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CMoney 顧問 Mr.Market 市場先生
有一個小男孩
10 歲時向全家人宣布:
他在 35 歲之前
會賺到 100 萬美金!
當年的幣值換算
相當於現在的 3 億台幣
這個男孩的名子
每個人都聽過,他就是股神巴菲特
他誇下海口時是 1941 年
但到了今天 ...
他已經是全世界排名第二的富豪
(在他捐出 99% 財產之前)
2016/4/30 是巴菲特
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
許多人會問他關於環保
環境、教育、能源的議題
毫無疑問 現在的他
是全美最有影響力的人
那當年他是如何辦到的呢?
趕緊來看看吧 ...
(贊助商連結)
第一步:
了解複利的力量
以及 累積資本
10 歲時
巴菲特第一次參觀紐約證交所
巴菲特的父親是個營業員
那個年代是美國
大蕭條時期,股市十分低迷
這次經驗他學到了一件事
就是了解到複利的力量
同時也體會到一件事:
現在有的資金太少了!
在理解到投資需要資本以後
巴菲特找到了一本書
《1000 種賺進 1000 美金的方法》
他最喜歡的是書中一個
用體重計賺錢的概念:
「幫別人量體重
收取每次的使用費」
乍看之下好像沒甚麼特別的
但他體會到的是「如何用資本獲利」
看完之後,10 歲的他 ...
對家人朋友宣布自己
會在 35 歲前 存到 100 萬美金!
第二步:
實際開始投資
學習投資經驗
11 歲時
巴菲特拿了自己和姊姊的錢
開始買進人生第一張股票
就像大多數人一樣
他並不清楚自己 為何而買
這檔股票買在
38.25 美元,只買了 3 股
當股價下跌到 27 元時 ...
不但他自己緊張
他的姐姐比他更緊張
後來市場反彈,股價漲到 40 元
他們小賺一點就賣出了
結果後來股價一路漲到 202 元
經過這次的經驗
巴菲特學到三個教訓:
1. 不要老是想著買進的股價
2. 不要不經思索就急著賺小錢
3. 除非很有把握
否則不要為別人的錢負責
第三部:
努力累積資本
高中畢業就存下第一桶金!
那之後,巴菲特就全心投入在存錢上
14 歲時
他就存到人生第一個 1000 美金
(當時 1000 美金的購買力
相當於今天的 30 萬台幣)
同時他也不斷尋找各種賺錢機會
包含賣撿來的高爾夫球
投資五金行、買農地
曾經他和朋友合夥
放彈珠檯在理髮店
讓客人在等待時 可以投幣玩遊戲
而他將賺到的錢
投入購買更多的彈珠台
和更多理髮店合作
從這次的經驗
他學到一件事:
「資本會為主人工作!」
在高中畢業後
他已經存到大約 5000 美金
以今天的幣值來看
大約是 160 萬台幣
已經存到人生第一桶金!
而當時是 1946 年
一般人年薪大約是 3000 美金
你猜猜巴菲特 後來幾歲
存到 100 萬美金呢?
答案是:32 歲!
當時他已經在管理一個
720 萬美金的投資組合
而其中巴菲特自己的的資本
就超過 100 萬美元!
不要羨慕別人的富有
其實巴菲特人生中的快樂
與一般人沒有不同
在股東大會上
有人提問到:
「請問巴菲特,回顧你的一生
你認為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
巴菲特的回答是:
「吃喜歡的東西
照喜歡的方式去過
跟喜歡的人在一起」
「很幸運的能跟查理成為合作夥伴」
「唯一後悔的 ...
可能是走紡織業(笑)」
買下波克夏紡織廠
是他認為人生中最失敗的投資之一
(這間紡織廠直到最後 經營都沒起色 ...
只能不斷的關閉紡織業務 轉為控股公司)
查理蒙格:
「比較後悔的事 當時沒有變得
更聰明、更快一點成功」
「92 歲還有很多精力工作 很難得」
學投資的關鍵:
不只是賺多少,而是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也許你會看到很多人賺大錢
但不要被其他人影響
那也許只是隨機致富陷阱
投資不是只看賺多少
而是要培養自己
有獨立思考能力!
別把投資放在
共同基金或避險基金!
如果不知道如何投資
就把錢放在「指數型基金」
巴菲特認為
投資在一般的共同基金或避險基金
在好的年頭經理人分走大量的利潤
而不好的年頭基金也不承擔任何風險
因此這不是一種最好的投資
如下圖
可以看出 8 年來累積的報酬率
指數型投資的總報酬率
幾乎是避險基金的 3 倍
看完股神的故事
現代的年輕人
你應該要如何投資?
從股神股市我們可以學到幾件事:
1. 理解投資概念,越早開始越好
2. 投資不是只靠理論
從實際投資中能體會到更多
3. 努力累積資本很重要
不是只有打工,而是要尋找
各種可能的機會!
延伸閱讀:
1. 分享一個提高財商的遊戲:
一個影響我10年的遊戲【現金流】
2. 學習理財第一步:
看懂【現金流】!原來你的薪水永遠不夠用,背後的真相是…
3. 學投資該看那些書?
分享<我的投資書單>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百萬財金部落客,6年期貨程式交易經驗,目前在軟體業從事於財金軟體研發工作。證券分析之父葛拉罕的「Mr.Market市場先生」,暗示投資人,應該將自己的情緒與判斷,獨立於市場之外。因為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等…特別有興趣,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認為統計數據是最能客觀認識市場的一種工具。
部落格:http://www.rich01.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看巴菲特2016股東會線上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