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台塑(1301)

  • 股價
    34.6
  • 漲跌
    -0.85
  • 漲幅
    -2.4%
  • 成交量
    7,754
  • 股本(百萬)
    63,657
  • 產業
    傳產 - 塑膠(上市)
  • 發行權證檔數
    183
    • 台塑討論區
    • Ad

      不是每個同學都會分辨趨勢

      一直無腦說會漲

      只是徒增信心 產生因果 業力

      台塑威武 繼續閱讀

      不是每個同學都會分辨趨勢

      一直無腦說會漲

      只是徒增信心 產生因果 業力

      台塑威武

      1301台塑的討論圖片
    • 繼續閱讀

      我塑還是抗跌的,明天會漲回來的~

      1301台塑的討論圖片
    • 繼續閱讀

      集團內出飆股
      後續跟上
      @我川威武

      1301台塑的討論圖片

    • 容納新綠電😎,打造讓產業免於缺電疑慮的台灣🔥

       台灣傾國力發展高耗能的半導體產業,並廣邀科技大腕來台設資料中心、算力中心,對原本已相當吃緊的台灣電力供應,無疑雪上加霜,要迎頭趕上AI科技發展趨勢,不能在這場全球競賽中落後,需要充足且穩定的電力供應作為後盾,這端賴台電調整發(供)電結構。因此,過度倚重燃氣(火力)發電的現況,或對太陽光電、風電等再生能源懷抱過高期待的美夢,都必須改變,政府應積極評估導入新世代核電,打造多元電力來源的環境。... 繼續閱讀


      容納新綠電😎,打造讓產業免於缺電疑慮的台灣🔥

       台灣傾國力發展高耗能的半導體產業,並廣邀科技大腕來台設資料中心、算力中心,對原本已相當吃緊的台灣電力供應,無疑雪上加霜,要迎頭趕上AI科技發展趨勢,不能在這場全球競賽中落後,需要充足且穩定的電力供應作為後盾,這端賴台電調整發(供)電結構。因此,過度倚重燃氣(火力)發電的現況,或對太陽光電、風電等再生能源懷抱過高期待的美夢,都必須改變,政府應積極評估導入新世代核電,打造多元電力來源的環境。

       台積電全台建廠,隨新廠區陸續完工投產,對於電力的需求預估將以等比級數高速增長;網路挖礦、發展AI、提升算力,或是國際大廠來台設立資料中心,無一不需要更多、更強大,卻也更耗電的伺服器。這代表不久的未來,一隻隻吃電怪獸將陸續被孵出,若台灣無法及時提供充足的電力奶水,恐將活生生被渴死。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稍早在GTC主題演講上,發表發布AI伺服器架構將從GB200走向GB300,並在三年內從Blackwell Ultra NVL72擴展至Rubin Ultra NVL576,單櫃功率從120kW飆升至600kW,意味著全球資料中心即將「瓦數暴衝」,台灣更應及早因應準備。此外,台積電過往就曾在法說會上,提出2奈米製程技術將陸續新竹與高雄新廠量產,亦對台灣電力供應問題感到憂慮。

       根據能源署數據,2023年全台總用電量2,765億度,光是台積電一家就用掉247.75億度,約占台灣整體的8%,預期至2030年占比將大增至11%以上;台灣一旦缺電,不僅護國神山營運將停擺,台股、甚至整體台灣經濟都將面對莫大的衝擊。

       要注意的是,不只半導體、科技業的發展會加速擴大台灣未來的供電缺口,事實上,台灣用電的基本需求也面臨逐年增長的壓力。

       每當進入炎夏用電量激增,台灣的電力供應燈號馬上亮紅燈,經濟部更預估今年夜尖峰備用容量率將降至8.5%,比去年再低2.5個百分點,遠低於法定備用容量率15%,顯見電力調度呈現走鋼索的狀態。在地球暖化的趨勢下,台灣炎夏酷暑的時間只會愈來愈長,對於電力的基本需求也將年年增加。

       電力供給如此吃緊之際,經濟部設定今年底前太陽光電、風電等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要達到15%的目標,但現況是裝置進度遠遠落後,且還得面臨發電成本居高不下、發電效率偏低等質疑;燃氣發電取代燃煤發電,卻又遇上天然氣接收站「被反對」的考驗,建設沒有時間表,政府想藉再生能源、天然氣發電在短期內補足供電缺口,無異緣木求魚。

       政府除持續大力推進各式節能政策,甚或是大漲電價壓抑用電,設法擠出供電空間外,積極開拓電力供應來源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新世代核電廠成為選項之一;世界大廠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紛紛採用核電,核電顯然成為科技業對於大量綠電需求的重要解方。此外,發展新世代核電,還可發揮擴大對美採購,平衡台美貿易逆差的效益。

       政府近期高度重視此一議題,包括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多次呼籲各界應慎重考慮核能發電,在野黨提出修核管法提案,設法讓核二、核三廠延役,經濟部也傳出籌設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專案辦公室,展現出積極處理高階核廢料的態度,為核電延役預留伏筆。

       期待朝野態度一致,在多元供電的環境下,容納新綠電核能,打造台灣成為一個穩定供電的能源島,成為科技業、各行各業前進的有力後援。

      1301台塑的討論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