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House123 邱愛莉
一般人的理財
只做到「收入>支出」,
就認為是成功了
但這只是讓你
不至於入不敷出
卻無法創造更多的財富
怎麼在「有限的收入裡」
做到不透支、賺更多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六個帳戶」儲蓄法,
和「個人財務報表」
是我的好幫手:
a. 「六個帳戶」儲蓄法
這在之前一章已經講過,
詳情可以看這裡,
主要是將你的收入按比例分成
1. 財務自由帳戶 ( 10% )
2. 長期儲蓄帳戶 ( 10% )
3. 教育訓練帳戶 ( 10% )
4. 休閒娛樂帳戶 ( 10% )
5. 貢獻付出帳戶 ( 5%-10% )
6. 生活支出帳戶( 50%-55% )
讓你賺錢、存錢、花錢出去玩
都可以維持比例上的平衡~
b. 個人財務報表
許多人聽到「財務報表」就皺眉頭,
感覺需要深奧的會計
或財務知識才能上手。
其實,沒那麼複雜。
個人的財務報表
只要記錄好兩個東西:
「收入支出表」和「資產負債表」。
Part 1、「收入支出表」
「收入支出表」顧名思義
就是記錄「收入」和「支出」,
以月為單位,
在「收入」的欄位
記錄所有該月的收入明細,
舉凡:薪資、獎金、投資收入等,
都記錄在這裡。
而「支出」,則需要善用
六個帳戶的概念,
先設定每個帳戶的預算,
再記錄該月的實際花費,
比對是否有超出預算。
對我來說,
「收入支出表」最重要的意義有二:
1、六個帳戶的預算分配:
舉例:如果我的月收入是 4 萬,
按照六個帳戶的比例分配,
我要先提撥至少 4000 元
到「財務自由帳戶」,
用來投資定期定額基金
或存起來當預售屋的頭期款。
所有投資的所得盡可能不要動用,
讓本金和獲利維持在
「財務自由帳戶」內,
才能發揮雪球的效益。
同樣的邏輯,
我也會提撥預算到其他五個帳戶,
依照該帳戶設定的目的專款專用。
大家猜猜最容易
花過頭的帳戶是哪兩個?
是的,就是「休閒娛樂帳戶」
和「生活支出帳戶」,
當這兩個帳戶透支時,
往往我們就會去動用
其他帳戶的預算,
如:「貢獻付出帳戶」
或「長期儲蓄帳戶」,
失去預算分配的意義。
2、計算「每月淨現金流 」:
每月的收入減去支出,
即為「每月淨現金流 」。
理財第一目標,
就是:「淨現金流必須是正的!」
如果整個月的收入
都不夠 cover 支出,
更別說存錢或理財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
如果我的薪水才 20 幾 K,
有必要這樣分配預算嗎?
萬事起頭難,
我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
月薪 28000,
付完房租、生活費其實所剩無幾,
但我還是勤勞地記帳,
並節省開銷:
不租套房,只租雅房,
或和朋友合租一整層公寓,
分攤房租;
中午上班自己帶便當,
晚上和室友一起開伙...
雖然每個月還是存不多,
但我們的收入
會隨著工作經歷和能力成長,
只要有存錢的好習慣,
就會越存越多,
而且因為有六個帳戶的妥善分配,
在配置預算做理財的學習時,
也會增加休閒娛樂的預算,
犒賞一下努力工作的自己。
Part 2 、「資產負債表」
「個人財務報表」的 part 2,
就是「資產負債表」-
左欄詳細記錄個人的所有資產,
如:現金、存款、保險(保單價值)、
股票、基金、房地產等;
右欄則記錄個人的所有負債,
如:信用卡、學貸、
信貸、房貸、或親友借款等皆屬之。
「資產負債表」的精髓在於以下三點:
1、只使用「好的負債」,
不使用「不好的負債」:
所謂「好的負債」和
「不好的負債」差別在於:
「這筆負債能不能創造
比利息更高的現金流」。
舉例,如果我買了一輛車,
借了車貸,每個月要還 8000 元,
如果這輛車是我自己開,
這筆貸款並沒有為我創造現金流,
這筆車貸就屬於「不好的負債」。
反之,如果這輛車是出租給別人,
且收租穩定,
每月租金 10000 元,
現金流為 +2000 元,
這筆車貸就屬於「好的負債」。
這是基本的分類方法,
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
以剛剛的車貸為例,
雖然我是自己開車,
車子沒有為我創造租金,
但相較於我不開車的「機會成本」,
包含車票費用、通勤時間等,
可能還是開車划算。
不過,盡管如此,
「好的負債」和「不好的負債」
還是一個值得參考的點,
讓我們檢視負債的種類和品質。
2、優先償還利率高的負債:
如果你有負債,
除了記錄明細和金額外,
記得要將貸款利率記錄在旁邊,
然後想辦法動用資產
或以較低利率的負債
優先償還利率較高的負債。
例如:如果你有一筆信貸
每年利率 8%,
你可以活化手上的資產,
如:房地產增貸
(通常利息約 1.9%-2.3% 之間)、
保單借款(利息約 5%)
或甚至跟親友借款(可能不需要利息),
降低每月支出的利息費用。
對於有動用到循環利息貸款的人,
優先償還這些貸款
更是理財的第一步。
3、善用利息低的
「好的負債」購買優質的資產,
創造增值效益:
許多人以為,
最好的「資產負債表」是只有資產,
沒有任何負債。
不過,如果你有嫻熟的投資工具
每年能為你創造 8%-10% 的
投資報酬率,那麼,
除了用你的存款作為投資的本金外,
也可以利用槓桿:
善用利息低的「好的負債」
來增加你的本金,
創造更大的增值效益。
只做到 收入>支出,
還不如...
讓你的資產年年增值!
有人說,一般人的理財
只做到「收入>支出」,
對於資產負債表毫無頭緒也不在乎。
大部分的中產階級稍微進階一點,
將收入拿去買很多
看起來是資產的負債
(如:利用車貸買車子、
刷卡買名牌包包...),
到頭來資產沒增值,
負債卻一堆。
真正的富人則是
將收入拿去買會增值的資產,
而且不只用收入買,
還善用適度的槓桿來放大本金,
買更多資產,
這些資產會回過頭來
為他帶來更多的收入,
加上預算管理,
降低支出金額,
形成好的正向循環。
當然,
所有的投資一定有其風險,
所以利用槓桿來投資時,
一定要算好現金流,
並保留一定額度的預備金,
避免資金缺口甚至斷頭的風險。
我個人用「六個帳戶」
結合「個人財務報表」記帳 5 年了!
不只對我的幫助很大,
我也將它介紹給我的家人使用。
在有限的收入裡,
創造無限的財富!
讓你越花錢、越有錢~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