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常常聽到長輩、有經驗的人警告,投資絕對不要做槓桿...最大的原因是當槓桿一做下去,可不是把買股的錢賠光這麼簡單,很可能連房子車子都賭上了...但為什麼大公司卻喜歡做槓桿?其實槓桿並不是壞事!懂得利用槓桿不只不用多投入資金,還可以用原來的成本賺更多錢!一間公司的槓桿做的是好是壞,要怎麼看呢?這時候就要算「權益乘數」了!
本文目錄:
在杜邦方程式中,權益乘數( Equity Multiplier )是決定 ROE 的三大因素之一。代表每 1 元股東權益擁有的總資產額多少。權益乘數公式:總資產 ÷ 股東權益,可以當成是「資產負債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為什麼會說權益乘數可以看出公司開「槓桿」的程度?因為「股東權益」在會計中是屬於「負債」科目,所以當權益乘數越大,代表企業負債越多,槓桿程度越高,財務風險越高。透過股東出資的股東權益,加上適當地借錢,可以讓企業在相同的財務槓桿下做更大的事業!
就算企業平常不缺錢,也需要一定金額的閒置資金,以免遇到難得的投資機會,卻因為手邊沒現金而讓機會溜走了。所以有時候借錢不是壞事,但要注意過度的財務槓桿,可能會使利息侵蝕到企業獲利,
債務要控制在多少才合適?債務槓桿 =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 ROA(資產報酬率)
(財務槓桿指數 ≠ 財務槓桿比率)(財務槓桿 + 1 = 權益乘數)
也可以直接到 CMoney 股市的財務比率中,找到財務槓桿。
不要過多或過少,維持一定的負債比率,就是穩健就是好體質,財務槓桿或權益乘數沒有一個最好的數值,只要穩定維持一個合理的權益乘數,每季變化不要太劇烈那麼公司的財務體質就很健康。
本文為CMoney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dy / 更新:2022.06.06;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