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振誠,國中就獨自從彰化北上到台北念書。身為長子,一肩扛起家裡的經濟,一畢業就到餐飲業龍頭王品集團上班,還透過考核,得到全集團接待員第一名!後來因為爸媽都得了癌症,所以回到家鄉與弟弟一起開果汁店,只為了就近照顧父母...沒想到最後,工作沒了、店沒了,龐大的負債壓得他喘不過氣,他自己更是多次想自殺....結果就在過了 2 年後,他現在到底在做什麼?又為什麼笑得這麼開心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以下由記者採訪,詹振誠親自口述...)
小時候衣食無缺,無憂無慮 直到 12 歲,爸爸被診斷 口腔癌...
因為家裡經商的環境,我在小時候曾有過衣食無缺的快樂生活,但爸爸在我小六時被診斷出得了口腔癌,讓家族的事業不得不停擺,父親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而家裡的氣氛從原本的安樂無憂,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中。
那時的我 16 歲,考上台北的專科學校,就讀建築設計科,便開始了從彰化北上的就學生活。除了讀書以外,也因為在專科時期爸爸的病情最為嚴重,身為長子的我,漸漸的將養家的責任移到自己肩上。
高中開始到餐廳打工 扛家計,也逐漸對餐飲業產生興趣
在經濟壓力下,我開始了半工半讀的忙碌生活,抱著有機會就去嘗試的心態,一開始為了學習銷售技巧,做過房仲業,之後才固定在複合式咖啡廳打工,雖然起初接觸餐飲只是單純因為職缺較多,但漸漸地,我覺得可以滿足顧客的需求,讓顧客心滿意足並帶著愉悅的心情離開餐廳,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於是便也慢慢摸索出對餐飲業的興趣來。
遭王品主管譏諷身材...讓我下定決心,要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
畢業後,憑著在餐飲業界的工作經驗,我進入了台灣餐飲連鎖品牌龍頭的王品集團。儘管先前有打工經驗做為基礎,但服務業的辛苦,仍讓剛成為正職員工的我相當不適應。那時在壓力之下,我的體重曾一度突破 100公斤。某一位主管就曾在工作場合說:「你的身材這樣,為什麼不減重?你難道不知道服務業是需要「色香味」俱全的工作嗎?」面對這樣的嘲笑,我的心裡很難受,卻也暗自對自己下了決定:「或許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外在,但是我可以更加精進我的專業能力啊!」於是不管是上班、空班或休假時間,我總是會抓住每個學習的機會,不斷從旁觀察前輩做事的「眉角」,也在適當的時機主動發問,希望能盡快累積出最多的專業。
親友都認為我「端盤子」沒前途...
出社會後,彰化老家的親友們都對我抱著高度期望,但在他們眼中,我的第一份工作竟是「端盤子」,無止盡的碎念與指責隨之而來,但儘管如此,我依然堅持對自己說:「端盤子,也是一種專業!」我不斷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支撐著自己的信念,有一天,公司的公告單下來,原來集團每季都會有個接待員考核,而我想抓住證明自己的機會,決定要努力拚一拚!
我抓住機會,最後得到全集團 接待員考核第一名!
在準備考試過程中,只要一空班,我就抓緊時間收集顧客抱怨案例,詢問主管為何事件會這樣處理,每個案例去一一排解,搞懂事件的 SOP(標準作業流程),為了測試自己可以做到甚麼程度,就連下班時間也不放過,我請主管當客人抱怨,做實際的演練來訓練膽量。記得有一次,主管扮客人時有整整十分鐘不說話,但是總不能跟客人大眼瞪小眼吧!所以我從很多方面來切入不同的話題,讓他願意跟你說話,回想起來真的是蠻特別的一次經驗,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後來當我知道自己是全集團的接待員考核第一名時,獲知成績的那刻終於忍不住掉下眼淚,因為這個淚水背後那麼多的辛酸過程,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知道媽媽也得癌症後,為了照顧家人
我辭職回台中和弟弟經營 健康果汁店
經過餐飲集團的洗禮之後,在出社會的第 3 年,我心想飲料店的客群又更加廣泛,從中老年人到小學生都有,必定可以學習到更多新的事物,於是我輾轉到了連鎖飲料產業,擔任直營店的督導職位,最高紀錄手中曾同時掌管 7 間店。這段時間也發現了只有實務經驗還不夠,我便開始尋找更多的專業課程來幫助提昇能力,心中有個小小的創業計畫也漸漸萌芽。因為國中畢業後就離家,當了許多年的異鄉遊子之後,我一一檢視自己在外地工作的學習經驗,應該足夠回到家鄉創業開間小店了,跟家人討論後,便回到中部創業。一開始選擇了門檻低的飲料店,其中又因為爸媽皆得癌症的關係,我開始發現原來健康是那麼地重要,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健康路線的蔬果汁店。
沒想到...創業沒那麼簡單,
果汁店只撐 3 年就黯然結束,我一度想離開這個世界...
