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事】
在現代社會,人們做什麼事都容易分心,
每天將大把時間浪費於無意義的
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上,
失去了深度思考、深度工作的能力,
不知道自己其實能以更好的方式生活。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卡爾‧紐波特
班恩很聰明,他畢業於維吉尼亞大學,
擁有經濟學學位,而且對職涯懷抱著大志。
他很快就體悟到,只要他的主要職業技能
可以用 Excel 的巨集操作,
他的雄心壯志就會障礙重重。
他必須提高自己貢獻給世界的價值。
經過一段探索後,班恩得出結論,
他對家人宣布,
他將辭掉工作表作業員的職務,
改當電腦程式設計師。
但有個問題——
班恩對寫程式一竅不通。
閉關唸書 2 個月
把自己鎖進沒有電腦的房間
大多數程式設計師花四年接受大學教育,
學習專業技術後才找到第一份工作,
即使找到工作,爭取出頭機會的競爭也很激烈。
班恩沒有這種背景。
在受到 Excel 的啟發後,
他辭掉理財公司的工作,
搬回家中準備他的下一步。
他父母很高興他胸有成竹,
但對他可能在家中長住面有難色。
班恩必須學會一樣專業技術,而且要快。
學習像電腦程式設計這種複雜的技術,
需要心無旁騖的專注。
換言之,這是一種需要深度工作的專業。
「我隨時會上網, 檢查我的電子郵件。
我控制不了自己,這是一種強迫症。」
班恩描述辭掉理財工作前那段期間的情況。
曾經有一位主管交給他一項專案,
班恩不知道怎麼寫企業計畫,
所以決定找出並閱讀五份舊的計畫書,
以了解計畫書需要哪些內容。
這是個好主意,但班恩有個問題:
「我沒辦法專心。」他承認,那段期間
有時候他把幾乎所有時間——98%的時間
——花在瀏覽網路。
那份企業計畫,一個讓他在職涯初期
就能出類拔萃的機會,被束諸高閣。
到他辭職時,班恩很清楚自己無法深度工作,
因此在學習寫程式時,
他必須同時教導自己的心智如何保持專注。
他的方法很激烈,但很有效。
「我把自己鎖在沒有電腦的房間,
只有教科書、記事卡和螢光筆。」
他會在書上畫重點,把概念抄在記事卡上,
然後大聲唸出來。
長期下來,他漸漸能夠專心,
最後達到每天能在房間
待上超過五小時與世隔絕的時間,
一心一意的學習他的新專業技術。
「等我學完後,我可能讀了
大約十八本這個主題的書。」他回憶說。
閉門苦讀兩個月後,班恩參加
以嚴格聞名的程式設計訓練營 Dev Bootcamp:
一週一百小時的快速課程。
(班恩事前研究這個課程時,
看到一位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形容它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困難的事」。)
由於做了充分的準備,
班恩在訓練營表現傑出。
參加課程的學生只有一半準時畢業,
班恩不但畢業,還是班上最優秀的學生。
深度工作的成效顯著,班恩很快
在舊金山一家新創科技公司
找到程式設計師的工作,
這家公司已拿到 2500 萬美元創投資金,
對挑選員工很嚴格。
一半年前,班恩辭去理財顧問的工作時,
年薪是 4 萬美元,
程式設計師的新工作年薪高達 10 萬美元,
金額還會隨著他的技術水準持續增加
——在矽谷薪資基本上沒有上限。
班恩的故事凸顯一個重要的教訓:
深度工作是一種
在今日有極高價值的技術。
深度工作的價值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與學習有關,
今日的資訊經濟仰賴快速進步的複雜系統,
例如,班恩學習的電腦語言
有些十年前還不存在,十年後可能已經過時。
同樣的,1990 年代跨入行銷領域的人,
可能完全想不到
今日他們必須精通數據分析。
因此,想要在今日的經濟環境中保持價值,
你必須有能力很快學會複雜事物。
達成這個目的需要深度工作,
如果你不培養這種能力,
你可能隨著科技進步而落後。
第二個理由是,
數位網路革命的影響是兩面刃。
如果你能創造有用的東西,
它可以通達的受眾(亦即僱主或顧客)
基本上是無限的,這將使你的報酬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如果你創造的東西平庸無奇,
你的麻煩可大了,你的受眾
很容易在線上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不管你是電腦程式設計師、作家、
行銷人員、顧問或創業家,或是像
班恩想在一家炙手可熱的新創公司出人頭地。
想要成功,你必須使出混身解數,
創造最佳績效,
而這是一個非深度不可的任務。
換句話說,深度工作不是一種落伍的老技術,
而是任何想在全球化的資訊經濟中
競爭並出類拔萃的人必備的關鍵能力。
真正的獎賞不會留給那些
閒適的使用臉書的人
(淺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
而將歸於像是能創造分散式系統
並提供服務的人
(深度工作, 難以取代)。
借用商業作家巴克(Eric Barker)的說法,
深度工作的重要,堪稱為「21世紀的超能力」。
如何培養深度工作力?
