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如果我沒有考九十分,回去會被打死!」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成績不好,你們就不愛我了嗎?

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

  • 2019-03-14 15:23
  • 更新:2020-11-30 17:02

「如果我沒有考九十分,回去會被打死!」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成績不好,你們就不愛我了嗎?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人天天到處說不在意小孩的考試分數。

可是,還不是會要看成績單,一樣給小孩壓力……」

當小孩向父母抱怨成績壓力時,這個媽媽這麼回:

考試不是拿來炫耀,更不該作為懲罰的原因。

雖然考試並不客觀,

卻是我用來瞭解你在學校表現的方法。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李佳燕 

 

「你的父母都是醫生,你的成績怎麼會這樣?」

 

「唉,你的父母都是醫生,

你的成績怎麼會這樣?」

兒子無奈地告訴我,老師對他說的這一段話。

 

醫生之子

身為醫師之子,兒子竟然還得承受父母職業的壓力。

不過,這是許多同業的宿命。

我對兒子說:「我覺得很抱歉,也很難過。

我們的職業與你的成績一點關係也沒有。

你是你。醫生沒有什麼特別,

也只是不會殺人越貨的一種良民罷了。」

 

可是,我知道,

曾經有住在醫院宿舍的醫師之子,

因為高中沒有考上第一學府,

孩子的母親覺得面子掛不住,

因此全家搬離開宿舍。

也曾經有成績全校翹楚的醫師之子,

一心一意想讀經濟系,

但學校老師、主任紛紛出馬,親臨府上,

苦勸孩子改變心意。

希望他能以醫學系為志願,為校爭光。

 

整個社會,對「醫師」充滿迷戀般的崇拜。

連自小以「玩耍」為首要志業,

爺爺是醫師,爸爸是醫師,

身為長孫、獨子的兒子,都感受到了。

 

兒子對我說:

「媽媽,我是不是應該重考?考上醫學系?」

「不必。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適合走的路。

你的爺爺和父親選擇他們要走的人生,

你也只需要選擇你喜歡讀的科系。

每一個人的人生,

各自選擇,與傳承無關。」

我悍然回應。

 

獎不獎無所謂了

從幫兒子選擇「一路玩」的幼兒園開始,

我對孩子學習的期待,其實早已昭然。

我們選擇沒有作業,沒有測驗,

只有認字,沒有寫字。

強調讓孩子從遊戲與動手做中

去學習生活的能力,

並建立與人互動關係的幼兒園。

於是,從沒在幼兒園看過考試卷的兒子,

當他上了小學,初次拿到考卷時,

竟把考卷當成圖畫紙。

在考卷上畫了滿滿的卡通人物,

有悟空、悟飯、達爾、特南克斯……

老師最後給了兒子同情分數──一分,

因為考卷上有寫名字。

 

當兒子拿到作業簿,

他也無法理解這是「使命必達」的任務。

所以如果有五項作業,

可能只完成兩項,便自覺足矣。

晚上九點一到,

兒子準時來到我們的書房道晚安,

說要睡覺了。

而我也毫不克盡職責地

與兒子同步看待學業表現。

以至於有一回月考考完,

安親班的老師告訴我:

「你兒子這次的月考成績退步了。」時,

我竟然不小心吐露實話:

「什麼?他們什麼時候月考?」

安親班老師以不可思議的表情望著我,

最後,極挫敗地說:

「你……媽媽怎麼當的?」

這樣的小學生涯,到了畢業典禮,

阿嬤、表弟、堂弟,

當然還有我們夫妻都歡喜盛裝參加。

在典禮上,一個個小朋友都上台領獎,

各種巧立名目的獎項紛紛出籠。

最後坐在台下,只剩零零落落,屈指可數的小朋友,

包括我那依舊露齒開心微笑的兒子。

我想應該是再創意十足的老師,也黔驢技窮,

沒有獎項名目可編了。

 

不過,也曾經是小學老師的阿嬤疼孫心切。

她走到導師面前,建議老師:

「你們怎麼沒有善良獎?

