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由於記帳方式麻煩,無法持之以恆。
其實只要掌握 3 個原則,
就能告別月光族....
(贊助商連結...)
趁薪水離開之前,
分 3 個存摺
1、必要支出先準備齊全
必要支出包含每月及年度的必要開銷,
前者如房租、水電費、孝親費等,
後者如每年的保險費、所得稅等。
這些都是不能省的開銷,
薪水一入帳就要先拿來支付費用,
能先付的就先付,時間還沒到的,
也要先預留。由於每月必要支出大多是固定的,
金額變動不大,該準備多少錢很好掌握,
只要花點時間列表,計算機簡單算一下就行了。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年度的必要支出,
像一年或一季繳交一次的保險費,
可以在每年初先計算整年度費用,
再除以十二,換算成每月固定提撥的金額。
待需要時再動用,
才不會到繳費期限已迫在眉睫,還要想辦法籌錢。
2、 存錢帳戶不能花
「房租繳了、孝敬老爸、老媽的錢給了。
存錢?嗯!這個月花剩的再存吧!」
除非是自制力夠強的人,否則抱持這種態度,
只會一直感嘆自己為何存不了錢。
其實扣掉必要支出後,
剩下的就是可以「自由花用」的錢。
花得少就存得多,多數存不到錢的人,
最大問題就是把錢「花光光」。
回想一下,自己的爸媽和祖父母,
在資源有限下還能買房、養小孩,
除了節流功夫超厲害外,
主要還是善用跟會、銀行定存等方式強迫儲蓄。
因此,不妨效法他們的精神,
申辦一個存錢帳戶,
每個月挪一筆錢轉做定存或投資
(例如定期定額買基金)。
若是每月五日領薪水、六日就自動扣款,
而且最好沒有提款卡,
讓這個儲蓄包的錢「只能進、不能出」。
此外,三節或年終獎金也是很容易被揮霍掉。
「今年公司獲利好,年終獎金應該不少,
我要來買個名牌包犒賞自己!」
還沒領錢,就開始在腦中盤算怎麼花了嗎?
不管是年終獎金或是其他額外收入,
最好「忘了」有這筆錢的存在,
讓它留在存錢的儲蓄包裡,可以加快存錢速度。
3、 口袋的錢開心花
必要的支出、該存的錢這兩個儲蓄包都準備好了,
自然不必靠記帳檢視支出「擠錢出來存」,
且因為留在口袋的錢不多,
也不至於花過頭,
所以剩下的部分就開心地吃喝玩樂吧!
要提醒的是:
以信用卡繳水電、手機、保險等必要支出,
的確比較方便管理,但如果是採購非必要物品,
就要當心過度消費。刷卡是預支未來的收入,
這個月刷的錢、下個月要付款,
如此勢必會排擠到隔月的收支分配。
因此要適可而止,避免儲蓄計畫破功。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不刷卡,
把第三個儲蓄包能夠花用的錢
以現金支付所有吃喝玩樂,
就算花光光,也不怕透支到下個月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