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我們在做財務規劃時,常常會準備一筆「緊急備用金」,企業在營運時也是,需要準備一筆現金以備不時之需。但這筆錢從哪來?當然是從營利中撥一筆金額出來,這筆金額要多少才合適?這筆錢竟然還和股息有關係!
本文目錄:
自由現金流量是 1986 年才提出的新觀點。自由現金流可以看出公司產生現金的效率,也被當作是衡量公司營運現金流的依據。計算公司扣掉資本支出後是否還有足夠的資金,當作投資、作為周轉的資金。
自由現金流量公式:營業現金流量 - 必要資本支出
或者創造未來更多可能的營收而購買的新資產,也就是為了獲得或延長固定資產耐用年限的費用。主要包含投資固定資產、土地、機具設備的投入,或者包含無形資產如專利或智慧財產權,加總就是資本支出總金額。
有人認為為了維持競爭力,所付出的資本支出,才是必要的資本支出。像是,維護機器設備、擴建廠房等...但也有人認為,發給股東的現金股利是必要資本支出,這樣股票才會漲,以後增資比較方便。但最主要會將「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等,認定是必要的資本支出。
自由現金流量不是一定要為「正」,就連台積電( 2330 )都有呈現「負」的時候,但一下子就轉正了。那可能是因為台積電先將現金拿去投資,下個季度可能賺很多開始收回之前投資的錢、投資項目減少,現金流量就又轉為正的了。資料來源:台積電(2330)自由現金流量表
自由現金流量是有可能變成股息發出去的。但要如何知道公司是為了吸引投資人購買,還是自由現金流量真的很充足到可以發出去?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首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dy / 更新:2022.06.14;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