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 ETF 是追蹤各種指數,ETF 價格會隨這些指數變動,所以在投資之前必須先了解這些指數!你知道嗎?發行 ETF 的公司和編制指數的公司基本上是不同家喔!
本文目錄:
- 指數分類
- 常見的 ETF 追蹤那些?
指數種類
跟著大盤走
- 台灣加權指數
就是追蹤「大盤」的,完全複製大盤的組成和比重,是一個總體市場的指數,包含全台灣掛牌上市公司的股票。
- 台灣 50 指數
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台灣 50 指數」是台灣證交所與英國富時指數有限公司,在 2002 年共同創立的,它是台灣股市第一支交易型指數,成分股涵蓋台灣證劵市場前 50 大市值的上市公司股票。
- 台灣中型 100 指數
在 2003 年成立,也是證交所與英國富時指數有限公司合作編製的指數,挑選市值排名第 51 名至第 150 名,由台灣市場重掌潛力的 100 家中型企業組成。
- 富櫃五十指數
由櫃買公司編撰,從櫃買中心市值排名前 60 之上櫃公司選取 50 檔為成分股,足以代表櫃買中心指數。
- S&P 台商收成指數
自 2006 年起主管機關放寬 ETF 發行標的指數的限制後,投信業開始自由編撰 ETF 的連結指數。此指數是由標準普爾編制,其成分股是由赴大陸投資、具有實質及穩定獲利、市值在前 50 大,及在中國上市的龍頭台商公司股票所組成,持股內容按季節輪動調整。
- 國外大盤指數
追蹤國外股票的指數,像是 S&P 500 、道瓊工業指數、那斯達克工業指數、越南大型股指數…等等,有很多有興趣可以自行查詢。
跟著產業、特殊分類走
- 台灣高股息指數
從臺灣 50 指數與臺灣中型 100 指數內 150 檔股票中揀選,推估未來一年可能之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 30 檔股票,並以現金股利殖利率加權。
- MSCI 指數
由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公司( MSCI )編制並發行,是自由浮動調整的市值加權指數,其設計目的是去追蹤台灣證交所及證劵櫃檯買賣中心的股市表現,成分股都是各產業龍頭以及具有指標性的中型潛力股,其中大型股的比重占 80 % ,中型股的比重占 20 % 。
- 臺灣電子類指數
包含所有在證交所分類為「電子類」之上市公司均為成分股。
- 其他
1.原物料價格也會是 ETF 追蹤的標的之一,但台灣發行的相關 ETF,追蹤的指數都是以期貨契約為主。(可參考此商品介紹)
2.有些發行商會根據特定主題題材,自己編製指數,像是未來車、生技。
常見的 ETF 追蹤那些?
除了上述的ETF,台灣還有很多上市ETF,可以參考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的資訊。
台股指數的每一種對應 ETF 幾乎完全複製其相關指數,所以只要指數的方向看對,再挑中適合的 ETF 即可抓住台股的上漲行情,不必辛苦的選股票選半天,也能享受經濟成長的好處!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首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dy / 更新:2022.03.22;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