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從「我找工作」到「工作找我」!專家揭 求職必備的 3 方法、6 能力

今周刊出版社

今周刊出版社

  • 2020-03-02 17:03
  • 更新:2021-04-21 14:57

從「我找工作」到「工作找我」!專家揭 求職必備的 3 方法、6 能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

擁有一技之長,在哪個地方都能活得很好,在哪個時代都餓不死,這個技能可以是音樂、體育、藝術、語言、電腦、寫作……未來的職場人,只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一門獨特的能力,有個性,就能讓自己活得很好。

 

文 / 李尚龍 

 

聰明的人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分得清人際關係。厲害的人,不僅分得清人際關係,更能明白自己在職場裡的能力和綜合素質。身在職場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一起來看看這個世界的邏輯。我們先聊一聊怎麼找工作。

 

一、從「我找工作」到「工作找我」

我大學期間參加了一場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時,現場聚集的都是各縣市英語演講比賽前幾名的學生。因此,許多英語培訓機構的HR(人資)在那裡「物色」學生,被選中的人可以直接培訓就業當英文老師。當然,後來我才知道,這群同學畢業後還有的去了外交部、翻譯公司、做了雙語主持人。混得不好的,就像我這樣,當英文老師了。

也就是說,現場不僅有培訓機構的人,也有電視臺、政府部門的人,在那裡選擇優秀的人才。後來,我當了很多次比賽的評審才知道,其實在大學參加的所有比賽、競賽現場,但凡到了夠高的層級,現場都有大公司的 HR 在尋找優秀的學生。包括主辦比賽的這群人,也相當於HR。因為參賽同學的能力強,訓練一下,甚至都不用訓練,就能直接上班。你想想為什麼一個比賽,你不用付錢,或者付極少的錢就可以參加?主辦單位為了什麼?優秀的同學,就是通過這樣的比賽,被曝光,然後成為「獵物」,工作就找上門來了。

所以,為什麼大學四年一定要多參加比賽、活動,因為這些都是去打通校外的資源、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沒有機會參加競賽,或者沒有校園外的資源,那麼,你大學四年考的證書,在你找工作的時候也都是敲門磚。證書是履歷的證據,比如英檢、劍橋商務英語、口譯考試等。這裡稍微補充一點,有人說有些證書就是雞肋,但我覺得,有總比沒有好。畢業後,如果你的履歷上寫滿了高價值的經歷,找工作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尤其是申請國外大學時,當地的招生辦更重視你的履歷。可惜的是,大多數同學到了畢業時,履歷上也只是寫著:「熱愛運動,尊敬老師,愛護同學。」

大學後 盡量有證書可以證明自己

大學四年,一定要讓自己發光,至少要讓自己擁有一項專長,這項專長要有證書去證明,要有獎狀去背書。哪怕是駕照,哪怕是語言能力測驗。證書其實很重要,比如你要徵司機,你是要一個駕駛技術好但是沒證的,還是要一個有駕照的呢?這看起來很世俗,但職場上演的就是成人遊戲,當別人被問「你有什麼證書」時,高手的回答是:「你要哪張證照?」多一張證書,少一句請求。證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能力被激發了,因為你為自己設了一個目標,有目標的奮鬥和漫無目的的奮鬥差距是很大的。

擁有一技之長,在哪個地方都能活得很好,在哪個時代都餓不死,這個技能可以是音樂、體育、藝術、語言、電腦、寫作……如果實在不知道學什麼,建議學一門外語或者練習寫作。《水滸傳》裡最後活得好的,是這麼一些人:安道全,別名神醫,最終在太醫院做了金紫醫官。金大堅,別名玉臂匠,後來,他被皇帝召回御前聽用。最後在內府御寶監為官。還比如寫字的、養馬的……職場講究價值,你的薪水是反映你價值的側面標準,而一技之長就是你立足職場的價值,不可替代性就是你在職場的靈魂。

 

二、你的價值由什麼決定

我們公司原本位於首都鬧區,那裡的房價一坪四十多萬,當然,比那裡更貴的是市中心的文教區。為什麼這麼貴呢?是因為那裡的土地貴,還是磚頭貴?不是,地是一樣的,磚頭也不是黃金、大理石。僅僅因為那裡是商業區,那裡有學校,那裡更方便,那裡象徵著更好的生活。

