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全球最小生態系「瓶中花園」 已與世隔離53 年 - 果然,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4-12-27 13:57
  • 更新:2018-07-17 15:02

全球最小生態系「瓶中花園」 已與世隔離53 年 -  果然,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圖/shutterstock)

 

在這個40公升大的球型瓶中,

裡面旺盛的生態系,

已不可思議的跟外界隔絕了53年,

而它年逾80歲的主人大衛拉帝默(David Latimer),

除了在尼克森還是美國總統時幫它加過一次水之外,

平常的照顧只是偶爾幫忙轉轉瓶子,讓陽光均勻照射到身上。

 

這是怎麼做出來的? 繼續往下看...

 

(贊助商連結...)

 

 

 

 

 

拉帝默是一位退休的電子工程師,

他還記得這個瓶中花園誕生於1960年復活節,

當天他突發奇想認為如果能在瓶子裡種植一塊花園,

將是一件有趣的事。

於是他將一個10加侖(40公升)大的球形瓶清洗乾淨,

倒入一些堆肥,最後用一條電線小心地將紫鴨拓草的幼苗置入瓶底。

當時,拉帝默澆了0.15公升的水進去,

1972年,他又再倒了一次水。

從此之後他就未澆過水,

而瓶蓋則緊緊地卡住瓶口。

 

 

這個球型瓶被稱為「瓶中花園」(bottle garden),

據其它媒體報導,

它可能是目前全球最小的生態系。

除了來自瓶外的陽光外,瓶裡有水跟空氣,

而這三要素是構成生物生長最基本條件,

但令人驚訝的是,

瓶中花園的空氣、水乃至養分,

都只在它們小小的世界中循環,沒有跟外界交換,

這顯示「植物能夠自己回收利用,是完美的生命循環系統。」

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我們又可以複製嗎`?

 

來看看 生態學家怎麼說...

 

 

 

 

 


生態學家認為,

這個微型生態系能夠作用,

是因為在密封的空間有自給自足的循環系統。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葡萄糖和水分,

水分積聚在瓶中,再「降雨」回土壤裡,

而當葉子枯萎掉落,

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可被用來進行光合作用、

產生的養分可被植物根部吸收。

 


這種「瓶中花園」早期盛行於17世紀大航海時代,

當時西班牙人為了讓高價值活體作物能撐過長時間航行,

又不希望為了養活它們而攜帶大量的水,

因此發明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而這種系統該如何達成平衡,

是生態學家與太空生物學家最想要知道的答案。

如今拉帝默實驗性的「瓶中花園」,

年齡已屆半個世紀,對於NASA希望在外太空培育植物,

建立獨立、可自我循環的生態系統,不啻是一則好消息。


資料來源: Thriving since 1960,my garden in a bottle 、科技新報 

Seedling sealed in its own ecosystem and watered just once in 53 years

 

 

看完 這瓶子 不凡的 53年經歷,你是否也發現...

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分享 給生命轉折處的 親朋好友們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