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也許求職時,帶著高學歷文憑,
能夠較容易通過第一關審核,
但進入職場後卻發現無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學歷終究淪為一張入場券而已,
因此本文想告訴你,
培養能力與興趣,遠比洗學歷來得更重要!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鄉下老師
這篇報導還真的很寫實,
呂律師的觀點我極端贊同,
我自己的碩博士學歷
也與我目前的主要工作及成就無關!
我非常確定個人的興趣
對你的生活內容、品質、
乃至客觀成就與財富的影響
遠遠大於學歷!
電腦將取代人力
學歷不再是一切依據
如台灣這樣,
從小孩到大人都自動認為談「學業」,
談「學歷」是最嚴肅的話題,
實在很愚蠢!
因為所有事例都證明
學歷與每個人的「現在」
與「未來」影響都不大!
尤其是現在資訊科技的發展
早已經落井下石,
讓學歷的處境越來越尷尬可笑!
譬如有人說
連醫生的好康職業都快不保了,
讀醫學院未來都可能失業!
因為雖然醫學知識龐大,
但是所有診斷與療法
都是必須遵守嚴格規範的,
這種事情其實電腦作得鐵定比人好!
只是必須程式師費工夫
「翻譯」這些知識與邏輯
成為電腦程式而已,
這是預計一定可完成的「工程」,
就像有規則的圍棋與象棋,
人機競賽終究
會像人與汽車賽跑一樣荒謬。
所謂價值,
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讀醫科還是會有價值,
但是價值不再是「讀完醫科」,
而是真的「懂得醫學」,
可以繼續研究醫學議題,
看到現有醫學還沒看到的問題,
研究還不確定如何醫治的疾病,
你必須真的能解決新的問題才會有價值,
台大醫科與任何其他醫學院都一樣,
只是一個學習基礎知識的地方,
甚至繼續讀到博士也一樣,
出了校門如果不能解決專業問題,
你的學歷價值就是一個笑柄而已,
絕對不是保障。
跳脫出「標準答案」
才不會被取代
所以不要再假裝嚴肅
聊甚麼學業成績或學歷了!
因為那真的很不重要,
所有可以變成考題
有標準答案的事情,
都是電腦軟體
與資料庫可以取代的工作,
不會是任何人未來主要的競爭力!
熟悉那些知識七成到九成九
並沒有多大差別。
真正嚴肅有意義的話題,
年輕時應該是「興趣」!
年輕人沒興趣沒方向
鐵定是未來生涯發展的最大危機!
有了興趣就該討論在此興趣方向上,
你已經知道或正在學習(玩)甚麼東西?
家長該重視的是
孩子的「興趣」而非成績
譬如我碰到一位家長
說他的孩子讀某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
課業就不輕鬆了,
暑期還參加甚麼天文營,
為活動做的功課比「正課」還多,
他很擔心!會不會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這真的很荒謬,
因為最終這個孩子
最可能的好成就
一定是來自
他對天文學的濃厚興趣,
不會是學業平均 90分!
如果他考不上研究所應該是教授的愚蠢,
放棄一個熱情有勁
會為此努力一輩子的好學生,
而去錄取只想考試過關,
畢業後甚麼都不想幹的「資優生」。
出社會後...
「能力」比學歷更重要
成年已進入社會工作的人應該談甚麼呢?
當然就是你眼前實際作的事情!
某同事很厲害能作我們不會作的事情,
或我很厲害能作出非常棒的程式,
這些事情當然比較有意義值得討論。
至於我的學歷,同事的學歷,
或你家我家孩子的成績真的不重要。
台灣的博士好多,
但是從學術文化到科技
表現都沒有真的很棒!
原因何在?
就是十個博士裡面
至少有七八個都是集點冠軍,
K書冠軍,考試冠軍,
一旦取得博士就再也沒有動力
去追求專業領域的真實成就!
會激勵他們努力的
只有類似考試成績的論文指標,
但是他們對於真實世界的問題卻無感,
甚至也不具有
那種能力去解決問題,
因為學校沒教嘛!
是興趣成就了「專業」,
而不是冰冷的學歷
我現在是業界的影像辨識專家,
大學時是讀師大地科專攻古生物的!
博士學歷主要是學地質與聲納技術的,
我是因為「台大博士」
所以能有目前的小小事業嗎?
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的電腦與影像辨識技術
根本沒有從大學講堂學到過任何一堂課!
我的興趣
當然才是我變身的真正原因,
學歷與學業成績的價值在此有何意義?
本文由 鄉下老師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ally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非本人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