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只有魯蛇留在小鎮?
看看「不怕無聊更愛玩」的熱血林家宏,
如何用路跑翻轉小鎮,
讓竹子重新進入生活裡。
文│高嘉鎂,攝影│鄭名娟
全台灣368鄉鎮市,
都有著一樣的面孔:
遭逢天災、產業轉型、交通幹線改道,
工作機會沒了。
看看殘酷的數字,內政部統計,過去10年間,
除了大台北、大台中人口大幅增加,
雲嘉南、花東、高雄山區等,
人口流失嚴重程度甚至到30%;
每10人就有3人離開找機會。
當所有人都認為「偏鄉」不再有希望,
在資源0甚至是負的情況下,拚命往外跑。
有沒有一種聲音說:
「往外跑是一種選擇,但有沒有另一種可能,
是相信『往內跑』才是藍海?」
竹山,這個小鎮就跟全台其他367鄉鎮一樣,
塑膠工業取代竹木業,
921地震帶來嚴重災情,人口只出不進。
但是在這個
「晚上9點過後拿著機關槍在鎮上掃射,
只會打死野狗」的寧靜小鎮,
最近竟出現有人帶在地大人小孩,
一起「夜跑」!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帶頭年輕人33歲,
他的行動力遠超過你的想像。
從30-40人的「竹馬之友慢跑步」臉書社團,
到速速募集4、5萬資金辦第一場路跑,
到「愛,跑進小鎮」千人路跑,
再到募集愛心餐的「愛熱血星光夜跑」,
愈搞愈大!
在小鎮不要說千人,
2、300人不因選舉聚集在街上,
可是從沒想像過的事。
年輕人想:
「山不轉就路轉,想不通就路跑!」
讓人彷彿看見「往島內跑」的希望,
這個超樂天的人就是林家宏。
跑出「偏鄉」的框架外
因為父親年邁而回家的林家宏,
身為竹藝社二代,曾是職業軍人,
退伍後在台南做潮T創業,
最擅長辦行銷活動。
不過這些經驗用在翻轉自家產業,
卻被老爸打槍,「辦活動有什麼用?」
體力好又閒得發慌,鄉下青山綠水人又少,
不如就來跑步吧。
跑著跑著,大家開始注意到,
小鎮無聊的晚上,怎麼有人天天跑步?
好奇心讓很多人跟他夜跑,
還變成全鎮每週三、六的盛事。
你說跑步到底有什麼用?但誰也想不到,
這些在旁人看來白忙一場、
沒賺到一毛錢的事,
卻替林家宏賺到意想不到的「人脈」。
回家吧!年輕人們
看似無聊的舉動,卻讓死寂的小鎮復活了。
離開家鄉到都市的人總想著「回家」。
可是要如何相信在沒有資源的地方,
自己可以創造自己想做的工作、
過想過的人生呢?
寂寞小鎮因人口外流更寂寞,但林家宏說,
為什麼不能喚醒自己的搖滾精神,
甚至找回想回家的人?
「在自己覺得無聊之前,就想辦法去改變」。
1 只有魯蛇留小鎮?
機會只有自己能創造
回鄉,與其悶在家羨慕別人,
不如自己創造機會。
看似沒意義的小舉動,
竟成為死寂小鎮復活的契機。
原來偏鄉不是零資源,
竹山的資源就是「人」,
只要有人就能創造藍海。
「沒有人做就當第一個;
沒有資源,就想辦法賺!」
2 小鎮資源0甚至負?
別被傳統成功框住
竹山難道就這樣一直沒落下去?
林家宏重新提出「100種竹生活」,
踏出家門整合雷雕廠、竹木業、刷毛店、
餐飲業、旅館。
沒落的竹棒針透過「手心織事」品牌,
讓更多人參加織毛線體驗。
他還想到竹子能開創竹牙刷,
品牌「元氣牙刷」還要推微工廠體驗。
3 翻轉小鎮?做中學、摔中強、失敗中提升
回鄉第4年,挫折太多,
但翻轉竹山的方法沒有別的,
就是「做中學、摔中強、失敗中提升」,
才有成功可能。誰說回鄉就是失志?
從路跑回竹山二代創業,
難道不是件搖滾的事?林家宏的搖滾,
在寂靜小鎮開創不止100種生活可能。
最近他的二兒子誕生,林家宏說,
小朋友的哭聲就像一種希望,
哭聲裡你彷彿可以看見竹山的未來,
這個百年前曾經繁華的新未來。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