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我們常以為,故意「與眾不同」,
不過就是在吸引人注意的一種手法而已。
感覺蠻差的。
如果你想討人喜歡?應該是投其所好,
絕不是「與眾不同」。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充斥在生活的廣告,真的 會受喜愛嗎?
最近看到一篇行銷方面的研究,
登在《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徹底顛覆了一般人的想像──
此論文原本在討論現代的「廣告危機」,
因為廣告真的太多太多了,
30秒後面接著30秒,
報紙一頁一頁,網站一個banner一個banner的換,
這些五顏六色、七色八彩的廣告,
將消費者的「眼睛」已經弄到很累很累,
它在研究,現在人們被廣告「轟炸」之後,
真的還會喜歡任何一則的廣告嗎?
結果,有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新發現:
學者請來一群實驗者,將他們分成很多組。
第一組叫做「同性質廣告組」,
他們先看一個越野汽車品牌(Hummer)的廣告,
然後再看Mountain Dew的廣告。
而第二組「異性質廣告組」
則先看一個沒有野性的品牌Honda Pilot,
接著再看Mountain Dew的廣告。
看完之後,兩組狀況相同,沒有特別的差別。
二倍速比對,看出端倪...
有趣的是接下來──
接下來,學者找來下一批實驗者,
同樣分成兩組,讓他們看以上的廣告,
唯一差別是這一次他們將廣告放成「二倍速」的播放,
讓這些消費者根本沒有時間看清楚,
只能在匆匆忙忙之下,很快的瞄過這些廣告。
驚人的結果發生了。
學者發現,最後那個「異性質廣告組」的實驗者,
竟然比其他組,
都還要更想買下Mountain Dew這個飲料來喝!
這個結論的意思是說,
在這個被資訊轟炸得太嚴重的時代,
人人根本沒時間去瞭解任何事情,
這時候,
如果我們想推廣一個產品,
最好不要和其他產品的個性 太相近。
最好是能「與眾不同」!
也就是說,
「與眾不同」並不只有吸引人注意而已,
原來,在這個忙碌的時代,
如果「你」是與眾不同的,
可以幫助你提升在對方心中的「好感」,
讓人更想「親近你」。
科學家將此發現稱為
「dissimilarity advantage」不一樣優勢。
真的嗎?
想一想,好像有點道理。
想想,我們忙碌的上班期間,
沒時間和很多人講話,
但這時候,如果有一個人,
真的很特別,除了你會特別注意他/她,
也會對他/她產生一種「好感」;
你愈忙碌,
愈想和一個非常不一樣的人親近
──你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當你參加交友活動,
形形色色的人,
大家都拚命的說話、社交、換名片,
只有一位,非常非常的安靜、一句話也不講,
不但吸引到你的注意,最重要的是,
你突然覺得和她說話,感覺特別好,
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別讓忙碌讓我們變成同質性的人,
你愈怪,愈能讓忙碌的人愛上你。
所以,愈忙碌,就愈應該繼續記得你是誰、
叫什麼名字、與眾不同在哪裡。
好好利用「不一樣優勢」(Dissimilarity Advantage):
在高速職場時代,特別的人,比較容易出頭天!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Mi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