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nson
好奇同學
·
02月27日 04:05 (已編輯)
Lv.43
英偉達對於CoreWeave的偏愛已經到達了「視如己出」的程度——CoreWeave在接受了英偉達的投資之後,成爲了英偉達的直系雲算力供應商,甚至連微軟都要向他們訂購雲算力。分析認爲,CoreWeave的成功有助於英偉達分散經營風險,有效制衡在芯片行業潛在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和谷歌。 (以下資料來源:富途牛牛 | 水桶戴老板) CoreWeave:它從以太幣挖礦起家,通過精準市場判斷,強供應鏈整合能力,以及在上游廠商處獨特的定位,迅速從傳統雲計算廠商處承接客戶,併成長爲AI算力領域的一個重要玩家。 2023年8月23日,英偉達的黃仁勳在業績電話會議上直接點名CoreWeave,意思大概是:「未來,數據中心的投資方向一定是從傳統計算轉向生成式AI加速計算。你們會看到一批新的GPU雲計算公司崛起,而CoreWeave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表現好得驚人!」 2023年底,CoreWeave數據中心擴展至美國和歐洲,營收飆升至5億美元,同比增長1567%。 2024年及之後:超高速擴張與融資狂潮 2024年5月,CoreWeave完成11億美元C輪融資,由Coatue領投,總融資額突破12億美元。 2024年10月,CoreWeave獲得6.5億美元信貸額度,18個月內融資總額達到120億美元(含債務),公司資金儲備充足。 2024年11月,CoreWeave計劃於2025年IPO,目標估值超過350億美元,成爲雲計算行業最受關注的AI算力公司之一。 2025年2月4日,CoreWeave宣佈成爲最早上線NVIDIA GB200 NVL72雲實例的廠商。 CoreWeave會主要聚焦四個問題: 1,CoreWeave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2,CoreWeave爲什麼能從一衆雲計算巨頭中脫穎而出,得到英偉達的青睞? 3,CoreWeave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裏?和$AMZN AWS,$MSFT Azure,$GOOGL 雲服務相比有什麼優勢? 4,CoreWeave的主要挑戰是什麼? CoreWeave準備IPO,估值狂飆 去年年底的傳言說,CoreWeave已經祕密提交了IPO申請,計劃今年4月上市。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業界的關注。畢竟,短短一年時間,它的估值就從$NVDA入股時的20億美元(2023年初)飆升到230億美元(2024年中),IPO目標更是高達350億美元。 CoreWeave的核心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GPU as a Service(GPUaaS)」,我在置頂的帖子裏面有了這個,大家有空的話可以找來看看。簡單來說,GPU雲服務的模式就是按時間出租搭載$NVDA GPU的服務器,爲AI公司提供算力支持。 1. CoreWeave成功的關鍵 CoreWeave能有今天,主要靠以下幾個因素: * 精準市場判斷:2019年及時從挖礦轉型GPU雲服務,趕上了AI算力短缺的風口。 * 綁定$NVDA:2021年成爲$NVDA精英級雲服務合作伙伴,能優先拿到A100、H100等高端GPU供貨。 * 融資擴張快:2023-2024年融資超120億美元,迅速擴張,搶佔數據中心電力和位置,並開工建設。 * 定價更靈活:相比AWS、Azure等大廠,CoreWeave的GPU雲價格便宜40%-60%,吸引了大量AI初創公司和科研機構。 簡單來說,CoreWeave就是精準踩中了AI算力這波熱潮,並且比巨頭們跑得更快、更靈活。 2. 爲什麼英偉達如此看重CoreWeave? 英偉達CEO黃仁勳在2023年8月直接點名CoreWeave,說它是「GPU雲計算的明星公司,表現好到令人難以置信」。 