我的孫子最善良了。」

典禮結束,我們一群人浩浩蕩蕩往餐廳前進,

歡欣鼓舞為兒子慶祝。

獎不獎無所謂,

「小學畢業了」

才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 

 

 

零鴨蛋的考卷

在十二年國教中,

填鴨填到最畸形、變態的三年,

非國中莫屬。

每天都在考試,而且不只考一科。

有時一天下來,考了八張考試卷。

連校運會當天,最後一堂課,

還得把學生留下來考數學,才肯罷休。

考得我們母子倆對考試都已麻木不仁。

 

有一回,兒子拿了一張空白,

只打了一個零鴨蛋分數的考卷回來。

他告訴我的理由是:

「因為那一節課,我已經很累了,

老師一進教室,又要考試。

考卷發下來,風一吹,就把它吹走了,

我累到懶得把它撿回來。」

我聽了,大笑兩聲,也能接受。

於是,趁著開親師會的時候,

我提出建議:

「請各科老師減少平常考的次數。」

孰料,我才剛發言完,坐下來,

四方立即湧來反彈的聲音。

 

「這一位媽媽,你提出這個建議,

實在很沒有常識。

平常考考太少,

怎麼考得上第一志願的高中?

難道你希望孩子考不上好學校嗎?」

我只能鼻子摸著,不再吭聲。

 

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

 

考卷發下來,有時兒子並沒有拿給我們簽名。

只是告訴我們,他請同學模仿爸爸的簽名,

檢查過關了事。

國中第一次月考的成績單,

更是在我曉以大義之下,才有機會窺全貌。

 

自小我們便教導孩子:

「考試成績、訂正、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

因此,當我問及他的月考成績單時,

兒子竟伶牙俐齒地回我:

「有人天天到處說不在意小孩的考試分數。

可是,還不是會要看成績單,一樣給小孩壓力……」

 

我聽了,按捺住內心的竊喜

(這孩子是誰教的?怎麼那麼會說話啊?),

義正詞嚴地回答他:

「因為你只有十二歲,我們當監護人的,

必須好好把你養大,

包括瞭解你在學校學習的情形。

難道你希望我每天跟你去上學,

看你在學校學得如何嗎?

還是我每個月打電話給你各科的老師,

問他們,你在學校學習的狀況呢?

這些顯然都不是好辦法,

所以,我只能參考你的成績單。

雖然考試並不客觀,

卻是我唯一可以憑藉的方法。

 

兒子也注意到有些同學會因為考試名次退步,

而躲在角落哭泣;

有些同學甚至說白了:

「我沒有考九十分,回去會被打。」

當兒子告訴我這些同學的遭遇時,

他的眼神流露諸多不忍。

 

我總是再重申一次:

「考試的目的,是要瞭解你懂了多少,

還有哪一些內容,你需要再加強。

考試不是拿來炫耀,

更不該作為懲罰的原因。」

 

因此,我們會在月考前一晚,

坐在電影院裡,欣賞《海角七號》;

在暑假補考的前一天,我們還在台東玩樂。

 

 

養小孩的初衷

但因為要升學,可想而知,

高中的教育重點,仍是分數掛帥。

高一時,兒子拿了全班第三十一名的成績單回來。

當我看到時,愣了一下,才回神問他:

「你們班上不是只有三十幾位同學嗎?」

「對啊,三十四位。」

「所以,你是全班倒數第四名?」

「對啊,你不是說這樣會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嗎?」

兒子輕鬆一句話,回得我啞口無言。

第二次月考,兒子考了二十八名。

他信心十足地說:

「你看,很快就進步三名了。

不過,我擔心那三位被我擠下名次的同學,

不知道會不會很難過?」

我第一次聽到在台灣爭得你死我活,

只有踩著別人的頭頂,

才能往上爬的教育競爭中,

有孩子會擔心名次落後的同學,

心裡是否會受到打擊。

 

如果一個孩子,

從小沒有被教導名次的重要與競爭的必要,

他可能會是一個更充滿同情心與同理心的孩子。

我深深以這樣的孩子為榮。

不過,當兒子讀到高三時,

他竟然問我:

「媽媽,你到底希不希望我大學考好一點?」

這算是什麼問題?

簡直像是問我:「人需要呼吸嗎?」

兒子說:「因為你從來沒有說過。」

我說:「我希望你考到你喜歡的學校和科系。

因為那可能決定你未來的人生,

以及會相識、相知的朋友。」

 

如果重新來過,我還會這樣養小孩嗎?

我可以斬釘截鐵地回答:「絕對會。」

 

 

看更多教育好文,拉近你跟孩子的距離:

 

本文摘自《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

作者:  李佳燕 / 出版社:寶瓶文化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Planet)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

 

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

文學、教育、視野、生活、後青春。 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寶瓶文化: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文學、教育、視野、生活、後青春。 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寶瓶文化: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