界的無效訊息,封鎖!
外界的多餘刺激,不接收!
專注於自己的感受,專注於那些被人忽視的細節。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這就是內向性格的人可以更專注那些深奧理論或細微感受的原因。
「引導男人走向藝術和科學殿堂的最強烈的動機就是逃避日常生活。」
—— 內向性格的愛因斯坦說
【享下班】粉絲團
按個讚,品味好文章!
2、溫和而堅定的管理風格
如果說,親和的溝通力、光芒四射的個人魅力,
是外向型領導人影響力的來源,
那麼,內向型領導人吸引追隨者的「武器」就是:
緘默、莊嚴的自信,你是深思熟慮的規劃者,
你不喜歡激烈的衝突,即使有一項偉大的變革計劃,
你也總是默默地放在心裡,
以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方式一步步推進。
你是了不起的傾聽者,
總是用客觀、描述性的語言風格與下屬溝通。
你說話不像外向型管理者那樣富有感染力,
但很少給員工錯誤的訊息,
不會讓員工事後有「咦,到底搞什麼啊?」的感覺。
「你可以以一種溫和的方式改變世界。」
—— 內向性格的聖雄甘地說
3、追求高質量的、穩定的社交關係
內向型人遇到的「不會說話」的苦惱,
往往是因為心裡感受過於豐富,
或者過於害怕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無趣的人,
太想要一個完美的表達了,
結果到了嘴上就變得結結巴巴,辭不達意。
交流是一門技術,
不管內向還是外向都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達到。
一個訓練有素的人,他的正常社交關係,
可以不受內外向性格的影響。
交流能力不是原因,
之所以會有「內向型人不善於社交」的說法,
是因為這兩種人社交的目的有天壤之別。
換句話說,他們最討厭的不是社交活動,
而是浪費時間的低質量社交。
內向型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穩定的親密關係,
他們的朋友雖然不多,但走心的朋友一點也不比別人少。
「事實上,我沒有見過多少藝術名流,因為我會害羞。
拍攝好萊塢電影的時候,我也會覺得害羞。
我感覺自己就像是高中時代那樣,與世界格格不入。」
—— 也是內向性格的 Lady Gaga 說
內向的人
如何在這個不友好的世界裡生存?
對於這個不友好的世界,
蘇珊.凱恩在 TED 的演講中,
給了內向型人三點建議:
1、 如果你無法像外向型人一樣融入團隊,與其焦慮,不如順其自然;
2、 常常獨自到野外去,尋找內心的啟示;
3、 最愛的書、電影,自己寫的文章,
你可以推薦給別人看一看,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理解你的世界。
關於性格,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
也許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
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好。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