可惜在我創業期間,台灣剛好遇上了塑化劑風波,大眾消費外帶飲料的意願大幅降低,讓這個即使是主打健康天然的蔬果汁店也沒能度過危機,尤其是當時僅憑著自身的存款單打獨鬥,沒有詢問專業團隊來規劃品牌的情況下,我的三家店就在三年內便黯然歇業。我深深體會到創業不如想像中簡單,除了耗上許多精神和金錢去摸索,在經濟壓力下歷經許多低潮,嚐盡社會間的人情冷暖,親人生病、經濟壓力接踵而來,讓我一直很想離開人間...所幸家人的一路支持,才沒有做出讓自己後悔的傻事。
為了償還 創業失敗的龐大負債,我告訴自己:必須重新開始!
經歷家道中落、創業失利又背負著龐大債務之下,當時疲憊不堪的我曾想過要放棄自己,但在某個安靜的深夜,我徹底的失眠了,在那天夜裡,我認真與自己對話,思考著十多年來走過的歷程,內心湧出一句話:「我可以對不起任何人,但就是不可以對不起自己!」我知道必須讓自己找回信心,用樂觀面對一切,並且重新設立了新的目標:「用自身十年的所學經驗,幫助有需要的人成為服務產業的講師及顧問。」
我開始拿自己的經驗 幫助有需要的人!
隔天我開始透過任何有關服務業的管道,找尋適合的服務產業訓練及證照課程,起初先在一間廣告公司從基層學起,並報名了連鎖體系服務品質管理師、GSP 課程訪查員證照等相關課程,參加卡內基訓練課程,訓練口語表達、人際溝通、肢體表達課程與提昇自信等等。那三年,我把當時身上僅有的積蓄拿出來做最後一搏,除了上班外,也專心當學生,讓自己在擅長領域中,更加圓融純熟。
找回對服務業的熱情 一步一步往前走
現在的我職業是專業講師,針對企業文化,量身訂做服務業教育訓練課程,包括門市輔導、連鎖加盟總部建構、加盟流程與品牌SOP製作,傳授品牌服務專業等等。「雖然我還不知道這個選擇,是否能創造出社會所謂的成功,但我已經確定自己要天天抱持著『做你所愛的,愛你所做的』 信念,用樂觀找回學生時期對服務業的熱情,紮實的一步一步往前走,這就是我自己的成功。」
這位沒有家世、沒有人脈、沒有學歷,靠著一股對餐飲業的熱愛,詹振誠在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領域衝刺著,相信是當初在最低谷的自己所料想不到的,看著他 樂觀態度、堅持到底的模樣,相信在人生低潮中轉念的他,回過頭看這一切,過程中的艱難 都是值得的!因為:「做你所愛的,愛你所做的」。最後讓我們給這位 在服務產業貢獻的講師詹振誠,用力地按個讚吧!
看更多生命故事,提升自我價值:
- 爸爸失智、離世,都無法陪在身旁… 他從警 20年揭背後心酸:我為人民服務,那我爸誰來照顧?
- 台大博士白天教書,晚上號召街友 夜市擺攤:沒人是自願流浪,台灣的「社會危機」你可看見
- 在建中當最後一名,被老師看不起… 他4年後拿全國冠軍雪恥:找到喜歡的事,把它做好,比成績更重要
- 為了生孩子變胖,卻成為前夫外遇的藉口… 她戴起面具,寫下悲傷故事:婆婆還說前夫是對的
- 一個人的重生,是用另一個人的死亡換來的⋯ 器官受贈者的真心話:「該悼念或喜悅,我不知道」
本文為 CMoney 團隊採訪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詹振誠 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