那麼,CoreWeave到底做對了什麼,讓英偉達這麼支持? 第一,它能最快速地把英偉達的芯片上線並投入使用。CoreWeave按照DGX參考架構搭建基礎設施,新一代H100芯片上線時間只需要幾個月,而AWS、微軟等巨頭可能要花幾個季度甚至一年。 這讓英偉達的GPU能儘快變現,不至於像某些雲廠商那樣拿了芯片還沒用上。 第二,它不會做自己的AI芯片,不會搶英偉達的生意。AWS有Trainium,谷歌有TPU,微軟也在搞自己的AI芯片,都是爲了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 但CoreWeave不造芯片,完全押注英偉達,所以英偉達自然願意優先給它供貨。 第三,它的產品更高效、更便宜。CoreWeave通過基礎設施優化,使得它的GPU雲計算效率比AWS等大廠顯著要高。 對客戶來說,這意味着同樣的錢,在CoreWeave能買到更多算力,這是巨大的競爭優勢。 所以,CoreWeave和英偉達互相成就 —— CoreWeave拿到最好的GPU資源,快速在自建的數據中心部署上市,而英偉達則通過CoreWeave把GPU雲服務賣給更多AI公司。 3. CoreWeave如何挑戰AWS、微軟Azure? 面對雲計算三巨頭(AWS、微軟Azure、谷歌雲),CoreWeave是怎麼搶市場的? 傳統雲 vs GPU雲:誰更適合AI? 傳統雲(AWS、Azure)需要管理計算、存儲、數據庫、安全、API等一整套複雜的雲服務,而GPU雲的需求單一,主要是提供高性能計算。 GPU雲不需要太多複雜的運維,只要讓客戶拿到算力,跑AI任務就行。 也就是說,CoreWeave的運營模式比AWS、Azure簡單得多,成本也更低。 價格更有競爭力 CoreWeave買到了大量便宜的主機空間,然後和大客戶(比如微軟、OpenAI)簽下5年期合同,提前鎖定收入。 這樣一來,它的算力成本比AWS、Azure「號稱」低40%-60%,更受AI初創公司和企業青睞。 數據中心的電力優勢 在北美和歐洲,電力資源是最大瓶頸,誰能拿到電力,誰就能擴建數據中心,提供更多算力。 CoreWeave搶佔了多個關鍵電力資源,確保算力供應不受影響。最近的數據顯示,CoreWeave在歐洲和北美已經有28個運行的數據中心,而且計劃在2025年再新增10個。 當然長期來看,AWS,微軟和谷歌仍有資本優勢 AWS、微軟、谷歌都是「現金奶牛」,資本成本極低,長期來看仍有優勢。 但短期內,它們的GPU供貨速度和價格比不過CoreWeave,給了CoreWeave一個高速成長的窗口期。 4. CoreWeave的挑戰在哪裏? 儘管CoreWeave勢頭很猛,但它也面臨不少挑戰: 第一,高額債務風險 CoreWeave在2023-2024年累計借了超過100億美元,其中很多是以英偉達GPU作抵押的債務融資。 這意味着,一旦GPU市場價格下跌,CoreWeave的財務壓力可能會驟增。 第二,供應鏈高度依賴英偉達 CoreWeave的所有業務都圍繞$NVDA的GPU,但如果英偉達調整銷售策略或優先供貨給AWS、微軟,CoreWeave的擴張就可能受阻。 第三,市場競爭加劇 AWS、微軟、谷歌都在自研AI芯片,如果客戶更多選擇AWS的Trainium,谷歌的TPU,CoreWeave的市場份額可能會受影響。 另外,還有Lambda Labs,Cerebras等新興AI雲廠商也在崛起,搶佔市場份額。 第四,AI市場的不確定性 現在AI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長,但未來如果AI行業增速放緩,對GPU雲服務的需求減少,CoreWeave的業務模式就會受到挑戰。 總結:CoreWeave能否挑戰雲計算巨頭? 它的優勢在於: * 押注英偉達,拿到最好的GPU資源。 * 定價更低,比AWS、Azure「號稱」便宜40%-60%。 * 擴張速度快而且堅決,融資超120億美元,迅速佔領市場。 但它的風險也很大: * 債務壓力大,資金鍊一旦出問題,可能影響擴張。 * 高度依賴英偉達,供應鏈有風險。 * 市場競爭加劇,$AMZN AWS,$MSFT和$GOOGL可能會反擊。 短期內,CoreWeave確實在GPU雲計算市場上佔據了有利位置,但它能否長期挑戰$AMZN AWS,$MSFT Azure和$GOOGL,還有待觀察。
留言
讚
排序方式
最新
最舊