所以一個點的價值往往不是由點本身決定,而是由點所在的坐標系決定。同理,一個人的價值也不僅僅是由一個點決定的,也不是從你父母、老師口中得知你是否優秀,你的優秀程度,是由一個系統決定的。傳統的職業價值坐標系是這樣的:「行業×企業×職業」。這是現在最流行的也是最傳統的職業價值坐標系—美國的管理學家埃德加‧沙因(Edgar Schein)的《職業錨》(Career Anchors)提出的「職業金字塔模型」。按照這個坐標系,我就是教育行業的,現職考蟲網,職業是老師。

再詳細地分析一下,如果把沙因的理論比喻為一個社區的話,你可以想像以下情境:一張地圖上有很多的社區,一個個相鄰在一起。社區就是行業。在社區裡面有很多的樓房,樓房就是公司,他們都有三層,分別代表公司的三個層次:底層是執行層,也就是員工層;中間是營運層;頂層是決策層,也就是主管層。大的樓房是大企業,小的樓房是小企業。在這樣的模式裡,發展管道是非常明確的,你按照這個模式就能找到自己的價值。第一步,你要選定一個行業,也就是選擇一個社區。第二步,在行業裡面選定一棟好樓,最好是豪宅、別墅;也就是選擇一個發展潛力好的大企業。

為什麼要選擇大企業呢?因為你在大企業上升的可能性更大,機會更多。你能獲得更多的人脈資源,甚至有更好的制度回報。如果可能,畢業後請一定首選大公司,你的眼界、人脈都能讓你下一份工作達到一個高度。為什麼早年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盡出人才?因為這些人才被放在了同一個圈子,潛移默化地互相比拚。

接下來,大家都努力向上發展,能去二樓的去二樓,能去三樓的去三樓,萬一你卡住了,到不了三樓,比如你體力不夠,比如有人壓制著,怎麼辦?待在這裡等退休;或跳到一棟小一點的樓房裡面,嘗試去它的三樓。這就是跳槽,從大公司的小職員跳槽到小公司當大職員。我有個雙胞胎姐姐,她第一份工作是在路透社當記者,你們都聽過路透社,但薪水不高,後來她跳槽去了一家我沒聽過的外國新聞公司,薪水顯著提升。

傳統的行業價值坐標系正在瓦解

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種傳統的行業價值坐標系在許多地方正在瓦解。比如,你怎麼定義我這種既是老師,又是作家,而且兩條線幹得都不錯的人?你又怎麼定義自由工作者,他們應該在哪個社區,哪棟樓,第幾層?所以,這個世界正在變化,你不一定要住在社區裡了,你可以住在空中樓閣俯瞰這些社區,你可以成為快遞員穿梭在許多社區中。

 

職場變化的三個原因

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三個原因:

1.公司壽命變短,員工心理轉變

現在的大樓動不動就坍塌,更別說你還想待在哪個房間一輩子了。也就是說,公司變數極大,前段時間我解散了我的龍影部落工作室,成立了李尚龍工作室。我去註銷公司,承辦的業務員和我說:尚龍老師,現在註銷公司要排隊,因為太多人排隊,註銷公司的錢比註冊公司的錢還多。現在,大都會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一年,整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二‧九七年,世界排名前五百的平均壽命是四十年,世界排名前一千則是三十年。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一個人從二十五歲開始做到六十五歲退休,正好工作四十年—代表你一畢業就創業,一創業就剛好把公司經營成了世界前五百強,你退休那一天,公司正好倒閉,你剛好失業。可是你有那麼好的運氣嗎?這個世界的工作已經沒有穩定可言,只有變動才是唯一的穩定。

2.行業變化快,沒有邊界

行業之間不停地在跨界—也就是說,社區和社區之間的門早就連通了。一個作家,同時還可以是老師。一個英文老師,同時可以是健身教練。一個編劇,也可以表演脫口秀。在今天你會發現,搶你職位的可能並不是你樓下的那個人,也不是你隔壁那個人,而是其他社區跳過來的人,因此行業也變得沒有了邊界。比如柯達公司當年打死都沒想到,是數位公司打垮了自己;數位公司也沒想到,是諾基亞打死了自己;速食麵品牌沒想到打敗自己的是美食外送;小偷沒想到打死自己的是行動支付。跨界成了正常的事情。甚至跨界打劫也再正常不過。