1. 確立你的工作哲學
知名電腦科學家高德納(Donald Knuth)
重視深度工作,他在自己的網站上解釋:
「我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和不被打斷的專注。」
夏佩爾(Brian Chappell)是一位博士候選人,
身為父親並擁有一份全職工作的他
也重視深度工作,因為在他有限的時間下,
唯有如此才能按部就班寫他的論文。
夏佩爾告訴我,他第一次認識深度工作的概念時,
他深感振奮。
我提到這些例子,
是因為高德納和夏佩爾重視深度的看法一致,
但對於把深度納入他們的工作生活
卻有不同的哲學。
我接下來會詳細談到,
高德納採用一種修道院式的生活,
藉由消滅或減少其他工作,
把深度工作列為優先。
對照下,夏佩爾運用節奏式的策略,
在每個工作日早上
同一段時間工作
(清晨五點到七點三十分,沒有例外),
然後才展開 同時得做一般分心事務的一天。
兩種方法都有效,但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高德納的方法對職務主要是思考大藍圖的人可能適合,
但如果夏佩爾採用拒絕所有淺薄事物的做法,
他可能會丟掉工作。
2. 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儀式能減少進入深度狀態的阻力,
讓你更容易進入
並留在這種狀態更久。
深度工作的儀式沒有明確的定義,
是否適合,取決於個人和工作的類型。
但任何有效的儀式都必須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
你在何處工作,工作多久?
一旦開始工作,你怎麼做?
你如何持續支持深度工作?
3. 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2007年冬初,羅琳正趕著完成
哈利波特系列完結篇《哈利波特7:死神的聖物》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當時她壓力極大,因為這本書背負著重責大任,
它必須整合前六集,以滿足數億書迷。
羅琳必須深度工作才能達成這些要求。
但她發現,在她位於蘇格蘭愛丁堡家中的辦公室,
想要不被打斷的專注越來越難做到。
「我在寫《死神的聖物》時,有一天,
擦窗子的工人來工作,孩子們在家,狗狗狂吠。」
羅琳在訪問中回憶。
這太超過了,羅琳決定採取行動,
以達到她需要的心智狀態。她住進
位於愛丁堡鬧區的五星級巴莫拉爾飯店套房。
「這是一棟很美的旅館,
但我並不打算一直待在這。」
她解釋說:「但第一天的寫作是如此順利,
所以我不斷往返兩邊⋯⋯最後
我在那裡完成哈利波特系列最後一集。」
羅琳決定住進靠近愛丁堡城堡的豪華旅館套房,
是深度工作世界中一個奇特、
但有效的策略——大動作。
這個概念很簡單,
藉由激進的改變你平常的環境,
加上大手筆投資金錢或精力,
全都支持一項深度工作任務,
讓你得以提高這項任務的重要感。
這種重要感會降低你拖延的本能,
提振你的動機和能量。
看更多好文,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
- 只有 自律,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年收破億職場女強人:想成功,除了對自己狠 沒有別的方式
- 職場上,不要期待會有人教你! 你不是學生,也沒有老師,不要再等別人 幫你「畫重點」!
- 先保護好自己,再去相信別人! 職場生存法則:別傻傻的 把每個同事都當成「好朋友」...
本文摘自《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作者:卡爾‧紐波特/譯者:吳國卿/出版社:天下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左編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