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收藏

折舊

 

不論是什麼樣的公司,都一定會有形的資產,資產在營運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所消耗,這些消耗都算在成本裡面,被稱為是「折舊」。

 

本文大綱:

  1. 什麼是折舊?
  2. 什麼是折耗?
  3. 如何認列折舊費用?
  4. 折舊的計算方法

 

折舊是什麼?

折舊( depreciation )可以從 2 個方向解釋

價值的損耗

機器、設備老化造成價值降低,使企業必須購買新資產來創造收入,但土地以外的所有固定資產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這些機器、設備就會因為時間的增加,面臨生產效率變差造成會計上的價值變低的問題。例如:蛋糕店烤箱使用年限是 10 年,代表公司預計這台烤箱最多可以用 10 年,時間愈久,烤箱的剩餘價值也會越來越低。

 

企業準備金

從另外一種角度來折舊可視為一種準備金,在未來機器設備損壞或報廢時,用來購買新的機器設備進行汰換。折舊費用雖然計入損益計算中的費用,但是並沒有實際的現金流出。所以企業在一開始購買設備的資本支出會透過折舊分攤、逐漸累積,做為未來投資設備的準備金。

 

折耗是什麼?

折耗( deduction )指的是天然資源的折舊,折耗的概念和折舊非常相似。差別在於折舊處理土地以外的固定資產減少的價值,而折耗是處理天然資源減少的價值,通常礦業、石油和天然氣公司。

都會有這種會計科目然而折耗費用比折舊費用更為複雜且牽涉到許多會計專業、法律專業的問題所以投資人通常比較難判斷企業的折耗費用是否正確。

 

認列折舊費用

是為了將成本平均分攤,假設蛋糕店一年可以因為這台烤箱收入 30 萬如果第一年把買烤箱的 40 萬元全部列為費用(財報上顯示公司的花費)那麼第 1 年的財報可能會看到。

蛋糕店因為這台烤箱,而虧損 30 萬- 40 萬= – 10 萬,光購買烤箱就虧了 – 10 萬。如果蛋糕店一次買了 10 個烤箱呢?第 1 年就會虧 100 萬,看到這數字應該就嚇跑一堆投資人了吧!

折舊的中心概念就是把買機器、設備花的錢,分攤到使用年限的時間內。這樣我們才能客觀的從財報看到公司費用的分攤與資產情況。

 

折舊費用在哪看?

折舊費用並不是放在損益表的科目裡面,由於不同資產的折舊會認列至不同的費用,例如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製造費用等,所以我們必須在現金流量表中才能了解當期折舊的總額。(延伸閱讀:什麼是損益表)

 

折舊計算方式

折舊通常依據資產的價值、預期可以使用的年限、資產報廢後所剩下的殘值或廢棄價值來算,折舊的計算方法有許多種,計算折舊的方式有以下 4 種:

  • 直線法
  • 餘額遞減法
  • 加速折舊法
  • 年數總合法

最常使用直線法來計算,因為直線法是最簡單的計算方式,「每一年」的折舊金額都相同。假設小名在蛋糕店買了一個烤箱,花了 50 萬元,預計可以用 10 年,若 10 年後烤箱報廢後預計還可以有 10 萬元的殘值,這烤箱每年的折舊費用就是:( 50 萬 – 10 萬 )÷ 10 = 每年 4 萬元。

 

公司的營運方式會使用不同的折舊方法

例如運輸公司可能會使用工作量法,用來評估交通工具實際運用的程度,以資產使用的程度來認列折舊費用;另外常見的方法還有加速折舊法,配合某些設備前期處於較新的狀態,產出較高,因此前期攤提較多的折舊費用,兩種計算方式的好處都是為了與營運狀況結合起來,而延伸出來的折舊方法。

 

企業營運狀況好轉 可能只是折舊認列變少

透過延長資產使用年限降低折舊費用,放大獲利表現舉前面提到的蛋糕店為例,假設尚未考慮折舊費用,扣除其他成本後,每年可以獲利 8 萬元。把烤箱的使用年限為 10 年所以每年的折舊就是原本的 4 萬元,所以每年淨獲利為 8 萬 – 4 萬 = 4 萬元。

但是今天如果蛋糕店什麼事都沒有做,僅是把烤箱使用年限延長為 20 年,所以每年的折舊費用便降低成 2 萬元,每年的獲利就提升為 6 萬元。靠著延長使用年限,公司獲利提升,毛利率增加。但是蛋糕店賺到的錢真的有變多嗎?當然是沒有。(延伸閱讀:什麼是毛利率)

 

折舊費用的高低可以檢視企業經營的狀況,如果一個公司折舊費用如果佔利潤比率過高,也代表著必須一直將資金投入至先進的設備才能維持公司本身的競爭優勢。因此對於吞噬掉公司利潤的各種費用,巴菲特認為不應該佔有太多的比率,否則一旦產業發生改變,將會造成巨幅的虧損,投資人購買股票前得十分小心。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首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dy / 更新:2022.04.20;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如果我們的課程對您有幫助,歡迎您與更多人分享!
你可以再參考這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