3.人們更關注新的職業坐標

原本的坐標系發生了變化,在網路時代,個體逐漸從組織裡面慢慢解放出來,以自己為中心建立了一個新的職業坐標系。全新的職業價值坐標是這樣的:圈子、能力與特色。新職業價值體系一旦出現,個人的增值策略肯定也會發生轉變。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這個世界,透過拍主管馬屁來提高自己的樓層這種事情,在新創公司越來越難了;靠關係進入活力四射的新創團隊,也越來越難。因為你能力不足,放在哪兒都沒用,為公司造成的損失誰都承擔不起。

當然一些許多體制化的公司,還是上面那個坐標系。所以我建議,如果你希望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第一份工作,建議你去找一個沒那麼體制化的工作,至少不會因為主管一句話決定你生死的活力型企業。因為主管有可能今天高興,明天不高興,你的升職加薪如果只是依靠主管的一句話,是很危險的。你的價值若是由市場決定,就會好很多。所以,要提高自己的圈子、能力和特色,讓自己就算離開體制,也能活得很好。

提升競爭力的三方法

按照圈子、能力與特色這個法則,推薦各位三個方法:第一個,持續放大自己的影響力;到更好的圈子裡去。第二個,持續提高自己的能力與專長,變成一個大神。第三個,持續宣揚自己討人喜歡的特性。未來的職場人,只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一門獨特的能力,有個性,就能讓自己活得很好。以前我們把能力存在組織裡,我們走進體制、工廠;後來我們把能力存在錢裡面,存在消費裡;到今天我們可能有機會把自己的才華存在圈子和能力、特色裡面。

4.再分享三條實戰技巧

第一,要走出去,發展自己的圈子,同行圈子甚至是不同的圈子。從現在開始,每個月至少跟自己「弱關係圈」的人見面三次。什麼叫「弱關係圈」?就是不常見面的朋友。對於大學生來說,每個月至少應該嘗試跟不同學科、不同學校的同學、學長學姐、老師交流,打通自己的圈子。舉個例子,我是個作家,當然作家圈經常有聚會。但我還經常約一些其他圈子的人,我的好朋友程一、小白這些人都不是作家圈的,他們屬於主播圈、主持人圈。我們幾乎每個月聚一次,互相交流,資源分享,他們出書,我會為他們推薦出版社;我出書,就可以去他們那裡做一場活動。這樣互動讓我們關係更近了。人要有自己的圈子,也要擴大自己的圈子。

持續提高自己的能力。當我們進入一個圈子,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1.有什麼事,是我在這個圈子裡的能力占優勢的?、2.有什麼事,是我在這個圈子裡面不可替代的?、3.有什麼事,是我真正感興趣的?如果你能找到這三者的交集,就一定要去做,並且做到極致。

 

第三,放大你的特色。

這是一個個性化的年代,一個人最大的險,就是身為一個毫無特色的人。大家提到你,根本不知道你是做什麼的。你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在職場中創造自己的人設。比如老師這個行業,被人記住的老師,並不是他講得多好,因為你很難衡量什麼叫好,什麼叫不好;被人記住的老師,都具備自己的特點和人設。當面目模糊的「專業人士」越來越多,人們就只記得有特色的人,甚至有時候,特色都能成為一項專長。你進入職場後,一定要思考:我有沒有屬於自己的人設。但在生活裡,最好拋棄人設,因為你是有血有肉的人。

 

提高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

對於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應該做點什麼呢?比如,現在考駕照,會不會在以後的職業市場增加你的競爭力?不會。因為,它還不如熟練地使用各種叫車軟體來得有用。我們這代人一定要接受這個事實:機器真的已經在很多領域比人強了。今天,你會發現司機的工作已經部分被機器所替代。以前一個計程車司機,他需要會開車、會認路、會收錢,但到今天他只要會開車,認路的事情交給APP,算帳的事情交給平臺就好。甚至有一天,司機這個職業也可能會完全消失。機器變得這麼厲害,那人該怎麼辦呢?第一,你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機器無法替代的少數人。第二,你應該選修一些機器無法替代的技能。

丹尼爾‧平克在《未來在等待的人才》裡提到一個觀點:世界已經從過去的高理性時代,進入一個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時代,有六種能力是非常稀少且重要的。分別是:設計感、同理心、說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娛樂感、意義感。

設計感

設計的本質是創新。也就是說,優秀的設計總是創造出一種新的解決方式,讓事情得以順利進行。比如說蘋果被認為是全球最有設計感的公司,好的產品首先是設計好看。包括一本書的封面,要讓人看到就產生擁有的欲望。前陣子我參加了一場演講,主題是關於未來的出路,遇見了據說是設計界大咖的莫康孫老師,他說了一句話:未來的設計都可能會被機器替代,所以,我們必須設計出上帝般的作品。

同理心

這是一般人特別缺乏的能力。一個人受傷了、摔倒了、被家暴了,甚至他的孩子遇到了傷害,許多人看到這樣的悲劇,第一反應竟然是:幸好沒發生在我身上。同理心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甚至思考得比別人更深入。關鍵在於是否和別人的感情同步,是否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比如你在網路上看到一些寫得好的文章,正是你平時特別想表達但卻表達不出來的,表示那位作者很有同理心。所有偉大的產品經理都有同理心;任何一個行業的高手都具備同理心。

說故事的能力

所有厲害的暢銷書作家、好的導演、編劇……都是說故事的高手。商業領袖也得會說故事,你看賈伯斯、馬雲,全部是講故事的高手。現在融資的時候,也有人會經常說:把你公司的故事講給我聽。把一個商業化、複雜、難懂的事情,講成誰都能懂的故事。這個技能十分重要。推薦一本書,叫《故事的解剖》( STORY ),羅伯特‧麥基( Robert McKee )寫的。它是每個作家、編劇的「聖經」。

整合事物的能力

你認識很多人,擁有很多知識,這都不算厲害,關鍵在於你怎麼運用。換句話說,你怎麼把資源整合到一起?在電影圈,做這件事的人叫製片。你認識這個導演、這個編劇、這部原著,然後把這些人放在一起,你就有了一個「成果」。在公司,這種人叫產品經理、專案經理。搭配、整合資源的工作,機器是做不了的。

娛樂感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讓你覺得好玩的能力」。玩樂是人類的天性,比如「俄羅斯方塊」,是款很傻氣的遊戲。這款遊戲沒有任何目的,它唯一的目的就是看你怎麼死。即使這樣,人們也願意一直玩下去,因為你享受玩的過程。又比如《超級瑪利歐》,這款遊戲上手就能玩。今天如果你是做產品的,你的產品要會跟人玩;你是一個做創作的,你會跟創意玩;你是個做營運的,你就要和顧客玩。

這裡推薦一本書,亞當‧ 奧特( Adam Alter ) 的《欲罷不能》( Irresistible ),書裡說,上癮體驗背後的六大誘導因素分別是:誘人的目標、積極的回饋、毫不費力的進步、逐漸升級的挑戰、未完成的緊張感、令人癡迷的社會互動、意義感。有一本書,叫《活出意義來》(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人只有為生活和工作賦予意義,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靈魂。一份工作,沒了意義,賺多少錢都很難受。總結一下,未來的人,可能需要這些能力:設計感和說故事—產生影響力;同理心、整合能力和娛樂感—提高能力;意義感—放大你的特色。

當有人將這六種東西整合到一起—他就是一個會講故事、能跨界、理解人、有品味、好玩有趣、有所追求的人—他將是一個極為強大的人,用《未來簡史》( Une brève histoire de l’avenir )的話說,叫「神人」。過去理性技能較多的是:電腦工程師、會計師;今天感性技能較多的是:旅行者、設計師、產品經理、Vlog 導演。具備六種高感性能力的人會在未來更加值錢。在一個機器越來越強的年代,什麼樣的能力是最厲害的呢?答案有兩個:超越機器的能力,以及能夠跟機器協作的能力。這也就是你努力的方向,期待你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

 

更多職場面面觀,好文推薦你:

 

本文摘自《沒有退路,才有出路》,作者:李尚龍、出版社:今周刊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Stella )

今周刊出版社

今周刊出版社

今天的投資 就是你未來(明日)的收穫 書本是你最大的資產 以專業的視野 開拓豐富且充實的人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list-content-80431

今天的投資 就是你未來(明日)的收穫 書本是你最大的資產 以專業的視野 開拓豐富且充實的人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list-content-8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